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框架考察三种外生冲击对CPI和PPI的影响,并尝试对CPI与PPI"背离"进行解释。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冲击对CPI、PPI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央行货币调控时应更加关注利率调整对PPI的影响;(2)短期内需求冲击更易引致价格波动,且对CPI影响大于PPI;长期内供给冲击对价格波动影响强于需求冲击,且对PPI影响大于CPI。同时,本文发现财政因素也是导致CPI与PPI"背离"的原因。本文认为当前政府短期可通过完善需求管理抑制CPI与PPI"背离"程度扩大,长期应坚持供给侧改革以扭转二者"背离"趋势,以此健全新常态下价格调控体系并促进经济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的不断增长,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38个行业的月度数据,本文详细分析了2003年1月-2009年2月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PPI指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为了降低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政府仍对成品油定价体制实行部分调控,但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PPI指数仍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以及石化行业等高耗能行业,而这主要与各行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关。为此,我国应加快国内成品油定价体制改革,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以促使各行业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并最终有效地降低国际油价波动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价格效应。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来,中国电煤价格快速上涨和"电荒"频现迫使政府多次上调上网电价。然而,在通胀压力较大的经济背景下,上调上网电价是否对PPI和CPI构成重大影响,并进而导致通胀加剧的疑问亟待回答。本文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了上网电价波动对中国PPI和CPI水平波动的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上网电价的上涨对中国PPI和CPI的影响都比较小,并没有导致通胀加剧;上网电价波动对PPI和CPI的作用持续时间分别约为6个月和3个月左右,其中对PPI的影响比对CPI的影响要大;价格传导机制主要是从上网电价→PPI和上网电价→CPI;两者反向传导以及PPI→CPI并不畅通,但CPI→PPI的反馈效应不容忽视。进而本文提出了适当上调上网电价、继续规制销售电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国内CPI、PPI指数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9年间的月度数据并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与通货膨胀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是PPI的格兰杰原因且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反之PPI与CPI也是汇率的格兰杰原因,且以CPI和PPI为代表的国内物价水平对人民币汇率有着反向影响;而广义货币供应量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很小,增加货币供应量并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现阶段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结构性的,所以要采取措施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5.
中国CPI之“猪价周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猪肉价格是对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的两个方面,为了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猪肉价格与CPI保持明显协同,二者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猪价对于CPI的影响要大于CPI对于猪价的影响.从长期看,猪肉价格与CPI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猪肉价格每波动1%,CPI将同向波动0.0292%,稳定猪价的异常波动对于稳定CPI具有重要作用.从短期来看,CPI的波动,受猪价的影响要大于受自身的影响;而猪价的波动,受自身的影响要大于来自CPI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国国内总产出、货币政策变量和上下游价格数据,通过构建多个TVPVARSV模型考察了1997—2017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向中国上下游价格的时变传导效应。研究表明,由于受到来自国际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类价格变动趋势异质性、上下游价格传导路径异质性和价格信息传导机制结构性变动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向中国上下游价格的传导效应呈现时变特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上游价格传导稳定,但对下游价格传导长期下降,这解释了我国PPI和CPI走势的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7.
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供给地,石油工业发展壮大与否直接影响到新疆乃至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从非对称性角度研究国际原油价格震荡对新疆石油工业三部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方向对新疆石油工业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且在石油行业内也具有非对称效应:一是国际油价上涨对石油开采业的正向拉动作用强于油价下降对其造成的负向抑制作用;二是国际油价上涨对石油加工业经济效益产生的负向影响大于油价下降对其产生的正向影响;三是国际油价上涨对石油销售业影响显著,滞后期约为5个月,但国际油价下降对其乘数效应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石油是最为重要的能源,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的局面出现.本文基于对油价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概述,综合探讨了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传导途径及深层次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在最后提出了一系列降低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鞠卉  胡俊华 《生产力研究》2012,(3):62-64,111
计算货币政策外部效应时滞是货币经济实证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可以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从而为政策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文章采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向量自回归动态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1996年来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变化对居民消费价格CPI和生产资料价格PPI的作用时滞进行测算,得出:M1、M2均是影响CPI、PPI同比变化的显著因素,M1对CPI的作用时滞大致为2个月,对PPI的作用时滞大致为3个月;M2对CPI的作用时滞为3个月,对PPI的作用时滞为4个月。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回顾国内外研究国际油价与汇率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溢出效应模型、协整检验、VEC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国际油价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际油价与人民币升值预期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但仅仅存在国际油价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单向传导作用,溢出效应方面也只有国际油价对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汇率的单向收益溢出效应与波动溢出效应。从短期看,国际油价上涨会削弱人民币升值预期,而从长期看则会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11.
国际石油价格与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及动态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不可避免地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多元GARCH-BEKK和DCC-GARCH模型对中美两国通货膨胀与国际石油价格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及动态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价格与中国通货膨胀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美国通货膨胀与国际油价则存在双向显著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中国通货膨胀与国际油价的动态相关关系显著弱于美国,不易受到国际油价的冲击和影响。从整体上看,当前中国通货膨胀与国际石油价格的关联性并不显著,但随着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石油安全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成为中国需要应对的一个现实挑战。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未来石油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内油价市场波动的ARCH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运用1997年1月-2008年8月中国国内原油(大庆)的FOB即期价格周数据,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国内油价的波动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内原油价格收益率序列呈现明显的GARCH效应,国内油价波动受国际油价的冲击性较高,并呈现较长的持续性。为此我国应尽快建立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并加强石油利用率,以积极应对国际油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0年宏观经济月度数据,采用SVAR模型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时,央行货币政策在排除回应油价干扰与未排除干扰下的反应差异及油价波动对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排除货币政策回应油价波动干扰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油价波动对产出的短期负面影响消失。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长期内产出波动由油价冲击和货币政策解释的比例分别为5716%和32480%,比排除干扰前分别下降了2569%和4560%。这说明我国油价冲击带来的经济衰退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及其回应油价冲击紧缩所致。此外,面对油价的短期冲击,CPI指数并未随着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升而上升,产出也未发生明显的衰减;但在较长时间内,油价上升会因为相对价格的改变,而影响CPI水平和货币政策,从而对产出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师博 《经济问题探索》2007,(11):14-19,41
本文在油价波动分解的基础上采用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存在非对称性效应,短期来看油价下跌对产出增长率的逆向冲击较大,但长期中油价上升的负面效应更为显著.并且,由于原油价格从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比较缓慢,造成油价波动对产出增长率的逆向冲击会在长时间内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起大落,而随着我国经济对进口原油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势必会对我国国内价格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这一热点问题,分析了其传导机制,并运用联立方程递归模型分析了其滞后效应,验证了国际原油价格主要是通过影响PPI,进而影响CPI以及直接影响CPI的两条传导途径,且测算了其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从动态优化、一般均衡视角模拟和检验不确定环境下金融投机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作用,使宏观经济模型具有了微观基础和跨期动态视野,对于深入理解国际油价波动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石油消费、石油生产两部门DSGE模型,将包括金融投机在内的各种随机冲击引入其中,并给出均衡条件,然后对约束方程和一阶最优条件进行对数线性化,最后在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得出国际油价对各种随机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研究结论表明:与生产率冲击、石油消费需求冲击相比,石油金融投机需求冲击对国际油价初始影响效应较大,但冲击持续时间较短;供求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具有长期冲击效应,但短期中,金融投机因素则是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郭娜  张骏  张杰  闫明 《财经科学》2023,(1):40-51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研究国际油价对中国新能源行业股价的波动溢出效应对于我国推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QVAR-DY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油价对我国新能源股价的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尾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从新能源整体行业来看,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新能源股价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且尾部溢出明显强于平均水平,左尾和右尾溢出具有相似的时变特征,均在金融体系脆弱性上升时期显著攀升,但多数情况下,左尾溢出强于右尾;从新能源细分行业来看,同一大类下的细分行业受国际油价波动的溢出影响具有相似性,但不同大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当中美贸易摩擦和产油国超预期减产等极端事件发生时,新能源生产类行业和储能行业受国际油价波动的溢出影响要强于新能源应用类行业。  相似文献   

18.
我国CPI与PPI非线性调整的实证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两区制门槛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CPI与PPI倒挂现象进行实证解释.研究结论表明,CPI与PPI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只有当偏离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才会开始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在调整过程中,CPI与PPI对误差修正的调整速度并不相同,PPI的调整速度要高于CPI的调整速度,而且调整主要是通过倒挂期PPI的变化来完成.两个区制的差别还反映在Granger因果关系上;在区制一时仅存在从CPI到PPI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在区制二时存在CPI和PPI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一个九变量块外生SVAR模型,全面讨论了三个主要外部冲击美国利率、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利率和收入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本符合传统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结论;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具有短暂的传染效应,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国际油价冲击没有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传统宏观经济学中讨论的滞胀问题。外部冲击对我国几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从相对重要性来看,美国利率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分别解释了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11.5%、汇率波动的15%、GDP波动的20%和通货膨胀波动的9%;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美国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未来的加息政策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带来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之一,对于当前通胀的成因有很多种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相对固定的汇率政策是主要成因之一。本文构造了加权平均有效汇率指数,并检验其与国内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关系,目的在于运用Engel-Granger两步法分析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得出结论:国内物价水平与名义有效汇率、国外物价水平及国内货币供应在长期存在协整关系;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CPI存在显著影响;国内CPI主要由国内因素决定,汇率波动的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