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新股发行首日(IPO)获得超额收益率称为发行抑价,抑价程度高说明定价机制不合理,损害发行人的利益,也间接对股市长远发展不利。本文通过对2009~2012年期间发行的820家新股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我国近三年新股发行抑价程度为30%,较往年有很大的降低,但同世界发达资本市场的水平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对新股发行中的市场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新股发行抑价主要和网下申购中签率、发行价格等呈现负相关关系,普通投资者的投机因素很大程度推高了抑价程度。为此,必须加强对炒作新股的现象进行监管,从而引导价值投资的理念,使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IPO抑价是指新股一级市场的发行价低于二级市场的上市价,表现为新股发行上市首日的收盘价明显高于发行价,上市首日能够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IPO抑价使得IPO的投资者获得了超过正常的股票收益率。该现象一直都是金融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在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中,信息是完全公开的,股票的价格反映了其内在价值,而发行价格也是按市场的需求情况确定,新股上市的首日价格不应该显著高于发行价格。然而,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IPO抑价在各国普遍存在,但抑价程度和产生原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提出研发投入与IPO抑价相关性假设,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IPO抑价与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继而进一步分析研究专利信息的披露是否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继而降低IPO抑价。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因研发本身的高度不确定性和披露制度的不完善,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关系;专利披露,作为评价研发工作成果的积极市场信号,对IPO抑价的缓解作用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4.
IPO即首次公开发行,指公司在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帮助下,第一次公开在股票市场上向潜在的广大投资者发售股份,为项目投资募集权益资本的行为。所谓IPO发行抑价,是指在IPO发行中,新股上市后的二级市场价格相对其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存在显著为正的平均超额收益现象。按照市场有效性假说,IPO不应该存在超额报酬率,因为众多的逐利行为会使超额利润消失,但实证研究大多支持“IPO具有超额报酬率”的说法。而在中国,IPO高抑价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2010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预测,今年全球资本流动增速将高于2009年。据分析,相对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更高的经济增长预期,会成为国际资本流人的目标国,而伴随美元的贬值预期和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升值预期,流人新兴市场的资金将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间在上交所挂牌的1,176只A股新股的IPO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选取市场气氛、地理位置和产业分类作为自变量,结果发现:市场气氛和IPO抑价程度呈正相关,而不同的产业分类和地理位置对IPO抑价程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并且市场氛围和产业分类对IPO抑价程度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首次公开发行抑价是证券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抑价研究也是理论成果最丰硕的IPO领域。对从信息不对称角度解释IPO抑价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分别从发行人与投资者、承销商与发行人、投资者之间三个方面评述了IPO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何影响IPO抑价,以及如何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降低抑价水平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A股IPO抑价原因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O即首次公开发行,是指公司在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帮助下,第一次公开在股票市场上向潜在的广大投资者发售股份,为项目投资募集权益资本的行为。IPO发行抑价现象是指新股发行定价存在偏低现象,也就是说新股定价低于新股的市场价值,表现为发行价明显低于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上市首日即能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09,(15):I0038-I0038
今年尿素市场整体走势先扬后抑,1-2月份价格一路上涨,特别在2月底、3月初时价格涨幅很大,基本上每天上涨50元(吨价,下同),高的超过了100元,有些企业甚至1天涨3次价。3月初时许多企业尿素出厂价突破了2000元大关,两南地区景高出厂价达到了23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风险资本市场是一个由非正式的风险资本市场,有组织的风险资本市场,和面向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设立的创业板市场共同组成的多层次的新兴资本市场。本质属性是一种提供服务的制度,是资本市场中的一个特殊的系统。风险资本市场是一个与一般资本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是资本市场中一个具有较大风险的子市场。它是对处于发育成长期的新生高技术企业进行股份融资的市场。按市场的结构和作用可分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和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小盘股市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的融资和投资。而风险投资作为风险资本市场的一…  相似文献   

11.
资金一直是制约着林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为林产业发展筹措资金?除了大力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外,是否还有其它形式?答案可到资本市场中去寻找。如果将股票、债券市场比作传统资本市场的内容,那么投资基金则属新兴的资本市场工具。林产业要从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除了尽力培育和推出一批优秀企业上市,以股票发行为筹资方式外,还可通过投资基金筹资。投资基金有着专家理财和集合投资制度的功能。目前其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有着巨大的市场容量,我们应当积极利用这一新的投资方式,尽快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使其为林产业的发展“添…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推动着人类进步,无论是以蒸汽机诞生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以电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但是技术的重大变革伴随着新兴产业的诞生发展在一定阶段和条件下却会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负面影响,甚至会使资本市场的市值大幅下跌。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当某项新技术诞生时,投资者会向其进行投资开发。但是,在新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最初阶段,新兴企业要达到上市标准,进入公开发行股票的阶  段,通常还需要很长时间。而此时资本市场中…  相似文献   

13.
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内容,在新世纪肩负着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推进经济、金融市场化进程,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与完善;提高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降低金融风险,保证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安全。中国目前的股票市场与GDP的比率只有50%,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毫无疑问,资本市场发展应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一、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十年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无论在总量还是结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应该看到,中国资本市场还是一个远非成熟的新兴市场,在运行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14.
香港金融风波与中国资本市场《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胡舒立于年前与香港证监会中国政策顾问李青原就香港金融风波的有关问题在广州长谈了5个小时。现将访谈内容摘登如下。香港在金融风波之前的股市、房地产价已经都高得不合理了,这就是你一开始提到的基础面,或经济结构的...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新兴业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投资基金和商业银行合作关系的形成,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重视。保持产业投资基金与商业银行高度的合作关系,可以促进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本文主要针对产业投资基金与商业银行的合作策略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供相关人士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世界粮食价格迅猛上涨,全球范围内逾一亿人因此陷入饥荒或赤贫,人数基本相当于国际社会过去5至10年间的减贫与发展成果。这使得粮价高企问题毫无争议地成为今年G8峰会的热点议题之一。八国集团各成员国将同意设立谷物储备制度,在粮食价格上涨或出现危机时向市场输出谷物,以降低谷物价格,遏制炒风。对此,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以谷物为原料的生物燃料涉及八国集团主要成员国利益,抑价策略的实际效果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曝光了河南济源双汇、南京兴旺屠宰场收购、屠宰含“瘦肉精”生猪的事件。在生猪市场产生“地震”般影响。据媒体报道,事件曝出不到一周的时间,国内猪价应声大幅下跌、补栏受抑,并已波及上游饲料原料需求。而全国仔猪价格受“瘦肉精”事件影响立即转向,结束连续5周的狂涨势头,  相似文献   

18.
IPO抑价率反映首次公开募股领域的基本研究价值.自2009年以来,中国创业板市场经历12年的发展,IPO是风险投资行业中不断进行发展的研究主题.本文以近三年来深交所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资本的参与不能显著降低IPO抑价率,中国的风投机构普遍缺乏经验,使其不...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币场的构成与作用苏春余,岳昆鹏(一)资本市场的构成资本市场,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放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贷资本市场。它与货币市场(亦称“短期金融市场”)共同构成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国家,资本市场,一般根据资金供应方式分为银行中长期信...  相似文献   

20.
Modigliani与Miller教授所提出的MM资本结构理论指出,由于不同资金的来源而产生的融资结构与公司的投资决策是无关的。即在均衡、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公司的融资结构不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这一理论依赖于完全市场的假设,即在完全市场上,外部与内部资金彼此是完全可以替代的。自从这篇学术论文诞生以后,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内部与外部资本的可替代性提出质疑,基本的根据是资本市场存在显著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