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WTO时期,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我国金融体系.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从总体上提升我国银行系统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很大的冲击.本文从客户资源、银行业务、服务手段、人力资源等角度分析了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冲击,并提出应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整体实力、培育新生力量、加强合作等策略,以增强中资银行抗击外资银行的实力,引导中资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20日,银监会批准花旗、汇丰、渣打、东亚四家外资银行成立在华法人银行,允许其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从此,中国银行业正式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开始享受与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从现状来看,由于"信任认知",境内居民对外资银行从"接触"到"接受",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观望期",短期内市场格局将不会大变.然而,这并不是说中资银行可以高枕无忧,外资银行尤其是其母行在产品、管理、服务、资源等方面强大的优势无疑是对中资银行长远发展的巨大冲击与挑战.中资银行完善自身不足、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外资银行进入影响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具有代表性的14家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入股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还不明显;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对我国银行的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银行业的五年过渡期已全面结束,中国商业银行业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已开始同台竞争.本文对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同台竞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2年是我国入世的第一年.为感受一下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悄悄拉开的竞争序幕,记者在元月4日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对广州部分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银行业如何面对"狼来了"的呼声中,关于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优秀人才的争夺问题,恐怕是最被关注和议论的焦点了.许多人担心,人世后,中资银行的优秀人才将大量流失.而最近,来自花旗、渣打、美洲、汇丰、东亚等著名外资银行的不少优秀员工却纷纷加盟中国光大银行的队伍,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外资银行人才"回流"现象.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加快了在广东市场的布局,机构数和资产规模逐年增长.外资银行在广东的大力发展对广东本地的中资银行在中间业务、客户以及人才等方面带来极大的挑战和竞争.中资银行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外资银行经营范围和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大,中资银行也在积极地推进业务整合和创新,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在全方面、多领域展开。本文对当前中国银行业的市场格局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外资银行的战略选择,探讨了中资银行未来业务拓展空间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后WTO时期,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我国金融体系,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从总体上提升我国银行系统效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应的冲击。本文从客户资源、银行业务、服务手段、人力资源等角度分析了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冲击,并提出应当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整体实力、培育新生力量及加强合作等策略增强中资银行抗击外资银行的实力,引导中资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 WTO之后,中资银行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中资银行也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学习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调整战略部署,优化生存和发展环境,完成新世纪银行业的平稳过渡和可持续发展。   一、冲击   (一 )对中资银行业务造成的冲击。 1.国际结算业务将首先面临冲击。加入 WTO后,由于外资银行在业务范围、经营地域方面将逐步享受国民待遇,其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的比重将大幅提高,而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将不断缩小。 2.外汇、人民币储蓄存款将出现转移。加入 WTO后,外资银行的数量和经营范围将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本文对在沪15家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整体竞争力强于中资银行,中资银行在客户资源、资产规模、网点等总量方面竞争优势明显,外资银行则在风险控制、成本控制、金融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竞争优势突出。在中资银行内部,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力全面优于地方性银行。在外资银行内部,来自亚洲新兴市场的外资银行竞争力整体强于来自欧美市场的外资银行。中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根据实证结果,总结了中外资银行竞争力优势和不足形成的原因,并就中资银行竞争力培育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外资银行视角看现金管理业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资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覆盖全国的网络系统,强大的技术支持、高效的结算服务等外资银行所无法媲美的硬件优势。但由于中资银行在现金管理整体方案设计、现金管理咨询服务等软件方面逊于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就可以将其国外的系统与中资银行的电子系统对接而直接为客户提供现金管理服务。这种模式下的中资银行只能收取低廉的手续费,而大部分费用都被外资银行占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全面兑现,中外资银行间的全面竞争已正式展开,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必将对中资银行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应充分了解外资银行进入的动因,准确把握自身优劣势,扬长避短.同时,从宏观上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外资银行业务经营、外资银行的风险等方面,全面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充分发挥外资银行的积极作用,有效消除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外资银行风险管理对中资银行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我国金融市场,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特别是其风险管理更是值得中资银行学习与借鉴。本文总结外资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并对中资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风险管理提出建议,以期给中资银行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刘涛 《金融会计》2007,(11):30-36
后WTO时期,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我国金融体系,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从总体上提升我国银行系统效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应的冲击。本文从客户资源、银行业务、服务手段、人力资源等角度分析了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冲击,并提出应当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整体实力、培育新生力量及加强合作等策略增强中资银行抗击外资银行的实力,引导中资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WTO后,外汇业务将成为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开展竞争的一个焦点。本文从目前中资银行开展外汇业务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中资银行开展外汇业务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向外资银行开放了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并取消开展业务的地域限制以及其他非审慎性限制,在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资银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是对中资银行垄断地位的挑战,又是中资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机遇。中资银行只有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入世”四年来,外资银行总体经营稳健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发展对中资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带来了全面冲击。本文研究并揭示外资银行的经营特点,准确把握外资银行的经营战略,寻找中资银行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刊 《银行家》2004,(12):32
时间飞逝,转眼间中国加入WTO已经三年了.这三年中,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获得了迅猛发展,一方面机构网点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成效显著.然而,外资银行的发展并没有像当初所预期的那样对中资银行带来巨大的威胁.相反,中外资银行似乎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赢得了自身的发展,共同营造了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巨头,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的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各项优劣势比较分析,得出中资银行在盈利能力与人民币业务市场等方面有优势;而外资银行则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及优秀的管理人才等优势的结论。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都必须相互学习、相互支持,才能共同发展,促进云南省甚至整个中国西部的金融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