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舆情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滋生和发展,网络媒体作为重要传播途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公众对舆情事件的感知。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例,分别从媒体的公信力、媒体的报道频率、媒体的时效性和媒体的素质素养四个方面对公众舆情感知进行深入研究,研究采用了数据分析法、李克量表法、方差齐性检验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媒体的公信力、时效性和素质素养对公众舆情感知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媒体的报道频率对公众舆情感知的影响不大。这些结论对媒体进行监管信息,提高网络信息质量,提升公众舆情感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俊  李云 《财经论丛》2023,(1):59-68
随着技术结构日益复杂,合作创新逐渐成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分析师跟踪网络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网络有助于企业间信息共享,进而促进企业合作创新,实地调研是分析师跟踪网络在企业间传递信息的方式。异质性检验发现,分析师跟踪网络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在吸收能力强、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以及市场化程度高的情况下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分析师跟踪网络提升了企业价值,且合作创新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社会网络的作用以及分析师的角色,并为企业合作创新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把关人"角色下移,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社会群体,在当代网络舆情的发布、接收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俨然成为网络舆情环境下的活跃主体。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在舆情传播过程中的特殊性,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当代舆情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饶竹芸 《商》2012,(15):76-77
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职业学校学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而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才是根本。会计综合实训是会计专业的一门综合的实践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本文注重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从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注重会计职业岗位责任,强化会计职业意识,从教学模式上采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采取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与轮岗相结合,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在考核方式上,借鉴企业考核机制,实行多层次考核方式,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会计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职商",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关乎高校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从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入手,总结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剖析了其特点,进而通过创新教育手段、加强网络政工队伍建设、加强网监制度建设、提高媒介素养、培养"论坛领袖"、提高网监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监控和引导网络舆情,进一步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6.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月 《中国市场》2015,(11):203-204
本文从当今社会网络背景出发,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行定义,总结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传播速度迅速、传播内容易产生偏差、传播内容的突发性三个特征。从影响高校突发性事件舆情的智力引导因素和非智力引导因素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最终从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重视网络舆情研判、强化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三个方面提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正确引导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艳妮 《中国报业》2023,(24):120-121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及时响应与快速处置、透明沟通与信息公开、重视正面宣传与引导、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袁富红 《中国报业》2012,(14):180-181
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的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中所出现的问题,从社会大环境、网络传播媒体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指出当前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出现的成因,并进而提出应不断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网络监管。从学生的自律方面去解决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所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毅  王祥 《中国报业》2012,(6):44-45
随着3G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微博客和社交网站(SNS)的应用热潮,传统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本文在微博客、网络新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网络辅导员队伍、建立舆情预判和引导机制、研究网络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等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王祥 《中国报业》2012,(8):30-31
随着3G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微博客和社交网站(SNS)的应用热潮,传统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本文在微博客、网络新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网络辅导员队伍、建立舆情预判和引导机制、研究网络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等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虚拟社会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虚拟关系管理中,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是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一般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影响广、情绪化、突发性等独特特征。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监控与引导,需要收集舆情信息并进行分析研判,了解舆情的产生及演化机制并进行安全预警与引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营销团队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影响营销团队建设的因素,并从团队目标确立、组织结构建设、职业能力培训、绩效考核制度、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五个方面探讨了营销团队的建设途径,最后对团队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高亚峰 《中国报业》2022,(11):46-47
当前,网络文化广泛传播,对网络舆情的生成与治理带来显著影响。本文阐述网络文化与网络舆情之间的互动作用,并对网络文化的主要传播机制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从多元主体建设、平台制度规范、线上线下协同三个方面提出网络舆情治理措施,以助力实现网络环境的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地方政府存在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动性不够积极,对网络舆情监督不到位,利用新媒体塑造政府形象的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此,需采取提高党政干部媒介素养,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建立畅达的民意途径,做好形象宣传策划等措施,着力提高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日趋活跃的网络舆情对于我国舆论宣传和社会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舆情对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然成了政府当前的燃眉之急,因此更加需要我们积极地做好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让政府更好地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主要论述政府网络舆情中政府的引导机制作用和需要改进之处,结合诸多现有的文献和著作,对政府网络舆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的几个突发事件着手,建议主要从制度创新、人员网络技术培养以及健全网络法制等方面完善政府相关职能,从而进行有效的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很多社会舆论的源头来自于网络,但突发公共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其相关网络舆情的管控也变得至关重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测原则是适量适时进行引导,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手段。有关部门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监测过程中,应建设好政府官方网站,掌握舆论主动权,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倡导网络伦理道德,提高媒体素养,以有效对其进行监管,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微博网络舆情分析的研究中没有从全局层面考虑舆情文本特征的情况,结合微博网络舆情的主题及趋向性分析,提出了基于主题发现的微博网络舆情分析模型,从文本预处理、微博文本特征提取、微博舆情的主题发现及趋向性分析三方面进行了具体描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实现的微博网络舆情分析方法在微博网络舆情的分析处理中检测效果良好,说明该模型有效。相关内容可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期间,网络舆情常常面临谣言成本低、证伪不及时、溯源成本高、举证难度大的困局。为了应对这一网络舆情治理困局,本文从"区块链+网络舆情治理"视角出发,试图通过构建可信的、有约束力的舆情上链存证机制形成对虚假网络信息的技术震慑。本文引入随机Petri网的理论,构建区块链舆情存证系统模型,并通过仿真模拟对该模型的平衡状态与效能演变规律进行检验,从最佳优化环节、最佳增效尺度与系统自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加深学界与业界对区块链舆情存证系统的理解,为我国应用区块链技术改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管理躲不开的话题,已经成为科学管理必须的内容,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创新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成因,以及当前政府在处理网络舆情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新兴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舆情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生产线控制系统维护”课程为载体,“润物细无声”的融入了课程思政教育,在课程中不断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将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激发。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