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企业》2003,(2):21-30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扬州市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务输出,对于该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扬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业的现代化步伐,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城市经济注入活力,推动城市化、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何平 《中国就业》2006,(7):12-16
工业化、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过程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即农民工向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就业。大量农民工离开乡村跨区域流动,一方面增加了自身的收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找到了出路,避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为城市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急需的劳动力,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从统筹城乡就业、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角度看,必须解决往返于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以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促进农民工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3.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各地劳动部门从我国国情出发,顺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以增加收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杠杆,随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迁而向非农部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劳动力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进而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中,人力资本因素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焦点问题与制约因素 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重要措施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乡间不平衡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尽管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取得了很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纯收入的逐步提高,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劳动力转移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6.
《中外企业》2003,(2):40-44
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扬州市的实践表明: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推力,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不断需求是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力,农民渴望提高生活水平和追求自身发展是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动力,科技进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推动力,政府力求保持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力。扬州市的实践还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影响到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农村、农民的事,而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一个县、一个市小环境的改善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需要国家的宏观制度环境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历史和现状特征,本文考虑到城市相对工资的非连续变化特征,借鉴实物期权思想建立了二部门、三部门及四部门经济中跳跃扩散过程下的农村和城市间劳动力流动模型。我们的分析性结论和数值案例结论都表明,劳动力在部门之间转移成本越大,劳动力越不愿意在部门之间转移,相比之下更倾向于向其他可能存在的部门转移。我们据此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制度改革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就业为什么应当成为优先的经济目标?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资本和劳动力双过剩的局面,资本过剩主要是由于储蓄过度的结果,是当前经济存在结构失衡的表现;而劳动力过剩是我们的国情和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必然存在的现象,仍然需要花大力气扩大就业。中国由农村向城市、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劳动力转移还远没有结束。当前,劳动力局部出现了短缺,但是这种短缺并不意味着劳动力剩余阶段已经结束了。当然,在这方面不少专家都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不同看法。当前确实出现了劳动力的局部短缺,出现了工资水平相对较快的上涨,总的来看这是一个好现象,而这个现象也和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在逐渐发生改变有相当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涂萍 《中国就业》2008,(3):53-57
中国人从境内流动到境外就业.向其他国家用人者提供劳动和服务,古已有之。亦是当代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劳动力市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世界经济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劳动力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流动过程中。一些公民通过各种形式走出国境,加入到国际交流和就业的市场体系,既为自己争取了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流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也是劳动力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劳动力流动这个概念外延界定的不同、分类的角度和依据的不同,因而存在多种分类方法。其中设置的二级指标有劳动力流动总况、劳动力流动结构、职业介绍评价。劳动力流动总况中包括的三级指标有就业流人率、就业流出率、重新融入率。劳动力流动结构中包括的三级指标有产业间流动、城乡流动、行业流动、区域流动。  相似文献   

11.
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政策选择,究其原因:其一,刘易斯模型是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理论,而托达罗模型是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定阶段的理论;其二,刘易斯模型是从宏观经济结构转换视角,分析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城市现代部门转移的过程,称为“过程论”,而托达罗模型是从微观个体决策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策行为,称为“决策论”;其三,刘易斯模型侧重点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而托达罗模型侧重点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两大理论模型的共同缺陷是在解释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国情和制度因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复杂性和阶段性。因此,基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阶段性,从决策主体的时间、土地产权和户籍制度等变量因素对托达罗模型进行改进,并提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动也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尽管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十九世纪就已经产生,并且新中国成立后也未停止过,但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潮却与以往任何时期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同;呈现的时代特征不同;对农民自身发展和完善的作用不同.这种流动带给农业和农村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产生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种夏 《中国就业》2006,(10):21-22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全县47.2万农业人口中,有农村适龄劳动力27.47万人,富余劳动力11.7万人。在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过程中,济阳县坚持“内转”与“外移”相结合,有组织、有培训、有保障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走出了一条由简单的劳务输出到劳务产业进而形成劳务经济的新路子,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次,累计达到13.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地转移9万余人次;全县劳务经济年均收入达9.46亿元,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时下有一个时髦的理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中国的工厂目前的确出现了招工难。但是,读过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后,你会发现,中国的拐点不是刘易斯的。刘易斯基本上只分析经济增长,不涉及分配问题,只分析产出增长,不分析消费的增长,它探讨获取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从总体特征上表现为“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和转型二元经济结构,具体表现为工业化的二元性、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就业结构的二元性、城乡市场体系的二元性和区域经济的二元性等。转型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巨大障碍,因此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是中国在新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展望了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指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就业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以及频繁的劳动力流动等劳动力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企业》2003,(2):90-102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都曾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严重分割,阻隔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特别巨大。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6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农业资源能容纳1.3亿,乡镇企业已容纳l.3亿,外出务工经商约5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约2000万,剩余劳动力约l.3亿。此外,每年还将新增加农村劳动力1600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因而引起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极大关注,其理论研究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课题,大量研究成果为实践探索提供了操作思路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引导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怎样避免农村富余劳动力盲目外出从而使其有序流动?怎样使农村劳务输出不仅让农民增加收入,同时也能带动一方经济快速发展?有识之士认为,必须合理组织农民工进城,使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20.
以大量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为主体的跨省区、向非农产业的流动,成为陕西地区社会转型期一个重要而显著的特征。目前,这种流动模式对陕西发展的制约正逐步显现。国家在区域经济布局合理化上要发挥更大作用,政策关注的重点应当从当前确立与完善劳动力市场转向通过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来促使中国经济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