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能计量装置是供用电双方进行交易的"秤杆子",计量装置的准确与否,关系到供用电双方的利益。因此,各级供电部门把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作为电力营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管理。专变用户的用电量占我局售电量的  相似文献   

2.
谨防计量故障与差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能计量装置是供电企业与电力客户贸易结算的唯一依据,一旦计量出现故障或差错后得不到及时处理,一则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形象受到影响,二则影响供电企业重要技术指标——线损的考核,三则出现经济损失(由于故障原因大多不是客户原因造成,按实补电量较难,特别是电量较多的客户)。因此,如何杜绝或减少电能计量故障与差错,如何快速处理计量故障与差错是电力计量部门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前,供电企业都在加大反窃电力度,对震慑窃电犯罪、维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由于电力的特殊性,窃电与销赃(使用窃取的电力)是同时完成的,根据《供用电营业规则》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窃电行为包括: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2.绕越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接线用电;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的高压计量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类:高供高计,即由高压供电到用户,其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电力变压器的高压侧,实行高压计量,这种计量方式的特点是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在计量装置的后面,已包含在计量数据内。高供低计,即由高压供电到用户,其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电力变压器的低压侧,实行低压计量,这种计量方式的特点是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在计量装置的前面,未包含在计量数据内,结算电量应补充变压器的损耗电量。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的高压计量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类:高供高计,即由高压供电到用户,其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电力变压器的高压侧,实行高压计量,这种计量方式的特点是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在计量装置的后面,已包含在计量数据内。高供低计,即由高压供电到用户,其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电力变压器的低压侧,实行低压计量,这种计量方式的特点是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在计量装置的前面,未包含在计量数据内,结算电量应补充变压器的损耗电量。  相似文献   

6.
第一,《电力法》第31条规定:用户应安装用电计量装置,用户使用的电力电量,以计量检定机构依法认可的用电计量装置的记录为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条款略显滞后。笔者认为《电力法》应赋予电力企业为用户安装先进计量装置的权利,这是建立公平供用电合同关系的需要。目前,供电企业先供电、后收费的经营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公平的。从合同订立的条件来看,《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明确规定订立合同应符合三大原则,合同双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订立什么内容的合同,与谁订立合同,…  相似文献   

7.
现场校验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企业每年都要进行的常规工作。不仅要检验电能表和互感器的误差,而且要及时发现表计是否准确可靠。现场校验电能计量装置也属于企业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危险点范围。一旦出现事故,轻者出现校验仪器烧坏,计量设备毁坏,重者出现人身烧伤、死亡事故,不但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而且也给员工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8.
正大客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工作,对于提升供电服务品质、提升供电质量尤为关键。在最近的用电大客户电能计量装置改造普查中发现,基层供电企业改造工作存在许多与省公司要求不符的地方,亟需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大客户用电计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以提升其计量性能,是关系供用电双方的大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计量装置安装、管理不规范导致不法用电客户大量窃用电能,严重损害基层供电企业利益。  相似文献   

9.
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企业最重要的合同。供用电合同的内容包括供电的方式、质量、时间、用电容量、地址、性质、计量方式、电价、电费的结算方式及时间、双方的产权分界点、用电方的设备清单、接线图、供用电设施的维护责任等条款。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还应考虑在供用电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比例、电费催收方式及窃电行为违约责任等内容,以更好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0.
<正>电力客户的电能计量方式分为高供高计、高供低计、低供低计三种方式。对于供电电压在10千伏、受电变压器容量在100~500千伏安的电力客户,一般采用高供低计的电能计量方式。2007年左右,浙江省余杭电网的线损率出现了反弹,辖区内中、小铸钢企业窃电案件频发。经调查窃电现场,发现高供低计三相四线电能表的电流进出线被短接,窃电工具是U型的简易导线,导线两端铜芯磨成针状,用于短接联合接线盒电流线桩。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生产、经营结合点管理存在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生产型”定位使得供电企业仅把安全可靠供电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忽视了对企业效益和效率的考虑 ,放松甚至忽略了生产、经营结合点的管理 ,致使供电的经济性得不到保证 ,造成企业效益的大量流失。电能计量装置满足不了电力市场的要求。我公司所辖的27155套计量装置中 ,需淘汰的DT、DX8型表有1830块 ,运行超过20年的单相表、三相表近3000块 ,城镇居民和农村配变以下的计量表箱损坏严重 ,很大一部分表计在无防雨、防尘设施下运行 ,由于受财力的限制 ,大多数表计未能…  相似文献   

12.
电力计量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供电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应该"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双管齐下,加强计量管理,以防范经济风险。先分析两个真实的例子。例1:某年11月初,某高管处到某供电局申请立户用电,其电力计量表计由该局城区分局抢修班负责安装。工作负责人去领电流互感器时,  相似文献   

13.
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是电力经营中一项重要工作,它是约束供用电双方行为的法律依据,而“中止供电”则是《供用电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当前,不少供电企业虽已意识到依法处理供用电合同业务的重要性。但由于在供用电合同的签定和履行中许多实质性的法律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和妥善解决,不论与大电力客户,还是与一般电力客户或与居民家庭电力客户,不论与重要电力客户,还是普通电力客户,在所签订的《供用电合同》中,对“中止供电”的条款或多或少都不够全面,使供电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风险,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供用电合同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用电合同的出现一方面保护了供电企业的利益,有效地降低了因国家立法进程滞后而给电力供应企业带来的风险。但与此同时,因为部分供电企业对供用电合同的管理不规范,又给自身带来新的风险。电网经营企业运营的主要内容就是电力销售,通过供用电合同与电力客户建立合法的供用电关系,但由于长期以来客户和企业按照合同供、用电的意识比较薄弱,使供用电合同从订立到履行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窃电问题一直影响供电企业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由于反窃电技术水平低,窃电方式多样化,严重地损坏了电力企业的利益,扰乱了供用电秩序。近年来我们借助先进的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开发了供电计量回路监测仪,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对电能计量回路进行远距离监视,可及时,准确,有效地发现电能表计量回路中的各种窃电。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还有部分电力客户想钻供电企业的空子,企图通过各种手段窃电或故意破坏计量装置,以达到拒交、少交电费的目的。对于这类客户,供电公司最常用手段就是对其停止供电再进行处罚。但是由于检查人员对窃电和故意破坏计量装置的"第一现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场证据保护不足,在进行违章用电处罚时,常常遭到客户的百般阻挠,使处罚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7.
电流互感器是电能计量装置重要组成部分。为减少电力需求变化时更换电流互感器的投资,客户高压电能计量柜中抽头式双变比的电流互感器使用得渐渐多起来。由于一些电力营销人员头脑中“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严禁开路”的观念根深蒂固,对这种抽头式双变比电流互感器的原理没有真正弄明白而发生接线错误。这种错接线方式仅通过电能表现场校验比较难以发现,往往造成严重漏计电量,使线损率大幅上升,给供电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在农电管理工作中,农业排灌用电是一大难题,且以社会效益为主。农业排灌用电管理的难点又在计量环节,计量管理的不规范,造成用户负担加重,也造成县供电企业效益流失。河北省电力公司针对农业排灌用电的实际要求,提出"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作目标,开发了"河北省电力公司农业排灌计量管理系统",制定了八个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实现了河北南网供电区域农业排灌用电计量管理的规范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实现农业排灌用电管理规范化是各级农电管理部门的责任,为推动这项工作的管理规范化进程,本刊将对河北省电力公司制定的八个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分期进行刊登。  相似文献   

19.
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是电力经营中一项重要工作,但在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不能妥善解决一些实质性问题,将使供电企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应采取相应防范对策,以规范电力经营行为,规避电力市场潜存的风险,维护供电企业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生产经营结合点管理存在的问题1.电能计量装置满足不了电力市场的要求。以我公司为例 ,目前所辖的27155套计量装置中 ,需淘汰的DT、DX8型表有1830块 ,运行超过20年的单相表、三相表近3000块 ,城镇居民和农村配变下的计量表箱损坏严重 ,很大一部分表计在无防雨、防尘设施下运行 ,由于受财力的限制 ,大多数表计未能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轮换和修校 ,使电力度量的“秤”失去了准确度。2.电量计量装置满足不了经济效益要求。长期的“生产型”企业定位 ,使得供电企业的计量装置也把安全性放在了畸形突出的位置。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