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央企退出房地产”不会影响房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军 《上海国资》2010,(4):17-17
全国两会结束的第二天,北京就诞生了3个新“地王”,仅土地拍卖的楼板价就达3万元/平方米!谁有这么大的气魄,在两会刚结束就制造出“地王”?始作俑者都是中央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这样的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也开始杀人地产领域。这无疑表明房地产市场中有越来越多的国有资本进入。  相似文献   

2.
2010年的中国楼市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说不清,能说出来的,就是困惑。3月18日:国资委发布78家央企"退出令"在3月初召开的人大、政协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有信心有决心抑制高房价。但就在此时央企却在北京炮制了三块地王。  相似文献   

3.
漫画     
《环球财经》2010,(4):19-19
央企地王频现的背后 两会刚散,地王京城现,引得房价直线上窜。3月18日,国资委宣布78家央企将退出地产业务。  相似文献   

4.
两会闭幕,“地王”出没。各界对高房价的讨伐声还没落地,北京就涌现出多个“地王”,且全部“made in”央企。于是乎,网络板砖纷沓而至。过去,“板砖”是老北京胡同里的江湖术语,那时候打架,捡起一块砖头飞过去、拍过去,叫做“抡板砖”。如今时代不同了,真正玩砖头的都是最有钱的一类人——开发商。在高房价的推动下,房地产行业的“吸血功能”再度强化。  相似文献   

5.
78家央企退市能否有效遏制高房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拉 《产权导刊》2010,(5):8-10
2008年之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是由民营资本主导,连年的“地王”也为民企。然而在2009年的“地王争夺战”中,曾风光无限的民企相继败下阵来,让位于以往低调的央企。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诞生的地王仅有上海证大置业一家为民企,其余均为央企制造。央企在当下非常敏感时期坚决拿地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两会”结束后的2010年3月15日,北京土地市场一日惊现三大“地王”,让作为事主的中央企业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中标者都为中央企业。三大“地王”一举改变了北京楼市观望的态势,北京楼价又现量价其升的井喷态势,引发了外界诸多的质疑。  相似文献   

7.
央企进军房地产属于走上了“斜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15日,央企在京拿地、刷新“地王”纪录,给正在实施的房市调控政策打了记耳光,此事应该激怒了中央高层。17日北京土地市场再次拍卖大望京地块,楼面成交地价与15日相比,平均下降了9000元。  相似文献   

8.
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一旦退出了房地产市场。是否就能改变工薪阶层买不起住房的现状呢?2009年之前,“地王”现象是否就存在?没有央企就没有“地王”?如何从根本上铲除“虚高房价”生存的土壤?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央企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并频做“地王”的现象,不仅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而且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如果不对央企进军房地产市场和频当“地王”的行为加以限制与规范,不仅会进一步影响央企的社会形象,而且会让公众对中央控制房价、关注民生的政策和态度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房价暴涨发出猛烈抨击。央企已占房地产业60%份额,其中不少是“地王”,因而成为大会攻击的对象。会后国资委令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保留16家。至于这一措施能否抑制房价,只能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在中国,有什么比钱还值钱,那一定是土地。在一段时间内,在中国的一个区域土地市场必然会产生一个价格最高者即地王,而地王市场的狂热程度则是另一种对中国经济极为重要的预示。中国房市路在何方,一切还看地王。回望整个2010年,地王迭出,势不可挡。在京沪这样的地王故地,新地王在各大央企和巨鳄的角逐中不断刷新纪录,制造了令人瞠目、近乎泡沫的价格标尺;在东莞与南京,另类地王叙述着更多值得玩味的业态内涵;而在财都温州,地王的出现则似乎宣示了温州资本的最新走向。而以上的种种,都显示出中国的房地产业今后走向。如果把北京的土地全部卖掉,可以制造出超过美国一年的GDP的财富,那么中国的房地产是成了佛还是成了妖?如果地王的制造成为资本们习以为常的游戏,那么谁又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和受害者?不论如何质疑,显然在2011年,我们仍不容易与地王说再见。  相似文献   

12.
201O年3月15日,央企“三地王”在北京“惊艳”亮相,央企一夜之间再次被推到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即便国资委在事后迅速做出叫停78家非房企主业的央企进入房市,但风波仍远远没有平息。  相似文献   

13.
央企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内外扩张。8月18日,中石化宣布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完成中国迄今最大的一笔海外油气资产收购。而中石油,又只是央企扩张的案例之一,红色资本新一轮攻城略地的消息何止于此。半年之内,宝钢入主具有较深民企色彩的宁钢、中粮染指蒙牛、中化旗下的方兴地产替代民企富力成为北京的新地王……央企,与和它们有关的新闻标题一样,充满了霸气。央企地产新势力:800亿融资图谋再战房地产业、钢铁央企三足鼎立可待、中船宝钢中海三大央企联手打造华南造船‘航母’、中石油雄起央企增持大幕拉开等。国有资本,早不再是多年前那根会在大热天下慢慢融化的冰激凌。  相似文献   

14.
国资委这次危机公关行动十分迅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3月15日出央企地王),18日就做出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的对策.实在不能说我们的官员智商不高、能力不强.但在笔者看来.所谓“央企退出”只是一招太极绵掌,其宣示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王",一个偏正结构的现代词汇,一个财富符号,一个价值信号。地王是那些投掷重金购得土地的经济组织——房地产企业;地王是那些被房地产企业挥斥亿万购得的土地。在中国,凡以"王"字所结尾的词语,不管褒贬,都已物近其极。但是,连朝代也要盛衰更迭,地王亦不能永保江山。或许被后来者超越,或许被脚下蹬踩的那块昂贵土地拖下王位。2007年,业界黑马——"地王"顺驰被香港路劲收购,其董事长孙宏斌7年心血由此化为淡薄。在高价购买北京大兴黄村地块之后,这架顶着非理性脑袋的战车开始在全国狂飙。"地王"的帽子让人上瘾,孙宏斌和顺驰的名字频繁见诸报端。与日俱增的名望背后,是资金日渐捉襟见肘。终于,顺驰挺不住日渐袭来的资金缺口,被生生拖下马鞍。这个冒进分子终于成为中国记录在册的第一个"消失"的地王。历史的重复不会停止。在拥挤不堪的拍卖席中,谁将是下一个倒下的"地王"?  相似文献   

16.
中国     
《上海国资》2010,(4):8-9
3月18日,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除16家核定以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为主力的央企以外,其余78家央企将要退出房地产市场,并限定15天之内要给出退出方案。有舆论认为,78家央企的退出对市场影响不会很大,因为他们在房地产业的占比小。  相似文献   

17.
王晓慧 《新财经》2010,(5):45-45
2009年,中国的房价风起云涌,频现“地王”的央企被认为是高房价的罪魁之一。对此,央企不能认同。保利集团是典型的房地产央企,是16家被保留的央企之一,其营销总监胡在新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低地价不代表低房价,央企的房价并不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8.
北京崇文门菜市场已被夷为平地。“地王”,这个之前与其素不相识的名字已取而代之。时隔15个月,“地王”再现,预示着新的趋势转向吗?  相似文献   

19.
2007年那个疯狂的地王时代至今也就仅仅两年,但中国的房地产却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轮回。而今,这种轮回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北京、广州等地再次拍出了多块高价地王。  相似文献   

20.
崔晓红 《新财经》2010,(5):37-39
去年底,政府提出要“抑制房价过陕上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与网民交流以及答记者问时再三表示,将在他的任期内,稳定房地产价格。可事情的发展却与政府的承诺背道而驰。全国“两会”刚闭幕,北京就出现新的“地王”,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出现量价齐升之态势——市场的力量直接挑战政府的“承诺”和“信誉”。政府急了,出手也更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