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引言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主要是通过多媒体、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完成数据交互、云端交互以实现强大功能。目前市面上主要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以及智能眼镜这三类产品为主。据调查显示,2015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零售市场规模为7200万台,同比2014年增长132%,到2016年全球可穿戴市场将达到1.14亿台的规模。小米手环是一款将运动计步与睡眠监测等功能相结合的智  相似文献   

2.
新产品     
《中国品牌》2014,(5):120-121
“HeadWatch”的智能穿戴设备打破常规的设计,它既能作为手机,也能被当作一块智能手表。设计团队采用了机体分离的设计,在来电时你可以将手表直接取下接听,非常方便。功能上集成了温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以及3D加速度传感器,同时还能根据自己喜好调整通知风格。系统基于Android开发,能够完美兼容iOS和WP系统,因此完全不必担心手表兼容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在全球的迅速普及,基于身体数据获取而生的可穿戴设备已然成为日后研发的重点,因此,基于惯性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原理,完成了一款获取人体手腕运动数据,进而推算穿戴者运动状态和运动数据的智能手环设计,而为特殊群体,如运动员,健身爱好者等提供更加完备的数据采集、分析途径。此外,手环外观简洁,实用性较高,制造成本低,使用了新兴技术,具有可订制模块,以及具有一定防水性能等优势,可在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环境中获得一定的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4.
许璐 《广告大观》2013,(11):70-73
随着谷歌、苹果、三星等公司纷纷推出自家的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可穿戴设备的强劲之风吹向国内,一些公司已将目光瞄准了可穿戴设备的国内空白市场,试图在这场新的智能竞赛中夺得先机。今年六月,百度与咕咚网联合推出了一款名为“咕咚手环”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是一款运动健康设备,可记录消耗卡路里、行走距离等等,并能通过与百度云结合,将相关数据实时上传。  相似文献   

5.
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表明智能可穿戴设备与移动支付的融合将迎来新一轮浪潮,商业银行探索推进智能可穿戴设备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在经营管理、集团化一站式服务、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平台融合、国际化及银联标准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商业银行需要与智能可穿戴设备公司共同开展金融应用研究,为后续推广提供决策支撑;实施优势互补的合作策略,探索建立共赢且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依托智能手表的安全和便捷性优势,积极构造商业银行新生态。  相似文献   

6.
仿佛一夜之间,可穿戴式设备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态势。小米刚刚高调发布其79元的惊爆价智能手环,紧接着,中兴就推出了一款智能手环。目前,可穿戴设备扎堆上马,但其制造商是否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7.
《商业文化》2016,(28):33-35
如果现在是2-3年前,智能手环还是一个科技潮品,不仅极客宅、技术男佩戴,运动达人、时尚男女也喜欢。但现在看来,智能手环只是一款"时效性科技产品",在短暂流行过后,最终回归沉寂。提到智能可穿戴设备,目前人们最热门的当属VR眼镜这类虚拟现实设备,智能手环这个曾经的佼佼者已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人们的视野。尽管业内一向被视为"谨慎"的苹果在2015年推出Apple watch,但苹果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也并未给智能手环市场带来持续性热度。  相似文献   

8.
倪楠 《成功营销》2014,(4):I0030-I0030
正日本东京一家名叫Logbar的公司正在努力开发新领域的智能产品。他们开发设计的一款智能戒指,几乎可以连接一切设备。可穿戴设备产品市场一旦成熟,对于数据收集方面的营销价值将会非常大。位于英国汉普郡的无线分析公司Juniper Research在去年10月份做了一份调查,随着消费者寻求电脑应用于日常生活新方式的热情不断增加,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市场将在5年内翻14倍,达到190亿美元。当下科技巨头们都在抢占这片市场蓝海。可穿戴设备产品市场一旦成熟,对于数据收集方面的营销价值将会非常大。  相似文献   

9.
传感器技术在智能按摩椅中的应用已经非常的广泛,本文简明扼要的总结介绍了传感器技术在智能按摩椅的几种应用原理,介绍了传感器在智能按摩椅中数据采集并转化为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9,(12)
近年来,可穿戴技术与智能纺织服装领域的融合发展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促进可穿戴技术与服装设计领域的结合,本文针对发光材料的可穿戴技术进行了现状分析,详细分析了发光材料在时尚设计与功能性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光纤材料的可穿戴技术在服装中的现状分析。对目标人群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目标人群和看护人员对智能服装的要求以及设计智能服装时应秉承的设计原则。最后探讨目前可穿戴设备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成功营销》2014,(11):24-24
10月13日,NBA中国与安踏宣布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安踏正式成为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以及NBA授权商。安踏宣布将推出全系列的安踏.NBA联名品牌运动鞋和运动配件,包括成人运动鞋、运动配件和儿童运动鞋、运动配件。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1月25日,德国莱茵TUV在北京为联想集团颁发了全球首张智能可穿戴设备证书。作为国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TUV莱茵在全球率先推出可穿戴设备认证标准,希望能协助制造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优质的产品,并推动可穿戴设备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瑞华 《成功营销》2014,(3):131-131
正很多车主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历:停车后走了一段路,才开始怀疑自己有没有锁上中控锁;在购物中心一番大采购之后,却不记得把车停在哪儿了……现在,随着可穿戴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这些将不再是问题。2013年12月,德国知名汽车厂商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与Pebble智能手表合作,借助Pebble手表,将可穿戴技术整合到旗下的车型中,在汽车智能化的方向上率先迈出了第一步。Pebble是由硅谷创业公司Pebble Technology公司设计的一款可同时兼容iPhone和Android手机的智能手表,用户可以通过Pebble智能手表查看iOS、Android设备中的短信、电子邮件和电话等。一个是汽车的"发明者",一个是智能手表的"开创者",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后,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全新体验  相似文献   

14.
生活·酷品     
《市场周刊》2013,(2):78-79
Jawbone UP智能手环 手表是穿戴式计算的一种热门形态,而很多专注于个人生理健康产品的厂商也将目光放到了相类似的形态上,比ffNJawboneUP智能手环。JawboneUP智能手环设计时尚、简约,采用橡胶材质,佩戴也十分舒适。这款手环目前具备睡眠跟踪、运动和饮食检测等基础功能,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数据同步方式略微繁琐,需要通过3.5mm耳机插孔和手机对接同步数据。  相似文献   

15.
所志国 《广告大观》2013,(11):76-77
随着“云技术”和“移动技术”在各行业的嫁接普及,全世界正用高科技推开未来智能时代的大门。以往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才能出现的景象:GPS精准定位、远途遥控家中电器、语音操作电子设备、即时自我检测人体参数等内容,如今都可以轻松实现。其中可穿戴设备由于其技术性、创造性、应用性和即时性,成为当今智能应用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16.
3月7日,“李宁”与米其林共同宣布,双方将在运动鞋领域开展技术合作,米其林将其轮胎相关的技术应用于李宁品牌运动鞋的鞋底上。合作目前在篮球鞋和越野跑鞋两个产品领域内开展。  相似文献   

17.
深受学生和年轻顾客喜爱的运动鞋,看似普通,但其蕴涵的内容并不简单.从基本的价格、款式、颜色,到具备的科技含量,再到所能提供的运动保护性能,以及所属品牌的文化背景等等,都是影响消费者选购的因素,同时也是商家吸引目标顾客的法宝. 面对纷繁的市场,消费者究竟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鞋呢?国家标准《田径运动鞋》起草人之一,全国橡标委胶鞋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昆山检验检疫局鞋类检验专家陈芹给广大消费者支几招: 1.选购运动鞋关键是舒适、合脚,不要单纯注重款式、颜色和品牌.合适的楦型有着适宜的脚感,舒适的运动鞋可提高运动积极性,同时减少脚下水泡的产生以及防止脚在鞋内滑动.  相似文献   

18.
梁健航 《网际商务》2014,(12):38-40
“可穿戴设备”成为了2014年科技界的新宠儿,投资界的当红炸子鸡。业内普遍认为,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继电视、PC、手机之后的“第四屏”。据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预测,2014年全球将销售800万个智能手环,而到了2015年,销售数字将会增长到2300万,到了2017年,销售量将很有可能突破4500万,届时全球市场的销售额将会达到155亿美元。艾瑞咨询预计,2015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达到4000万部,市场规模将达到114.9亿元。  相似文献   

19.
可穿戴设备当前可谓风生水起,赚足了眼球。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未来5年可穿戴设备将发展成一个500亿美元的产业。2014年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达到4800万台,2015年预计增加近1倍至9200万台,2020年将达到1.53亿台。这一行业的兴起,使不少品牌趁机涌现,同时也出现产品参差不齐乱象。这时候第三方检测认证就显得很重要。知名检测认证机构TüV莱茵和TüV南德都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认证方面已  相似文献   

20.
忘掉量化自我,游戏才是智能穿戴的救星。智能穿戴正面临一段骤冷的艰难时期,它开始不再是焦点所在,但厂家们仍旧在讨论着几年前就吹捧的概念——量化自我,他们仍在不停地增加着各种量化自我的创意,从体感、心率、体温到脑电波,然而,这些炫目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