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通是农业部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市之一。截止2006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11个,人社农户达15.9万户,实现营业收入达31.69亿元;每个合作社平均387户,实现营业收入771.05万元。加上农民专业协会,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712个,入社入会农户达27.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5.2%;带动农户47.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5.9%。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种柑橘的、养羊的、养虾的……7月9日,这些互不搭界的2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聚在一起,以民主协商和投票选举的形式,确定了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相关机构及其负责人,湖北省首个跨区域,跨行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航母启航。这2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经当地经管部门推荐的,在当地有影响,产品有市场,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代表了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辽宁经济》2007,(11):F0002-F0002
供销社领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和农民经纪人协会。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构建具有行业优势和特点的合作经济发展平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沈阳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专业)协会,已成为政府扶持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好载体。连接市场的好纽带。  相似文献   

4.
何立 《理论观察》2013,(9):58-59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的方向。农民进入市场后的专业化和组织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快速增长,已进入了一个量质并举,规范提升的新阶段。要从加强规范建设、提升服务带动能力和推动联合发展等方面着力,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因素与规范找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供应者和理论受益者,对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变迁路径是按照市场化取向由农民主导和选择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正处于规范与发展并重的时期,是制度变迁的深化阶段。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符合农民的利益,应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政府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邹古松 《中国经贸》2014,(6):230-230
农民专业合作社日益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和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组织之一,通过分析合作社发展的一些问题,辅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发展,更好的发挥合作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深层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的重要形式。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并不顺利,利益的驱动,使得理性的农民对合作时而“忠诚”、时而“背叛”,合作效应难以诠释、合作功能难以发挥。合理、健康、有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对策应是创新、改革和规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齐齐哈尔市在全力推进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无论是推进城市化,还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城市经济其重心都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支持农民按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去年以来,上海郊区大力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已达200多家。巩固发展和规范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今年郊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施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进入了依法推进的新阶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农村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已很难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以“自发”、“自救”面貌出现的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面临着规范化程度不高、“小、散、弱”等诸多问题。怎样使分散的小农户在生产经营中与市场对接。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下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同日,山东省青州市。一家名为“青州清风寨山楂发展合作社”(下称“清风寨山楂合作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了工商局的注册.正式挂牌成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合作互助性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国当前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将会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就云南省红河州而言,供销合作社通过领办、创办等形式从2008年开始正式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就发展了120个。到2011年底,累计发展了962个,比2008年增长8倍多,入社农户达6万多户,每年帮助农民实现收入超过10亿元。目前,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进行了工商登记注册.  相似文献   

13.
邬仪扬 《宁波通讯》2006,(11):44-45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新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84家,社员5582个,联系带动农户19万户,分别比2005年底增长19%、17%和28%。涌现了一批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民增收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区域特色产业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与不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的问卷调查,研究农户之间生产、销售、收入等方面的差异性,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增收的关联性;并利用问卷数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民增收的效果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合作制是一种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形成生产经营规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将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的制度安排,已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举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经实施五周年了,农户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知如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应该在哪些方面多做努力?是我们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延庆县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中,正确处理规范与发展的关系。以规范促进发展为出发点,以发展带动规范为着力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落脚点,正确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取得了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力平等、民主管理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北京密云县是国内较早建设符合国际惯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区之一,密云的实践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做出了贡献,密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曾印发出席200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从而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合作事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迅猛,成为完善农业基本经营体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国家工商总局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 3年1 1月底,全国取得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95万家,注册资本达到1.78万亿元,分别比2012年底增长约40%、95%.平均每个行政村有1.5家.合作社的发展类型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专题链接     
《中国合作经济》2013,(3):41-4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和相关单位都在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各地供销合作社也立足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依托完整的基层组织体系,发挥2400多家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领办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