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有关问题的探讨李峰/枣庄市副市长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不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改革难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建立”。1993...  相似文献   

2.
梁宗具 《魅力中国》2011,(17):13-13
从传统党报报道来看,党报受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内容肤浅,政治性太强,曾经一直厮杀的新闻战场,已经是一片狭窄而竞争惨烈的“红海”,如何走出这片狭窄的“红海”,寻觅到波澜壮阔的“蓝海”,成为时政报道改革的关键所在。转变思维,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很好地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是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党报提高权威性、服务性、可读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何啸 《江苏改革》2001,(2):52-53
中国改革和俄罗斯改革的比较研究近十年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的焦点,围绕这一比较研究,逐渐兴起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过渡经济学”,这也是制度经济学理论在当代的重要分支,“过渡经济学”是以研究计划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或转变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快建立这一新体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政府职能转变,而政府职能的转变又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属政治体制改革范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这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不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建立,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难以实现,同时,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很难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治体制改革也难以深入。可见,建立社舍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是密切相关的,是当前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可分割的两项…  相似文献   

5.
资本经营的理论与运作梁仲勋我国“九五”时期经济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发展模式的转换,要求从根本上提高资本的经营效益,使资本经营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基...  相似文献   

6.
孙志伟 《理论观察》2010,(5):172-173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报业改革的30年。目前。按传统说法,党报分为中央、省委、地方三级党报。而作为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的党报,经过多年的改革变迁,已经形成了“一社两报”的新格局。在这种新格局下报社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福生 《发展》2006,(11):31-32
经过二十八年的改革开放,甘肃正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无论是发展还是改革,都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十一五”时期,需要以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明确“十一五”时期体制、机制创新的新思路和新重点,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在事关全局的重要改革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全面、高质量实现甘肃“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刘占忠 《发展》2001,(2):40-40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世界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企业职工队伍要适应不断创新、变革和充满挑战、机遇的年代,在职工整体素质上要实现“四个转变”,即在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在能力素质上,由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在领导水平上,由事务型向谋略型转变;在岗位工作上,由粗通型向内行型转变。要实现这“四个转变”,就必须强化职工岗位培训,这是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此,笔者着重谈两点意见:  一、岗位资格考试工作要抓好“四三二一工程”  “四”就是要开展…  相似文献   

9.
碑林区积极探索以“物质化保障、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民主化运行”为主要内容的“四化”工作模式,实现街道社区党建由“宏观型”向“微观型”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山“体制内纵向”向“体制外横向”延伸,扎实推进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从城乡二元结构,到统筹城乡发展,再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而向全域都市化转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岳的必然走势。根据近年的实践,宁波全域都市化模式是:实现由传统城市、小城镇和村庄向市辖区、街道牙口社区的“三位一体”转变;由农村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农民向市民、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的“三位一体”整体转化:由传统行政、规划、财政体制向现代体制的“三位一体”改革。  相似文献   

11.
公共资源配置方式由传统行政审批向市场化配置转变,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股份合作制与市场经济新体制文/黄捷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广东作为开放改革试验区,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是具体形式的改革,着力于经济体制、经营方式的改革,其着眼点是实现经济模式的转换,从自然经济型的产品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  相似文献   

13.
杨军 《特区经济》2005,(5):64-66
浙江台州在改革20多年的时间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这一个巨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作为地方政府.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探索、创新、实践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相呼应、相促进,同样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基本做到了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4.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建立了基本框架向完善体制过渡,国家的发展理念由传统发展观转向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由市场发展型向市场增进型转型,这三个重要特征,决定着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体制、发展方式和发展内容。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由市场发展型向市场增进型的转型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抓住制度建设、文化发展、信息化、培育跨国公司和标准建设五个制高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这对于我们工商银行来说,是历史性的改革机遇,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尽快实现体制转变,事关我行的生存与发展。 一、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模式选择 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商业银行的出现,客观上要求同步建立起市场化的金融机制,以发挥市场对资金配置和资金流向、流量的引导作用。工商银行作为国内最大的国家专业银行,以什么样的商业银行姿态出现在未来的市场金融体系中,必须做出现实的抉择。在目前的条件下,工商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采取分步推行的改革策略,实行逐步过渡。因此,向商业银行转变应确定两套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大转变和大跨越,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双重过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时期是滨州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财政改革发展事业深入推进的时期。财政体制由过去的吃饭型财政和建设型财政,向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力求均等化作为主要工作方向和主要工作目标的公共财政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是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的关键,也是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期,如何正确认识转型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找出转型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正确途径,对于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现在,有些学者提出要用“新思路”研究“过渡经济学”,就是要研究“旧体制如何向新体制过渡”。于是,就引伸出关于改革的“渐进式”与“激进式”孰优孰劣的问题。(参看《过渡经济学需要新思路》,1994年9月27日《中华工商时报》)  相似文献   

20.
资本生产论     
资本生产论●呼志慧(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兰州,730070)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全党在认识上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