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畅春园作为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之一,是平地 造园的典范,也是一座以植物景观为主的皇家园林。通过对游 记、御制诗词、宫廷画和楹联匾额等史料进行考证,得出畅春 园已知植物种类32种及大致分布位置。以此为基础对畅春园 植物景观特色进行分析,认为畅春园在植物种类选择上,既因 地制宜地使用北京乡土植物,也引种了南北方的观赏植物,同 时注重生产性植物的运用;在植物配置方面,畅春园四季之景 各异,植物与建筑和山水结合凸显文化性,强调空间感;在植 物文化意境方面,楹联匾额中的植物文化反映出士大夫文人品 格,整体则体现出江山永固、君怀天下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2.
海宁安澜园遗址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浙江 省考古所于2020年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运用二元证据 法,在考古勘查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存世文献和图本的对照 研究,对这一清代名园的总体布局结构进行了推断,进而对 其造园意匠、理景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考古资料、文献、 图本三者在历史园林研究中缺一不可,历史园林应重视历史 信息的留存和遗址保护,审慎进行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3.
意园是清代常州四大名园之一,是探讨清代常州私 家园林特征的重要实例。民国时期因园址产权变更,而沦落为 民居,意园遭到严重损坏。以往对意园的复原,受历史材料的 局限,未能综合各类历史材料和后人口述,因此论证分析较为 笼统,平面复原也比较粗糙。借助此次意园的修复项目,综合 分析各种图文史料,结合意园遗址实测与园主后裔口述,梳理 了意园的历史演变,试图复原其盛期的样貌,并运用空间句法 分析其空间营造特色,以期丰富清代末期江南地区私家园林史 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清漪园后山园中园为研究对象,借助已有的图纸及数据资料,结合现场实测,以平格为媒介研究其空间布局中的手法与规律。研究表明,后山园中园的场地尺度与空间布局中体现了明显的模数思维,且大量使用象征皇家身份与地位的“九”“五”2个数字整合模数体系;主要厅堂的轴线是平格构建的起始线;场地中直线型与曲线型边界线均由遵从模数关系的平格控制;平格和轴线共同作用控制了各要素体量与整体布局的均衡关系,形成统一中又富于变化的几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5.
文化景观作为文化遗产的类型之一,强调人地之间 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动态的,随时间发展而不断演变,体 现出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特点。香山是北京著名的文化景观,其 风景营造持续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景观内容不断演变,价 值也在不断叠加。然而,由于缺乏对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认识, 公众和学界对其遗产价值的判断虽然在不断发生变化,定位也 随之发生改变,但是在整体性方面还不全面、不深入,造成了 保护过程中的误区。旨在从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维度分析其遗产 价值构成,以期对香山未来的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南桃源县桃花源,是晋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中的世外仙境。研究清同治《桃源洞全图》,以“空间结构关系”和“空间营造方法”为切入点,通过图式语言对桃花源图进行结构分析,梳理《桃花源记》诗词与桃花源图像的文化景观空间耦合关系,将景观以字、词、词组的方式进行景观图式语言提取与组合分析,剖析其图式中所含的空间关系和结构逻辑,并对概念、想法、结构、关系等进行简化组织和图式语言表达,以求诠释古人营造意图和设计方法,还原古代桃花源文化景观形态,并对当代的传统地方文化景观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植怀疑刘氏园之“刘给事”为北宋官员刘元瑜,但有学者提出异议。对此,先推勘刘氏园主应具备的条件;再从陈植论据的适用性、正确性以及史籍中刘元瑜的称谓等处辨证其观点的错误;最后从园林沿革以及园主称谓、居处等方面对刘氏园归属进行考证,认为“刘给事”应是宋初给事中刘载,李格非写就《洛阳名园记》时,刘氏园归刘载后人所有。  相似文献   

8.
在江南私家园林的研究领域中,描绘园林的平面测绘图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精度,为获得更为精确和真实的平面测绘图,尝试以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之一的拙政园为例,运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正射影像图,并收集不同历史文献中的拙政园平面图,提取其中水体、山石、建筑及植物4种园林要素,用周长、面积、形状指数等指标进行测绘精度分析,来探讨成图精度的差异以及误差来源,讨论该技术在古典园林测绘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以期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北魏西林(西游)园营造于洛阳宫城之内,改变了以 往皇家园林在宫外设置的传统,具有转折意义。但城市的兴废 使园林名称与沿革存在争议,位置的改变又使其景观营造与服 务功能较以往有所变化,故在此探究。园林名称上,该园属 “名异实同”的情况,西林园是正称,西游园是别称或临时称 谓。园林沿革上,该园建于北魏迁都洛阳时,在前代台殿、池 沼遗迹上营造而成。景观营造上,该园利用台观打破宫城空间 限制,并与宫殿、池沼组合形成优美景观,还开创性的融儒、 道、释三家观念于同一园林中。服务功能上,该园营造的目的 是游憩,但帝后在园中的施政行为又赋予其一定的政治功能, 巧妙的理水方式还使其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仕女图始于唐代,通过塑造优美动人的妇女形象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传达特定的古典艺术趣味和审美模式,研究庭园仕女图对于揭示女性庭园空间的美学特质较为重要。以筛选的庭园仕女图为材料,考察庭园仕女图中植物和石类所呈现的微小空间的显著的美学特点,以此了解古代画家笔下庭园中石类与植物的美学样式,以进一步阐释和揭示古典庭园美学的本质样貌和内涵,为传统历史庭园的保护以及现代庭园的设计传统的传承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