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网络空间公民权利的实现是信息社会学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简要阐述了公民权利的基本含义,网络空间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并初步分析了网络空间公民权利实现的可能性,认为网络空间的公民权利,是现实空间各项公民权利时空过渡的结果,反映的仍然是现实空间的原像,从本质上来说,并不会超越现实空间所能够达到的限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对人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行政补偿制度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在我国,行政机关对公民权利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机关的影响。本文对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法律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蔚今华  贾亚莉 《价值工程》2011,30(14):294-295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既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和自由,又是国家机关的责任和义务。公民权利是宪政精神的宗旨所在,是宪政所追求的目标价值,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浙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步提高,经营环境逐渐规范.但随着公民权利意识觉醒、法律的不断完善,由薪资福利、劳动合同以及其他劳动权益纠纷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事件也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行政立法在我国国家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如侵害国家立法权、乱设许可、批准、缺乏程序立法等.我国应当从保护公民权利为根本出发点,完善行政立法.本文就当前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司法体系的日益完善促使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当交通事故产生后,越来越多的车主不光要求赔偿车辆修理费,还要求赔偿贬值损失的费用。但是法律对此方面还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各地法院的判决结果大相径庭。因此笔者通过对司法实践中三种主流观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毕雁英 《活力》2005,(6):168-169
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是现代社会人们最关切的焦点问题,国家产生和存在的本质在于帮助公民更好地实现其权利,现代国家对公民权利保障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宪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国际上公认的敏感期,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与公民权利意识日渐觉醒的双重交织,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大多数群体性事件最初都源于基层,基层政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所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中国社会,公民权利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具备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着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公民权利是人权实现的基本途径 首先,公民权利与人权有着相同的价值理念,都以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为其内涵.早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们就提出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的理论,并将这些理念赋予了人权.  相似文献   

10.
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公民权利是人的权利,因此宪法与人有紧密的关系。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西方近现代宪法的权利体系是以欧洲白种人为原型建构起来的。西方以自由权为中心的权利体系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人权需要,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公民权利的实现障碍之一是观念障碍,自古以来的等级观念、儒家文化带来的义务本位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群体本位的价值定位,都是阻碍公民权利实现的观念障碍。基于此,从教育和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阐述,以期从根源上改变此现状。  相似文献   

12.
法律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其能够影响公民自身的利益,影响公民利益的方式不仅是传统行政法学所认可的强制方式,还包括利益诱导方式。而且在公民权利意识逐渐增强、行政权力的行使越来越民主和人性化的现代社会,行政方式也需要从单一的命令、制裁等强制方式转型为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式,即增加鼓励、提倡等方法来调动公民的积极性,从而正向地影响公民的利益,最终实现行政目的。  相似文献   

13.
宪政是一种由宪法架构的平衡机制及其所达成的平衡状态,其核心理念是不断在权利与权力之间实现平衡,使权利与权力协调发展。行政法是处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矛盾的主要调节器,它既要防止政府滥用权力而侵犯公民权利,又要防止公民滥用权利而使政府处于无秩序状态。本文旨在从宪政平衡角度和行政法平衡角度促进宪法和行政法的民主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白杨 《企业导报》2011,(8):172-173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刑事诉讼领域中排斥精神损害赔偿,这与民事领域中得到广泛认可的精神损害赔偿之间产生了冲突,损害了法律的统一性、协调性,造成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将精神损害赔偿扩大到刑事诉讼领域中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同时也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因此,我国应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周茎  周德和  丁文 《中国审计》2004,(18):44-46
领会宪法精神,树立审计为民理念从政治概念讲,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从法律概念讲,以人为本是以公民的权利为本。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是对人民利益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对人民利益的维护最终体现在对公民权利的维护上。宪法作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经济制度,代表人民利益,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审计必须贯彻落实宪法精神,必须树立审计为民理念。第一,宪法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宪法最主要的内容,一是确认公民权利,二是设置国家权力。可以说,宪法既是确认公民权利的“宝典”,即“权利…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原有的僵化低效的公共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政府工作灵活、高效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背景下催生出新公共管理理论,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经济和效率的强调,使民主、 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念弱化,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缺陷批判的基础上,以公民权利和公众利益为核心价值观的公共行政范式——新公共服务理论开始建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养老保险经历了劳动保险时期、制度创新及改革时期和全面建设时期,最重要的是完成理念上从身份本位的福利制度到作为公民权利的共享制度的转变。作为一项制度的探索,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试点先行,逐步拓宽、保持适度保障水平和关注转制遗留问题等。进入新时代,我国养老保险尚面临一些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的经验对推进以公民权利为本,全民覆盖的养老保险是巨大财富。  相似文献   

18.
第一件是实现公民权利,第二件是遏制政府欲望,第三件是宏观调控收尾,政府把球踢给了自己。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许可是对公民权利行使的一种限制,行政许可范围设定的大小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密切相关,本文试从寻求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和谐的角度,论述行政许可的范围设定。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城市房屋拆迁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房屋拆迁关系到公民权利、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本文对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