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国际市场油价波动对我国油价影响的加大,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化逐渐加快。本文通过对2009年5月至2014年3月国内外代表性较强的石油品种价格月度变动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成品油价格具有很强的平稳性,国内成品油调整均滞后于国际油价变化,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油价。因此,我国应发加快展期货市场,形成石油的"中国价格",并采取其他配套措施逐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频频走低。与国际油价的走低相反,国内成品油年内首涨终于在元宵节后的第一天尘埃落定,国内多地油价重回"8时代"。在这一轮调价中,受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问题的困扰,出现了"国际油价跌、国内油价涨"的反差现象。中国的油价形成机制从1998年以来,一直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1998年,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迈出了市场化定价的步伐。随后,伴随着资源税改革,油价机制调整为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  相似文献   

3.
陈向怀  路霞 《中国市场》2011,(32):124-125,129
2009年我国颁布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从此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但是随着油价的日益高涨,成品油定价机制开始显现出一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同时,不断攀升的油价也给汽车消费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如何减少成品油价格变动对汽车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弊端1:油价“只涨不落”。3月23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再次上调。这是自2004年3月31日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第四次上调。此次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上调,更加深了消费者对国内油价走势的判断:只涨不落。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质疑:为什么国际油价无论上涨还是下跌,国内油价都只会上涨?  相似文献   

5.
专家指出,在国内成品油流通体制不做出改革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成品油定价市场化。成品油定价离市场化太远,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联动的反应滞后,高油价时代迫近,而我国40%左右的原油仍依靠进口,此种情况下,五大弊端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我国采取国际三地原油价格加权基础上追加相应成本和利润的办法来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此种定价机制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没有涉及价格机制的核心问题。随着近几年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的频繁波动,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逐渐暴露出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成品油价格变动滞后、国内油价长期低于国际油价和国内石油企业之间不平等竞争。改革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必须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破除垄断和过度行政干预,建立风险分摊和转嫁机制,并完善政府的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7.
厉婧涵  孔丹  安婧 《商》2014,(2):87-87
我国是石油能源的主要进口国与消费国之一,成品油价格深刻地影响着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大起大落的国际油价造成成品油价格的不稳定,为此,我国实行一系列政策有效地控制了国内市场的成品油价格,然而这些政策带来的是我国成品油市场上的油价倒挂现象。文章对于油价倒挂现象进行分析,解释我国成品油市场上存在的两类油价倒挂,探究造成油价倒挂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关于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石油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关系到国民经济众多行业的发展。本文以国际原油和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国际国内油价的变动情况。并深入探讨了成品油价格上涨对我国交通运输业、汽车行业、居民生活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应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尚春香 《大经贸》2008,(12):44-45
近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对国内汽、柴油市场供求关系已产生影响。国内成品油批发价节节下跌,汽、柴油“批零倒挂”现象出现逆转,大宗商品价格也相应出现下跌。如果金融风暴“恶”势难改,国际油价跌势就有可能会继续延续,这为我国接轨国际油价的政策改革提供了可能,我国应抓紧有利时机理顺成品油价格机制,并尽快制定和完善以石油为中心的能源发展战略,以防新的国际石油危机的来临。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司近期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布了《关于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决定于5月10日降低成品油价格。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5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司近期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布了《关于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决定于5月10日降低成品油价格。  相似文献   

12.
<正>在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特殊时期,无论借鉴国际经验还是就国内市场而言,我国成品油价格都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品油零售价格降幅有限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走低以来,各国汽油零售价格也随之降低,但通过税收等方式保证了其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降幅远远小于国际油价的降幅。2015年与2014年相比,国际油价下跌46%,而以下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柴油平均降幅分别为16%、20%。近两年来,日本、美国、法国相应提高了汽柴油税费。其中,日本于2014年第二季度将消费税由2.29日元/升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日前表示,国家对国际油价的进一步上涨已经制定了预案,不会任由国际油价上涨带动国内物价连创新高。"十二五"时期,我国要逐步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农机市场》2009,(4):65-6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2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后的成品油价格调整将根据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这一机制以20天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据彭森介绍,去年底进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目的在于理顺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国内油价在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后年内调整频率加快,整体走势先抑后扬保持稳定,消费柴汽油比下降至历史新低。2014年国内经济面临巨大挑战,成品油消费需求增速将平稳增长,国际油价稳中有降,炼油加工能力进入过剩态势,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供给将相对宽裕。  相似文献   

16.
高小勇 《浙商》2005,(5):21-22
不久前新华社的报道,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国际市场油价进入3月份后再创历史新高。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出现倒挂,价格水平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油价,炼油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增支压力,成品油进口也出现亏损。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制,国家有关部门决定,自3月23日起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  相似文献   

17.
摘要:2013年国内油价在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后年内调整频率加快,整体走势先抑后扬保持稳定,消费柴汽油比下降至历史新低。2014年国内经济面临巨大挑战,成品油消费需求增速将平稳增长,国际油价稳中有降,炼油加工能力进入过剩态势,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供给将相对宽裕。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12月18日国家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配套推出成品油价格、燃油税和交通收费3项重大改革(以下综合简称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以来,国家根据国际油价波动情况先后9次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其中,5次上调,4次下调。受此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呈现阶梯式上涨态势。根据每次调价前后对部分城市调查,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在国内运行情况顺畅,调价过程中成品油市场均保持稳定,成品油企业、用油行业和消费者各方反应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局(委员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去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11月5日国家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此后,国际油价继续上涨,近期国际市场米纳斯原油已上涨到每桶27美元左右,新加坡市场95号汽油和0号柴油价格均涨到每桶29美元左右(折合成90号汽油和0号柴油的进口完税成本分别为每吨2830元和2540元),分别比11月份上升了12%和17%。受此影响,国内华北、西南、华东等部分地区成品油市场供应也逐渐趋紧,省、市石油公司库存大幅度降低,部分地区限量销售,个别地区断档脱销。两个集团公司所属的少数基层石油公司和直供用户的基层单位转手加价倒卖成品油,个别加油站突破国家规定的汽、柴油零售指导价上限、加价销售的现象屡有发生。上述行为,加剧了成品油资源紧张、油价上涨的矛盾。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成品油资源偏紧;二是成品油资源配置兑现率低;三是成品油价格秩序混乱;四是成品油价格提高滞后于原油价格的上涨。鉴于上述情况,为规范成品油价格秩序,缓解国内供应趋紧的矛盾,经报国务院批准,现将整顿成品油价格秩序和调整成品油价格的意见通知如下:一、增加国内成品油供给。考虑到当前国际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市场油价变动剧烈,为解决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理顺成品油价格关系,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多次调整成品油价格,2009年5月8日,发改委印发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成品油价格管理的具体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