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第165次,167,次173次常务会议精神,贯彻实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及全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会议有关部署,国家煤矿安监局决定建设全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网络考试平台。华能公司扎煤分公司培训中心实行特种作业人员计算机网络考试是从2013年10月开始的,经过了半年的运作和实施,在前期培训和网络考核过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白龙 《民营科技》2011,(4):159-159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职工对特种作业培训持证上岗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机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教学能力不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做好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整合资源,以县(市)级为单位建立一站式综合培训中心,树立培训机构权威;强化教学能力;转变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管理、改进培训方法、增强培训效果;严格考证审核关,确保证书的100%含金量。  相似文献   

3.
石油企业的生产工作有着面广、线长、点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连续作业的特征,生产风险较大,由于特种设备本身就有着一定的危险,安全技术培训是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综合素养,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主要手段,也是油田安全生产的支柱,因此,加强对油田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十分的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特点以及具体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4.
李平方 《企业导报》2011,(6):183-184
施工企业如何正确理解和适应新的法律法规,在思想认识、管理制度、制度落实与监督及保障特种作业操作人才队伍稳定等方面,适应施工生产标准化管理的需要,对保障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就特种作业法规现状及其概念、范围界定作出简要说明,对施工企业在特种作业操作人员方面的管理现状作出分析,提出改变现状的建议,以探讨施工企业如何更好地开展特种作业操作人员的管理、培养和培训。  相似文献   

5.
国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凡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要求进行专业安全技  相似文献   

6.
努力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要实现安全生产,使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特种设备作业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正>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法律形式确立的这个方针,是整个安全生产活动的指导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劳动保护的基本方针。事故一旦发生,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防患于未然,把预防措施落到实处,是施工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二、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机械及电气焊等特种作业工种等须由有资格证的专业人员操作,尤其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项目施工时,要加强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以及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对山西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特种设备安装、维护、保养、操作等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具体承办部门是特检所培训科。其宗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通过开展操作知识、操作技能培训,以及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9.
提高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对促进石油企业自身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生产安全管理效率;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信息化管理;创新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工作是提高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实际操作培训方式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云芬 《民营科技》2011,(12):118-118
分析了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作为高危行业之一,经常受到水、火、电、硫化氢、一氧化碳等灾害的安全威胁,加之员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薄弱,石油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3.
煤矿从业人员是煤矿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从事煤矿生产作业的人员。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培训包括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培训,增长其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生产操作技能,提高从业人员危害辩识水平和风险预知能力,具有与其从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安全状态,做到超前防范、预防为主,从而促进矿井安全生产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不断强化和提高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是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热注行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是热注锅炉安全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热注行业,不仅危险性大,极易发生重大事故。因而,如何搞好热注行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他们安全操作技能,强化他们安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方便广大作业人员复审换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特别是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根据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70号)进行了修订,并于近日公布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对原《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并对条文的顺序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现将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刊登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下发了《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为基层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因无具体的先例可循,基层供电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各类现场作业安全风险未能真正实现可控。本文通过对供电企业中小型作业现场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关于供电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赵宇 《价值工程》2022,41(3):46-48
文章结合自身从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现场工作经验,学习和接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以及对目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新规定,结合对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认识和思考,从有限空间作业基本原则,作业前的风险分析,易出现的有限空间管理问题,管理程序措施以及应急救援入手,梳理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控思路。  相似文献   

18.
姜敏 《中国质量》2012,(5):55-57
当前,由于国际化管理体系标准的深入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已在国内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和铁路建筑施工企业中得到了普遍的贯彻与执行;对建筑施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员工作业的安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主导和推动作用。随着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与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以下简称"三标"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普及,如何保持"三标"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是建筑施工企业共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9.
胡海元 《河北企业》2005,(11):20-21
<正> 职工在作业中违反作业纪律和劳动纪律的"两违"问题,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大敌,也是威胁企业安全生产的一大"顽症"。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我们结合当前的"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集中一段时间,深入到我们单位生产一线,就职工"两违"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一、"两违"问题的现状分析我们邯郸车务段位于河北省南部,隶属于北京铁路局,管辖着京广线的41个中间站和客乘、运乘等4个车间,地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运营里程312公里,职工2779名。本次调研,我们采取发放问卷、查阅资料、召开职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放调研问卷2000份,召开座谈会45场次,有1850名职工和120名中间站、车间干部参加。从调研结果看,近年来随着我段安全管理的不断加强和职工素质  相似文献   

20.
卫星 《管理学家》2019,(6):120-121
电子行业涂装作业种类较多,存在导致火灾爆炸、职业中毒和危险作业的安全风险,要确保涂装作业安全生产,就必须从现场环境、电气设施、通风和日常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确保作业现场人、机、物、环境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将安全生产工作做细、做实和做到位,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注细节的良好氛围,建立涂装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涂装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