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完全合同理论的新视角——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凯南 《经济研究》2012,(2):133-145
长期以来,主流不完全合同理论一直没有在理论逻辑上圆满解答"合同为什么不完全",其理论基础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也导致其研究范式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与冲突,大量有关不完全合同的研究本质上却是关注完全合同。本文尝试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不完全合同理论,强调必须从知识不完全性的视角来阐释合同的不完全性,认为个体的有限认知是合同不完全性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视角下探讨了不完全合同的功能、生成及其演变,并重新考察了权威在不完全合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融资租赁合同属于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有名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约定,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其具有融资、融物的双重属性,其中的融资功能强于融物,这方面与其他财产类使用合同有本质的差别,在租金的性质、标的物、合同的主体方面与传统民法上的租赁合同亦有着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董琛 《现代经济信息》2011,(16):261+277
租赁合同的出现远早于融资租赁合同,因此租赁合同又成为传统租赁。在合同法中租赁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均属于有名合同,分属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由此可见租赁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的区别。本文从租赁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的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出发将两者进行比较,讨论租赁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  相似文献   

5.
融资租赁是现代租赁理念的表现形式,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融资租赁把工业、金融、贸易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冲破了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垄断防线,为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追求利润最大化创造了有利形式。融资租赁符合工业化社会的需要,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危机时,仍得到稳定的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还属幼稚性行业,从事该行业的主体少、规模小、规范性不强是其显著特点。融资租赁合同所表征的法律问题也很多。  相似文献   

6.
扶青  卓鸥 《新经济》2001,(5):72-76
何为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作为利用外资的第三种融资方式,引入我国时间不长,但在国际上却是通行的长期直接投资的融资方式之一.它较之其他融资方式具有突出的优点.譬如:对经营企业来说,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于一身,既节省了企业长期资金的占用,又能迅速形成生产能力;融资金额大,租赁期限长,限制比较小,承租方式灵活;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多元化服务为很多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其中融资租赁业务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融资租赁运营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的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刘宣文 《时代经贸》2011,(8):156-156
经济的多元化服务为很多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其中融资租赁业务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融资租赁运营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的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一个银行与企业系统信贷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对系统的长期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表明:银行与企业系统演化的长期均衡结果与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及初始状态有关。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没有其他制度安排的前提下,银行与中小企业的演化博弈向双方不合作均衡收敛的概率更大。  相似文献   

10.
丁艳丰  汪贤裕 《时代经贸》2007,5(4X):43-43,45
销售商向市场上销售某商品,销售商具有关于产品质量的私人信息,而市场上的消费者具有关于偏好的私人信息。销售商和消费者均可以观察到某先验概率,不同类型的销售商选择价格来使得期望收益最大化。而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则选择是否购买来获得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超越契约理论--演化论视角的企业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契约理论围绕交易成本概念解释了企业的存在、边界和内部组织,但严重忽视了企业的技术和生产功能,演化经济学的企业理论通过研究企业内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利用过程,以及组织与个人的交互学习,不仅重新解释了企业的存在、边界和内部组织问题,还研究了契约理论未触及的企业异质性、竞争优势和企业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本质上,财务治理是对公司财权进行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具体地说,这一套制度安排必须通过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各当事方缔结财务契约来实现。本文提出,构成财务治理基础的财务契约是一种不完全契约,这种契约的不完全性将会产生激励不足和约束失控两个主要影响。因此,我们的财务治理机制应该针对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来进行设计,力争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完全财务契约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财务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赖纳特和张夏准等人为代表的另类教规理论是演化经济学的新兴流派之一,文章在对演化经济学的历史比较与回溯、异质性与分类、时空特定性、能动性与结构等方法与主题特征进行阐述的同时,以另类教规理论为样本,对其主要观点、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剖析,以探讨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经济金融化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了金融化的本质在于资本积累演变为资本脱离剩余价值的生产与交换而通过金融系统实现增殖的过程,进而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主体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非金融主体与金融主体之间从普通经济关系到金融关系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经济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演变表现为非金融企业主要通过金融活动获取利润,金融企业则关注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并将普通家庭纳入其体系使之成为新的利润源泉,而普通家庭则被迫接受强势经济主体的二次分利,这些关系的变化将导致一国经济的金融化乃至金融危机。(2)经济发展状态取决于金融主体与非金融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非金融主体行为起主导性作用。在既定假设下,当非金融主体仅通过其资源保护行为影响金融主体的分利技术时,既可以促使一国经济走向新的稳定状态也可促使其走向崩溃;当非金融主体通过其资源保护行为和分利技术影响金融主体的分利技术时,经济可以实现演化稳定状态。(3)经济主体的金融化行为有三个层面的影响:一是经济主体的金融化行为促进经济主体自身在短期内实现高额资本积累;二是金融主体的分利行为与非金融主体的生产行为经常呈现对立的经济关系并容易被激化;三是没有政府介入的自由市场必然导致矛盾激化而陷入危机。因此,深入理解经济金融化问题的本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对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习俗元制度的演化机制:一个演化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演化经济学为我们分析制度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演化经济学关于制度的演化机制主要有遗传机制(复制机制)、变异机制(新奇创生机制)、选择机制和适应性学习机制等.习俗就是最基本的元制度之一,作为一种基本的元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习俗元制度的演化机制至少有:遗传机制(复制机制)、变异机制(新奇创生机制)、选择机制和适用性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16.
英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金融产业集群现象的一个缩影,不仅提升了东道国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也推动了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金融产业集群的视角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利用相关金融统计数据探讨了伦敦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产业结构分布、金融业就业状况以及劳动生产率结构。借鉴英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在人力资本、金融法律监管改革和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等方面对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近年来成为各界争论的焦点。传统观点认为环境管制降低企业竞争力,修正学派则认为环境管制有利于企业创新,使企业受益于“创新补偿”和“先动优势”,从而有利于企业竞争力。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有限理性、多样化、随机因素和时间等基本假设出发,认为以组织能力为核心的动态演化观点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行业潜规则在我国经济现实中广为存在,具有既有信息极不对称、未来信息反馈机制不畅、行业内部结盟性、行政监控成本高等特点。行业潜规则会侵蚀外部人利益,产生负外部性。长远来看,它将阻碍产业的发展,对其实行政府规制是必要的。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以演化博弈为分析工具,研究得出结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潜规则具有扩散性,并存在演化稳定点。并以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常用的抽查与处以罚金的方式作为规制形式,通过ESS分析,证明该规制方式有助于降低潜规则的扩散。  相似文献   

19.
Evolutionary economics seeks to model socio-economic reality as an evolutionary system. This powerful approach entails the implication of the continuous loss of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The implication corresponds to evolutionary biology, although the systems i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The issue of the loss of information has not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economics. Many open questions remain: Which knowledge is lost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Can loss of information be harmful to the socio-economic system as a whole in the presence of runaway dynamics caused by, for example, network externalities? How can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in economic systems be studied? The present article examines these questions and more.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从法经济学的视角是公共事业管制者对原有管制合同的违约,其违约行为对在位公共事业企业造成的违约损害即搁置成本,而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搁置成本的补偿则是管制合同违约的损害救济,这一逻辑是搁置成本所引发的全部法经济学问题的核心.文章对中国电力市场改革中管制者与公共事业企业的关系进行法经济学的分析,并指出对于长期缺乏法律约束的中国公共事业管制者而言,合理的搁置成本处置将会约束管制者本身,并避免无约束的管制乱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