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制度以及医疗科技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即使存在争议,延迟退休仍然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可行性途径,也是大势所趋。近些年来,政府对退休年龄始终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本文就针对我国发展基本背景,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老龄化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推行渐进式弹性退休政策,养老金的监管投资运营等措施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瑜 《中外企业家》2009,(7X):43-43
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职工缴费年限偏短,而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偏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养老保险的支出负担将会越来越重,退休年龄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从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试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试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俊 《东方企业文化》2013,(11):172-173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于1951年初步建立,具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我国基本养老制度是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在养老保险金的筹集上采用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形式,社会统筹部分由国家和企业共同筹集,个人账户部分则由企业和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缴纳。但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数量的不断的增多,我国养老金总量已经不足以支付给我国的退休人员。因此,上海市率先开展实施"柔性延长养老"的政策,希望能够增加养老金的基数,减轻养老金支付的压力。本文将在分析此政策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三条建议,以此完善现行的"柔性延长退休"政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目前关于推迟退休年龄的各种争议,多角度论证了我国推迟退休年龄的正、负面效果与有效途径.从推迟退休年龄后的效果看,改革退休制度能够带来减低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率、优化老年人力资源配置、消除男女劳动者性别差异等正面效果,同时也会带来影响新增劳动力就业、增加企业负担、扩大失业和低保群体等负面效果.因此,推迟退休年龄宜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除采取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和弹性退休制度外,还应首先采取规范退休审批制度、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适当提高女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退休制度已推行了近60年。面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现象以及不断加重的养老负担,适时延长退休年龄已成为必要。本文从现有退休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推行渐进式延长退休的必要性,并对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养老保险是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在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或因年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工作岗位后,由社会提供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的核心和主体,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满足当期和未来社会养老支付需要求,安全渡过老龄化高峰期,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现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从1984年开始,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进行了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试点,筹措方式主要是采取以市、县为单位,根据“以支…  相似文献   

7.
我国提前退休政策状况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提前退休的负面影响,认为提前退休现象的蔓延给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加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矛盾,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和部分人群的就业困难。并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然后分析了引发提前退休的制度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并针对当前现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养老保险制度这一热点话题,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谈起,简要分析其对现收现付制的威胁,并简述相关解决办法,同时通过延长退休年龄这一办法,引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另一问题"双轨制",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期望.  相似文献   

9.
退休属于劳动权、工作权,女性理应和男性一样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和休息权。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亟需建立一个以人为本、性别公正、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退休制度,从政策源头上赋予两性以平等的选择权,根据广大女性劳动者利益弹性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0.
退休制度改革出路在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本世纪20年代末,我国老龄化将进入高峰.根据有关规定,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不断的增加,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延迟退休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但是在具体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目前的国情和人们的切身利益,结合我国目前的退休制度和退休方案,借鉴国外的经验来分步骤的退出延迟退休年龄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未富先老"经济风险的重要途径。对老年职工就业理论和世界主要国家的政策实践及经验证据进行了梳理,并以老年职工的实际退休年龄和老年人就业率两个指标作为依据对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激励与鼓励就业配套政策及服务是三项最主要、也最有效的老年人就业促进政策。三项政策组合总体上是积极有效的,并具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但政策也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和效果不稳定性。最后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和目标,提出逐渐延迟退休年龄、发挥养老金激励作用、严格管理提前退休行为、加强配套政策与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未福先老以及低于世界水平的退休年龄是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凸显的一个特征,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养老金基金平衡压力越来越大,延迟退休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这是必须要在政策制定、 执行过程中所考虑的问题.本文以"95制、96制、97制、98制、99制"为延迟退休的政策方案,来探讨在政策实行过程可能出现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4.
凯恩斯 《英才》2014,(6):77-78
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8.4亿元,预计到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就在国人争论延迟退休年龄之际,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将退休年龄推迟到70岁。记得中国刚刚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农村到处贴标语:只生一个好,养老有政府。计划生育制度推行了30多年,中国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预计2020——2050年中国将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养老保险的异地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雯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0):137-138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异地转移实施上存在的问题迫使我国沿海地区的许多"农民工"采取了退保的行动,严重损害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对现行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政策进行评估,养老保险中单位缴纳的资金被截留和养老保险异地转移的不续接是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采取全国统筹的社保政策会给解决这一问题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郭超 《现代企业》2014,(9):71-72
劳动者到达退休年龄或丧失劳动能力后,依据其工作年限和应享有的养老金资格,每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领取的费用称之为养老金。养老金制度是保障各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制度之一,自2005年至2013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已实现了"九连涨",但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17.
老龄化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由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也随之不断推进。本文比较分析中日韩三国老龄化及养老金制度发展的异同,从而借鉴日韩应对老龄化,建设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经验。对中国养老金制度发展和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0%,按国际通行标准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30年前后,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届时,老龄人口比重将达到24.46%。我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却提前到来,这种“未富先老”的趋势给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现行制度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需要,制度创新成为养老保险改革的关键。50年缺口将达6~8万亿,基金支付面临最大潜在危机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采取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积累的平衡方式,但是由于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没有分开管理,个人…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延长退休年龄问题,目前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见。有观点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增加退休后收入,也有利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也有观点认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仍供大于求,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挤压岗位供给,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从总体上看,延迟退休为大势所趋,但要谨慎从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准备采取推迟退休年龄的方式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争论的焦点以及现行退休制度存在的问题的讨论,对我国实行弹性延迟退休年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