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自伟 《魅力中国》2009,(20):188-188
大提琴是近代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乐器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还是甚为人们喜爱的独奏乐器。作为独奏乐器来说,它的地位仅次于钢琴与小提琴。然而,大提琴在戏曲音乐中也同样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季倩 《魅力中国》2014,(12):82-82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发音是大提琴演奏的核心问题。大提琴演奏的音质、音色、音量、乐句之间的衔接和整个旋律的流畅程度都是由右手技巧决定的。我们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对情绪色彩的描写和情感活动的表达,都是要通过大提琴特有的音色来完成,让听众产生想象,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所以,大提琴演奏的中心问题是演奏者如何通过右手的演奏技巧让大提琴产生自然振动、优美浑厚、富有表现力的音色。  相似文献   

3.
田卫华 《魅力中国》2013,(16):399-399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西洋乐器逐步加入豫剧乐队的家族,使豫剧音乐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电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出现,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当时只是作为色彩乐器来使用,用于演奏一些自然发音乐器所不能表现的音色。当前,由于电子琴具有多音色、多声部、音量可大可小的特点。补充了乐队的中声部和低声部的不足,豫剧乐队逐渐把电子琴作为一种常规乐器使用。  相似文献   

4.
任彩晓 《魅力中国》2010,(13):215-215
戏曲音乐是祖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行内冬自古有句话:“七分场面三分唱。”作为占七分比重的场面,在乐队戏曲艺术、尤其在戏曲音乐的发展演变中,具有十分重要、甚互是决定性的作用。而大提琴在乐队中发挥着“根”和“基础”的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支撑着戏曲乐队的伴奏群体.它不仅对主奏乐器有很好的衬托和辅助,同时,也使戏曲乐队在渲染舞台气氛、增强戏剧效果、丰富音乐表现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笔者通过多年演奏的经历,试图对于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用怎样的演奏方法充分发挥好“根”和“基础”的作用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李淑君 《魅力中国》2010,(16):86-86
五线谱的优点是能用线、间位置表示音的绝对高度和曲调线条,无论单声部、多声部、音域宽窄的音乐作品都可记写,且直观性强,转调记谱也很方便。  相似文献   

6.
张晓勇 《魅力中国》2010,(3):239-239
关于复调音乐,概括地说,复调音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具相对独立意义旋律的同时进行。换句话说.是由不同的旋律线编织成一个纵向.形成不同类型的复调乐曲.如对比式复调、模仿式复调、衬腔式复调。以及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还有更多的声部的复调。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经常结合起来运用。  相似文献   

7.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歌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许多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根据自己在这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一直穿插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杨琪 《魅力中国》2011,(7):93-93
视唱练耳课担负着一系列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诸如音准、节奏感、节拍感、调性感、调式感、旋法知识、声部肢体结构以及和声听觉、内心听觉、音乐记忆力等的训练:除了技能训练外,教学方法也是视唱练耳课中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发展呈现新的潮流,在歌剧的创作上也出现了多元化。威尔第以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元素为基础,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人物性格面貌,并触及到一定的社会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威尔第男生声部安排中出现的独具匠心的“威尔第式”男高、中、低音声部的演唱要求,并对美声唱法提出新的要求。他的这一创作风格在意大利歌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海燕 《魅力中国》2013,(25):176-176
实践教学是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使教学领域不断拓展,并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大提琴课教学中。一般采用小组授课形式,因此应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彭川  李彤 《魅力中国》2014,(10):95-95
西洋管弦乐队的音域宽广,音色对比鲜明,表现力极为丰富,通常用来演奏大、中型音乐作品。管弦乐队由四个乐器组组成,按总谱的常见格式,依次为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弓弦乐器组。 一、弓弦乐器组的中音声部 弓弦乐器组的中音声部主要是中提琴。中提琴作为一种独立的乐器,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因为在所有的弓弦乐器中,恰恰是中提琴这件乐器的结构经历了最多的变化,其演变的结果是中提琴富有表达能力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管弦乐队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合唱是多声部的和声美与复调美,要求每个成员音准、音量的控制以及音色的变化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它是通过个人与声部、声部与整体之间的默契配合来达到共性要求的.通过参加合唱排练,学生们不仅能亲身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还能增强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如何有效地开展合唱教学已成为音乐教师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祝孔祥 《魅力中国》2013,(10):76-76
一、美声唱法(Belcanto)的历史起源 美声唱法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而来,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逐步形成。当时,西方音乐更多的是建立在多声部教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的影响,男女唱法一样,只是声部不同,高低不一样。最初,歌剧以阉人代替女生唱,由女中音代替男生唱。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阉人的唱歌不能表达剧情发展激烈的需要,于是歌唱家们努力探索钻研,  相似文献   

14.
李严欢 《沪港经济》2010,(11):75-75
录制贝多芬的全部大提琴奏鸣曲——这一全面考验大提琴家艺术水准与修养的试金石,对大提琴家秦立巍而言,应该是早晚的事。在他看来,如果说巴赫的《无伴奏组曲》是大提琴音乐中的"圣经",那么贝多芬的这些奏鸣曲,对演奏家而言,无疑就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字典","内中充满着不同的技法、结构、和声和对位,活似一部大提琴的工具书"。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民族乐队作曲中的音量变化问题是每个作曲者都会碰到的问题。创作民乐合奏曲时,旋律的起伏,声部的平衡,以及有意强调某个声部或某种乐器时,都需要我们在乐队的音量变化上做灵活处理。音量的应用是否得当,是检验我们创作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苏扬 《魅力中国》2014,(13):109-109
在一个乐队的表演中,观众的目光经常被表现性强的旋律乐器所吸引。然而乐队是一个整体,不论是旋律声部还是伴奏声部,都应当被人关注。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的元素引入到音乐作品当中。人们对于音乐的欣赏模式也越来越丰富。过去打击乐在乐队的使用仅限于特定的音乐体裁.但现在打击乐器在越来越多的音乐作品当中都能看到。根据这一现象,本文中笔者从国内外的打击乐概述、打击乐在乐队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这几方面阐述打击乐如何融八乐队当中。  相似文献   

17.
<正>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的记载。根植于社会生活的羌族多声部民歌是在他们长期农耕生产、生活的群体方式中逐步形成发展而来的。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其文化的传播也仅靠口传的形式,因而羌族多声部民歌也就成为了羌族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2009年,松潘县的羌族多声部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羌族多声部民歌主要分布于松潘  相似文献   

18.
李燕青 《中国经贸》2012,(16):41-41
当前,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各种体育认证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和扩大产品出口的重要手段,已被广大企业所公认和接受,但是,一些已通过认证证的企业在评审时面对评审组开出的不合格项,却不知如何正确的关闭。本文分析了体系认证中不合格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关闭不合格项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空白。延续上千年历史的壮族会鼓,独具特色,它跟三声部民歌、扁担舞一起被誉为"马山三宝",堪称我国民族乐器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20.
李光辉 《魅力中国》2014,(17):88-88
豫剧乐队的组成:包括文场(也称软场)及武场(也称硬场)两大部分组成。文场:根据院团的规模编制不同而有差异.根据文戏与武戏等的特点不同也有差异。比如一般常见的文戏文场的乐器有豫剧板胡(主弦)二胡、琵琶、横笛闷子、扬琴、唢呐、笙,(也有配古筝、竖琴、电子琴、电子鼓的)低胡、大提琴等等。不过乐队的文场配器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而变化的。比如:喜庆戏,笙和唢呐是不可少的;悲剧,低音乐器是不可少的(如大提琴、低音贝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