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頔  CFP 《中关村》2009,(7):54-57
中国五千年文明,是一部“重农抑商”的历史。对这历史的最好诠释是四大文学名著,除了西门庆,就是镇关西、孙二娘,不曾有过好商人的形象塑造。“重农”的结果,是农业的持续落后。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创下建国以来的最好水平,但不是有史以来的最高产量。因为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曾经达到过。而“抑商”的后果,则是中国“只是近代落伍了”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秦皇李  周丽  曾颖 《中关村》2004,(3):96-97
用一句话,一个事件概括一个人物,是所有“作者”的企求,因此,《诗》在孔子那里是“思无邪”,《史记》在司马迁那里为“通古今之变”,《三国演义》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则是“权谋”……但显然,所有的“总结”都是就“主要矛盾”进行的“矛盾主要方面”的认识,而人物,事物与现象本身仍然站在那里,“鲜活;得让人无从下笔,难怪孔子在《论语》中只求“辞达”。我们“不打算”超越圣人,因此在史朝翔令人眼花缭乱的人生长河中,仅仅描绘几波“汹涌”,还有天边的“彼岸”,但若“一言以蔽之”,史朝翔更多地是一个出色的“骑手”。  相似文献   

3.
慕鲁 《中关村》2011,(11):33-33
就历史来说,中关村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联想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闯路者。柳传志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人物。在认真地研究“联想”的发展道路之后,提供给借鉴者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一言以蔽之日:“创新与纠错”。用政治家的语汇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纠错则是创新者的必经历练之途”。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缺一而不足以成就“亘古未有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4.
程桔华 《中关村》2011,(12):62-63
2011年11月19日,“中国硅谷”中关村又迎来创新盛事——中关村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暨第七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相比“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热度,“农业生物技术”在中关村似乎要冷淡许多。但众所周知,21世纪被称为生物学世纪,  相似文献   

5.
萧惑之 《中关村》2007,(6):110-113
实话实说,多年前拜读马立诚、凌志军两位著名时政作家撰写的《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虽然不失为一部主旋律的好书,但并未引起我多大震撼。去年读凌志军的《联想风云》,因为我在《中关村》的“打工苦旅”已经有5个年头了,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用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的话说:“本书对联想历史上经验教训的总结,对于联想人和一切正在追寻自己的中国梦的企业家都是宝贵的财富。”作者自云:“这不只是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第一产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民以食为天”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而在中国,这个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农业产业的提升,首要考虑的就是加入“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第一产业。正如大北农集团总裁邵根伙博士所认为的那样——农业产业不应该是弱势产业,是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变成强势产业的。农业的远虑与近忧中国话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国已经启动了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专题研究,在农业方面,专家们要向国家提出今后15年我国农业科技重大战略任务、关键技术与重大项目的规…  相似文献   

7.
“金猪踏雪辞旧岁,灵鼠跳松迎新春。麟角凤毛增国誉,鼠须妙笔点春光。”在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贺贝奇和海淀新闻中心主持人佟迪送出的美好祝福声中,一年一度的海淀区文学艺术家新春联欢会拉开了帷幕。本届联欢会的主题和前三届一样,依然是:“繁荣海淀文艺,讴歌和谐盛世”。历史上的任何朝代都一样,只有在和平盛世的年代,才会有老百姓歌舞升平的安定生活。所以,一个区域的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就能映现人们生活的幸福程度。  相似文献   

8.
魏雅华 《中关村》2004,(4):29-30
2004年2月9日,中共中央发布了200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中共中央1号文件的方式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布文件,作为执政党,这在新中国建国五十四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可见中共中央对“增加农民收入”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同时还体现了“增加农民收入”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多么重要。从国外的许多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专业机构的研究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制约中国经济的最严重的瓶颈,是中国的农村问题与农民的贫困。“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与对策很多,可以有成百上千条,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来。但尽快地清理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则是件立马就能刀下见菜的事。所以,我说,增加农民收入请从清欠农民工工资始。  相似文献   

9.
方家平 《中关村》2007,(3):73-75
曾几何时,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我们有过“全民经商”的浮躁;而随着互联网从Web1.0到Web2.0的演进,我们似乎从“顾客时代”嬗变到了“博客时代”。博客在中国的发展,用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近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到2006年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达到2080万,博客访问量达1.01亿。在博客作者中,活跃的博客作者为315万。而实际上,就在两年前,国内却还存在着“博客”和“blog”的概念之争。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2007,(1):54-55
2006年11月15日晚,中国国际时装周十年盛典在北京饭店的金色大厅隆重开幕。中国第一奢侈品品牌——NE·TIGER高唱开幕绝响。一场以“凤”为主题的NE·TIGER2007高级婚礼服发布会演绎盛世繁华。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08,(10):84-85
中国正在崛起,作为经济的底座,中国经济的崛起必然伴随农业的崛起。“民以食为天”,而“国以民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存在与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勒川 《中关村》2008,(5):112-113
2008年4月23日,“盛世和光启迪创新”敦煌石窟精美壁画展在清华科技园阳光厅拉来了帷幕。这次展出的敦煌精美艺术品,是敦煌研究院艺术工作者牛玉生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世人从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中领略到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与欧亚文化汇集和交融的神奇,感受到传统与时代的文化魅力。品位历史,启迪未来。  相似文献   

13.
黎新 《中关村》2004,(1):45-47
农业是第一产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民以食为天”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而在中国,这个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农业产业的提升,首要考虑的就是加入“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第一产业。正如大北农集团总裁邵根伙博士所认为的那样——农业产业不应该是弱势产业,是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变成强势产业的。  相似文献   

14.
沈独 《中关村》2004,(4):58-59
大约是在30年前,英国学者舒马赫的经济著作《小的是美好的》问世。一时间“洛阳纸贵”,6年里再版了12次,成为一部风靡世界的畅销书。作者在书里切中要害地批判道,发展经济盲目追求“大”,结果导致效率降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作者疾呼:如果我们滥用石油一类不可再生的资源,就会威胁文明;如果我们糟蹋周围的自然环境,就会威胁人类的生存。于是作者大力倡导新的生产方式和科学的消费观念。因之舒马赫先生“小的是美好的”这一发展经济的理念多为后人认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于启章 《中关村》2023,(12):18-20
<正>我国农业领域也有自己的“华为”。通过复盘大北农的战略动作就会发现,他们走出了一条创新与合作完美结合的路径。中国农业,亟待做强20世纪90年代中叶,世界曾刮过一场“布朗旋风”。起因是美国前农业部政策顾问、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了一篇论文《谁来养活中国》,他通过一系列计算指出:到2030年,中国粮食收成仅能满足42.5%的需求,而剩余的只能靠进口粮食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2007,(1)
2006年11月15日晚,中国国际时装周十年盛典在北京饭店的金色大厅隆重开幕。中国第一奢侈品品牌——NE·TIG ER高唱开幕绝响,一场以“凤”为主题的NE·TIG ER2007高级婚礼服发布会演绎盛世繁华。开幕大秀前,在NE·TIG ER与施华洛世奇及丹麦紫色俱乐部联合举行的数百家媒体参加的  相似文献   

17.
资讯     
"If anybody thinks We're going back to where we were in the late'90s,they're wrong. That level of spending just isn't going to happen." “如果还有谁认为我们将重拾90年代末的辉煌盛世,那他显然是错了。那个时代庞大规模的IT盛世将不会再现。”  相似文献   

18.
萧惑之 《中关村》2010,(1):106-107
《就这样,挺过创业难关》是一部“献给饱尝辛酸、不断进取的创业者”的心灵读本。作者许琼林先生是由新闻记者“漂亮转身”的年轻企业家,恪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信条,坚持用“实践印证和充实理论”。文如其人,这部书稿娓娓道出作者人生道路上经历的两个“七年之痒”。叙事“求实”,没有任何虚张声势;论理“求是”,用实践的感悟求得经验的升华。前一个“七年”,尽管作者落墨不多,  相似文献   

19.
叶雷 《中关村》2011,(11):82-83
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贫富差距就不可能独自离我们远去。在我国“先富带共富”的追求中,贫富差距却有日益恶化的迹象,成为可能割裂社会的最大威胁。该怎么看待中国的贫富差距,可以采取怎样的对策?中国的问题是世界问题的一部分,但解决中国的问题却不能照搬“国际经验”,因为中国的问题往往是带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弄不清特色,就对不了症状,疗效也就只能看天意了。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2008,(3):15-15
“蚂蚁雄兵”对中关村IT卖场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他们个体弱小,但群体很大;他们肩膀柔弱,但支撑起中国IT产品零售主渠道;他们是一个新兴的群体,典型的“中华草根族群”。无须讳言,中关村的“蚂蚁雄兵”,虽然可以“立业”,但无法“安家”,京都不给他们“户口”,意味着没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也就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可以获得的一切福利待遇。日前,《求是》主办的《小康》杂志,用“大户籍改革”为题,回顾了我国户籍改革风风雨雨的50年变化,呼吁“历史契机也许就在眼前”!城乡二元化是现行户籍制度的始作俑者;户口成为利益分配的载体和护身符。户籍制度的辐射力量是惊人的,其背影掩盖着劳动就业、医疗保健、住房分配以及接受教育、转业安置、通婚子女落户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