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目的:以“内涵阐释—风险辨识—路径分析—规避体系”为逻辑主线,客观认识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的偏移风险类型、风险来源与形成路径,探究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偏移风险新命题,以期为提高新时期耕地用途管制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的偏移风险主要包括组织矛盾、保障滞后、利益冲突和监管缺失;(2)规划冲突与权责模糊、资金技术的双重约束、多元主体利益冲突以及对非耕行为的负激励程度不足是造成政策执行偏移的主要风险源;(3)“制度环境—利益互异—执行偏移”的逻辑主线,可解释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偏移风险的形成路径;(4)规避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偏移风险,需借助规划管理、资金技术、利益分配和科技预警等手段。研究结论:耕地“进出平衡”政策的执行,应重视政策演化不同阶段不同偏移风险的差异性,构建相应的风险规避体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耕地轮作休耕政策工具选择状况,为政策完善与优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专家评估法。研究结果:(1)政策工具选择及其组合状况是分析耕地轮作休耕政策的有效手段;(2)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供给型政策工具相对弱势、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缺位是目前中国耕地轮作休耕政策的总体特征;(3)现行政策安排对耕地轮作休耕的各个阶段都进行干预,为耕地轮作休耕提供多方面的规制与激励。研究结论:在进行耕地轮作休耕后续政策完善与设计时,应该优化政策工具的应用结构,充分发挥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3.
4.
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式休耕农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利用湖南茶陵县247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式休耕中农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休耕制度和提升制度绩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CSI)模型理论,构建耕地休耕农户满意度指数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超过75%农户对参与休耕总体评价为满意,但农户对政府形象和政策功能的认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农户参与休耕满意度主要受到政府形象、农户期望、政策认知和感知价值的影响,除农户期望对农户满意度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外,其余潜变量均对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农户期望与感知价值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具体分析表明直接的经济利益以及农户对休耕后耕地直接经济价值和非市场价值提升的感知是影响农户休耕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研究结论:政府需要完善休耕实施过程,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加大休耕宣传力度,提升农户政策认知;建立长期休耕试点规划,稳定农户休耕预期;确保农户收入不降低,权益不受损。  相似文献   

5.
休耕生态补偿制度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生态补偿理论,休耕生态补偿制度的成效和可持续性取决于其空间瞄准率、补偿机制和监管体系。然而,目前休耕生态补偿制度却存在微观经营主体的瞄准效率低、补偿方式不够灵活、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从如何提升空间瞄准率、实施有区别的补偿策略以及强化监管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的测度与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从执行力角度出发,基于PSR模型定量评价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及其区域差异,为提高耕地保护绩效提供技术支撑。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协调度函数。研究结果: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可用耕地保护PSR系统协调度来表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执行力最高为黑龙江,其水平为1.7799,最低为海南,其水平为1.5518,平均水平为1.6291。研究结论: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与区域经济规模扩展水平和耕地资源禀赋差异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耕地保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域的差异性,把土地利用分区和土地利用收益分配结合起来,并通过建立区域间的利益补偿机制,矫正耕地保护政策执行较好区域的外部经济损失问题。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为实现我国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土地流转也逐渐表现出了一些风险。土地流转风险已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中的现实隐忧与制约瓶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文章借鉴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理念,对浙江省A乡土地流转进行研究发现,该乡土地流转风险主要表现为经济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其中经济风险包括契约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粮食安全风险及政策风险;社会风险包括社会矛盾风险、公信力风险、寻租风险及社会保障风险;自然风险包括景观美学价值风险、生态组分风险。土地流转风险的成因包括信息不对称、非理性、道德、制度环境、市场等因素,这些因素聚合为强制性占有、流转外部性、行为偏差、沉没成本等4个因子,辐射至A乡农村土地流转整个系统,进而产生土地流转风险。要控制A乡土地流转的经济风险需要以利益保障为目标,而社会风险的控制要以提升社会效益为根本,自然风险的控制要以合理性评价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风险防范理论为基础,构建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既有助于认识制约农业金融服务供给的现实障碍,也有力推动现代金融回归助农、惠农本源。为促进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有机融入农业产业链,需要以完善的、市场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基础,以智慧、科学的数字金融生态为支撑,通过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创新信用保险体系,以破解农业金融支持困境。  相似文献   

9.
征信,在银行业界早已不是一个新词汇,随着我国每年信贷业务的增加以及金融环境的变化,征信体系在不断完善。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而言,在享受征信信息数据防范业务风险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将面临哪些风险?承担哪些责任?这值得我们注意。此外,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征信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开展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这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该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等教育仍是卖方市场.随着全面扩招和适龄学生人数的递减,高校将面临招生不足和优胜劣汰的危机,后果堪忧.有数据显示:2008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达到最高点即1.24亿人,之后的十年内将大幅下降,预计到2020年学龄人口为8200万人.在招生规模回落的大背景下,公立高校面临着新一轮的竞争.本文拟从高校财务现状入手,对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耕地保护制度执行力现状及其提升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耕地保护制度执行力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为耕地保护制度落地提供积极参考。研究方法:系统推论。研究结果:基于耕地保护制度是一项关乎整个国计民生的战略全局性公共制度,以及耕地具有位置固定、可永续利用、资源稀缺的明显特征,其制度执行力有独特的形成机理,目前无论是制度的明晰力、制度的知行力,还是制度的行动力、制度的督导力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研究结论:要提升中国耕地保护制度执行力,应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内容体系,提高制度质量;提高耕地保护制度的社会认同度,营造执行氛围;健全耕地保护制度执行保障机制,激发执行动力;运用耕地保护现代科技手段,监督制度运行。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索建立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方法体系,为准确判别区域耕地系统健康状态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调查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系统健康是指当构成耕地系统内部因子或系统外部的水平方向因子和垂直方向因子受到干扰时,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的生产能力、维持能力和恢复能力。(2)耕地系统健康与突变理论的运行机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突变理论为构建耕地系统健康诊断框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当构成耕地系统各因子受到干扰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时,耕地系统将有序运行,则耕地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反之,系统的各因子发生突变超出阈值范围,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则耕地系统处于非健康状态。(3)基于“要素特征—作用机理—阈值测算—系统诊断—调控策略”的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框架体系,是测算区域耕地系统健康水平和诊断健康状态的基本逻辑。研究结论:耕地系统健康问题是因耕地系统构成因子的突变引发,突变理论能够有效解释耕地系统变化机理和健康状态,本文构建的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框架体系,完善和丰富了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标:分析近20年中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耕地保护政策优化策略。研究方法:生态位模型和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迁移,2005年后迁移加速。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耕地加速增加,其他农业区耕地持续减少。耕地扩张热点区主要分布于新疆、东北平原,收缩热点主要分布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黄土高原;(2)中国耕地适宜性下降2.6%,降水和积温适宜性下降最明显。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耕地适宜性下降10.0%,其他农业区降幅较小或呈现波动趋势;(3)中国自然条件强限制耕地增加19.9%,降水和积温强限制耕地大幅增加,而侵蚀强限制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强限制耕地大幅增加,其他农业区均减少。研究结论:应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耕地空间格局,加强国家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引导控制,差异化实施耕地保护政策,有效提升耕地适宜性。  相似文献   

14.
浅论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中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是目前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主要手段。本文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问题以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关系,认为耕地保护必须在完善农地权利体系基础上,走“质量、数量并重“的道路,尽快将保护耕地的重点从行政区为导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向基本农田为导向的“优质耕地、优质保护“转移。  相似文献   

15.
谷国政  宋戈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2):103-116
研究目的:揭示辽宁省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响应规律,为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敏感度分析模型。研究结果:(1)2004—2019年,辽宁省耕地多功能演变呈“北高南低、东西一致”空间分异特征,其中,耕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耕地生产功能次之,耕地生活功能增幅最小。(2)辽宁省耕地价值呈“南高北低”发展趋势,地均综合价值整体上升;其中,耕地社会价值最大,呈现“N”型变化态势;耕地经济价值次之,耕地生态价值最小,但变化幅度较大。(3)辽宁省耕地功能与价值之间存在响应关系,表现出伴随时间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与空间分异的非均衡性特征。研究结论:应基于要素共享、结构联动、功能融合与价值响应适应,协同推进耕地多功能的供需动态平衡以及耕地价值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厘清可持续集约化概念内涵和研究态势,梳理国际经验并研判对中国耕地保护的启示。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和例证法。研究结果:(1)可持续集约化是协调粮食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矛盾、因地制宜优化耕地利用、提升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途径;(2)可持续集约化符合SDGs,与中国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耕地保护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契合;(3)国际可持续集约化研究丰富,实践广泛,可为中国耕地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可持续集约化理念内涵及其国际经验为中国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格局提供了重要启示,在保证数量充足和质量优良的基础上,构建"用养结合"的动态平衡体系,创新耕地利用与农业经营模式,加强耕地养护和生态养育,确保粮食生产能力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探究强制代耕的法律属性,并从合同订立和合同内容两个方面完善强制代耕合同的制度构建。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强制代耕属于土地经营权的强制流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应当签订书面合同。(2)强制代耕合同订立的民法依据是强制缔约义务。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连续弃耕抛荒两年以上的情形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履行强制要约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负强制承诺义务。(3)强制代耕合同的典型合同类型是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不能获得流转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继续耕种土地或者自愿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研究结论:强制代耕合同订立的强制性及其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明晰,使其成为解决耕地弃耕抛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及其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研究目的:在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和外部性分析的基础上,探求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形态、产生的基础和作用过程不同,其中耕地利用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耕地利用外部效益的内部化则是解决目前耕地保护外部性问题的根本途径。研究结论:应尽快建立和实施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面向新时代的耕地保护矛盾与创新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基于新时代耕地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分析耕地保护所面临的新矛盾,为支撑2035年基本现代化的耕地保护战略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对比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保护目标及其演进,结合新时代耕地保护所面临的美好生活高要求、贸易争端复杂性和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新形势,揭示中国耕地保护在美好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农业技术进步和全球耕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研究结论:耕地资源的有限性短缺将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耕地资源要素对于2035年基本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为此,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主要是:以格局优化统筹全国耕地资源保护新空间;以耕地生态健康提升耕地综合产能;以海外耕地资源布局和结构调整增强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