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企业、个人信用行为的分析表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主要来自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信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契约不完全等原因,而其根源是不合理的信用制度安排和不健全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企业、个人信用行为的分析表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主要来自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信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契约不完全等原因,而其根源是不合理的信用制度安排和不健全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浅议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辉 《中国金融》2002,(10):58-58
  相似文献   

4.
(一)信用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核心作用。诚信建设,政府为先,政府应在重塑社会信用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以政府信用建设带动整个社会信用建设。一是着手研究制定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带头打造诚信政府,推动诚信企业建设,政府适时组织开展银企合作诚信单位活动,方式可采取企业中报、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荐、政府决定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对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时期以来,信用缺失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治理信用环境,加强信用建设,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探索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工作,是当前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当前,信用问题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缺失的社会信用已经危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严重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由于信用缺失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比较复杂的现实原因,也有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改善信用状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作为信用中介机构,商业银行在缺失的信用环境中如何保持稳健经营已经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信用缺失的表现及危害目前,计会各个层面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出信用缺失问题。从构筑社会信用体系的政府信用、企业信用、银行信用、监管机构信用和个人信用等层面来考察,政府信用贯穿于政府与公众的整个互动关系中,政府每项政策,官员的一言一行,都在展示着政府形象,关系着政府信用。然而,老百姓感触到的一些现象正在  相似文献   

7.
8.
9.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英 《浙江金融》2006,(10):42-43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进步.我国的信用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对信用的认识还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现象很严重.信用危机已经严肃的摆在了我们面前.尽管各地区、各行业都为解决信用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有效的努力.但是这些还仅仅限于认识层面.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王栋 《济南金融》2005,(3):67-68
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缺失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主要原因是企业产权不明晰、法人的经济活动行为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政府的信用管理职能没有发挥出来。因此.要认识建立社会信用的迫切性。从各方面下大力气加强社会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研究政府信用建设与构建和谐湖北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疆金融》2004,(7):38-38
一、我国社会信用的现状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信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信用环境有所改观。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信用建设刚刚起步,有关信用的法律、法规有待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分割和垄断,丰富的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互用,守信获益和失信受损的激励机制仍未形成。这种现象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协调,不仅会使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也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在新时期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强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融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信用缺失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作者结合辖内金融信用状况,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信用缺失的成因,提出综合整治金融信用环境的对策,即要明确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责任者;加大金融信用法制环境建设;区别对待金融失信和守信行为;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发挥央行监管职能;维护农村诚信秩序以及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建设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信用缺失现状、危害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加入WTO后建设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建设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在我国,地方政府的行政目标是确保地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目前分级预算的财政管理体制下,地方预算收益最大化是地方政府的直接目标取向。地方政府通常采取公共品提供便利和给予银行委托代理人某种特权方式,换取银行对当地企业的支持。当不良贷款对地方税收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地方政府、企业和银行就可能达成共谋。近年来屡屡出现的企业以破产方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很多是三方共谋的结果,至少是企业的逃废债行为得到了地方政府或银行的默许。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7.
王明光 《山西金融》2003,(12):26-2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工作已迫在眉睫,打造诚信社会,重建社会信用已成为广大国人的共识。本就从行业和部门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8.
论信用缺失的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经济领域中普遍存在着信用缺失现象,阻碍了我国银行信用,商业信用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阻碍了资金的流动,造成整个社会交易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政府和信用服务机构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应当有所分工.地方政府应对信用服务机构开展信用服务活动进行较为宏观的指导并提出有关要求,对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设项目进行具体指导.信用服务机构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信用信息平台、信用网站等,研发并提供信用报告及其他符合当地实际的信用产品和服务.当前,在我国市场机制尚未成熟和完善的条件下,还必须建立信用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强地方政府对各类信用服务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国务院责成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制定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案,同时各部委就本系统和部门的社会信用建设问题也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各级政府也为构建本地区的社会信用体系纷纷研究方案,制定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信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信用环境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