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有产权营运体制改革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产权营运体制改革评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唐宗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包含两个层次的改革。一是企业制度的改革,即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革。二是所有者职能系统的改革,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家资本出资主体的构建。本文以国家资本出资主体的构建为主题,先描...  相似文献   

2.
企业制度改革与银行债权保护韩克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过去放权让利...  相似文献   

3.
关于解放和发展国有企业生产力的若干改革问题薛永应,张德霖深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彻底解放和大力发展企业生产力的根本举措。这一改革将从1995年起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并使其获得...  相似文献   

4.
《经济世界》1998,(2):8-9
改变国有独资状况中共十五大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作出进一步的阐述后,中国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逐步走向币场,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但由于长期政企不分,缺乏竞争机制,历史包袱沉重,仍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缺少活力,经营困难。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仍为重要的意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社会要求的角度来讲,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体制。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法律体系的思考阎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四自”的经济实体,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深化企业改革,真正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那么,作为规范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实现西方现代公司制度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企业制度的改革,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这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经过十五年的改革,计划经济企业制度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的严蜜束缚中得到初步松绑,已使国有企业从背离市场的僵化状态过渡到进入市场的初具活力状态。尽管国有企业的活力还很不够,我们也不能否定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效。当前,中国企业制度改革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就是进一步从计划经济企业制度过渡为市场经济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从我国国情出发,需要讨论以下八个问题:(一)我国有三类国有企业不适合实行现代…  相似文献   

8.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配套措施。中央明确指出,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推进其它各项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这是由企业改革的性质、任务和问题所决定的。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仅是1995年,而且是今后若干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在下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企业体制改革方面,经过多年试验和探索,选择了以改革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它是一种企业体制模式,是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际通行的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它要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巩固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争取利润最大化自然成为公司企业一种内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章府生  窦晋耀 《经济师》1996,(10):40-41
试论市场经济中企业后勤服务与有偿的关系章府生,窦晋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重点推进,配套改革的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公司制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  相似文献   

11.
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承包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几个重要阶段。从总体上看,十几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都以搞活大中型企业为中心而展开,这种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的改革战略对于搞活国有企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使我国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进一步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回顾十余年的改革历程,企业改革基本上是围绕着放权让利这一思想进行的。不能否认,这一改革思想对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都起过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推移,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暴胜出来。长期困扰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政企不分的背…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解决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点。 一、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具体体现 当前,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正常比例(国际公认以50%为好)。全国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总资产为2646亿元,负债总额为180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7.6%。一般企业则更高。国家国有资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蔡晓燕□汪兴涛时下谈论国有企业亏损的文章很多,开出的解决“良方”多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政企分开等。体制改革已有很长时间了,但是亏损的企业还是不少,仍然是困扰我国经济的一大问题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的亏损不只...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世纪之交新旧体制更迭、各种思潮激荡的时候 ,观念转换是体制改革的前提。在国企实现整体脱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 ,以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为框架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因此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两手抓 :就过程看 ,是一手抓机制转换 ,一手抓观念更新 ;就目标说 ,是一手抓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一手抓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在世纪之交 ,国有企业必须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在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 ,着力营造…  相似文献   

16.
段致平 《经济论坛》2005,(23):31-32
二十多年来,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实际两权分离,进而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种改革形式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石家庄市国有企业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不断推进改革,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全国、全省国有企业一样,石家庄市的国有企业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大问题,特别是体制性矛盾仍十分突出,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南岭 《经济纵横》1996,(9):23-27
多元化与渐进性:国有企业改革的策略选择南岭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进展1995年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年,国务院确定的100户和各省、市、自治区确定的2000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都相继完成或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企业以四种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是...  相似文献   

18.
产权与管理孰轻孰重:系统的分析与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9.
刘波 《时代经贸》2012,(22):45-45
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以经济体制改革前后我国企业业绩评价制度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为主线,分析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推行外经贸企业股份制改革谷萍(外经贸部计划财会司)编者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正在有步骤地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践证明,对现有的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转换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