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及预警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理论,继而着重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产生原因,重要的是针对当前我国地方的债务现状,提出了地方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结合前人的研究,建立了更完善的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新方案,包括单省份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和全国各省份的横向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并对新的预警体系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实施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为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扩大融资规模,进行举债建设,致使各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增大;同时,随着近些年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基础设施带来的持续的投资需求也使得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不断增大,而潜在的债务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如何应对和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出发,立足现状,分析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而提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就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了积极效果,但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仍不容小觑。基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本文根据国际先进经验,探讨提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财政风险的集中表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位.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的涵义出发,指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涵义、特点和表现形式,从经济体制、财政体制和债务管理三个侧面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并从体制改革和管理改革两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梁婷 《消费导刊》2022,(8):73-76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对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事实上,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常态化的工作,需要采取管控与疏导相结合的策略。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趋于放缓,受重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常态化等外部宏观环境不利因素的冲击,地方政府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成为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贵州省在近年来保持了较高的GDP增速,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贵州省的债务率在近年也居全国最高水平。毋庸置疑,贵州省的近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债务来支撑的,同时债务规模和期限风险也已经非常突显。本文对贵州省债务风险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潘颖 《市场研究》2014,(5):72-7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国家城镇化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与此同时,由地方政府债务引发的一系列风险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地方政府债务起因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对风险的措施,以体制和金融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风险防护网,使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更加理性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增大,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压力与日俱增。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科学监测债务风险水平,准确评定债务风险等级,可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提供思路。选取社会经济、举债程度和偿债能力三方面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由于行政管理体制不畅、财税划分制度错位、债务管理不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上升速度过快,形成巨大存量;有效控制债务总量,降低债务风险,必须积极推进制度建设、逐步纳入预算管理、有效控制债务水平、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和创新政府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金融救市"政策是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迅速扩张的外部因素,地方政府债务的迅速扩张又反过来加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为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埋下隐患。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后实施的救市政策构成了商业银行"对政府债权"的显著差异与结构突变;商业银行"对政府债权"对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试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债券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陶雄华 《财贸经济》2002,(12):28-30
一、问题的提出:地方债务压力及其缓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计划放权、财政让利"这一创新体制(吕炜2002,p.102)的推行实施,各级地方政府获得了较大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自主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渐进式改革中所积累和新生的各类矛盾与风险,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益显化,并呈加速态势.在诸多矛盾和风险中,地方政府因推进经济发展、防范与解决金融风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形成的现实债务压力和潜在财政风险,及其与社会经济稳定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发展经济,地方政府大量举债,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高速增长,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债务风险和信用危机。文章综述现有研究结果,依据公开的统计数据,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需求回应与地方政府性债务约束机制:经验启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总结美国市政债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并分析了分权、分税制框架下地方政府性债务约束治理机制.从代际成本分摊上看,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偿还来源于未来增加的居民税收负担,在公共项目融资过程中建立需求导向的约束机制是必要的.经验分析进一步表明,在中国债务投资的公共项目中,垄断性公共项目需求匹配程度低,福利性公共项目需求匹配程度较高,基本性公共项目投融资决策缺乏对需求因素的考虑.对于垄断性公共项目和基本性公共项目而言,要尤其重视控制债务资金偿还风险.研究认为,建立公共项目融资的需求约束机制,并由此保持公共项目投资成本和税收负担之间的平衡,是防止地方政府性债务无序扩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地方政府或有负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政府或有负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理论界研究更多的是全国性或中央政府的或有负债,对于地方政府的或有负债(指省级政府),因种种原因研究得不多.可是,我国地方政府的或有负债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成因非常复杂,而且估计规模日益膨胀,财政风险累积.本文试图从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内涵、成因、量化方法、风险预警指标等方面,构建研究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基本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7.
Unlike much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paper aims primarily to identify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ex post) risk of default of the corporate borrowings of small business firms. Thus,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forty-three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variables is assessed, using an instrumental-variables approach and logit analysis. Four factors are identified as being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the default risk of small-business loans. These are the borrowing firm's total assets at date of loan request, the business's age, the type of loan, and the potential performance of the financed project as assessed by the lending institution. None of the financial ratios examined a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default risk. In addition, the thre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tudied may be informationally inefficient, since they appear systematically to underestimate (overestimate) the risk of default for high-risk (low-risk) loans. Résumé Contrairement aux études existantes, ce mémoire a pour but d'identifier les déterminants relatifs au risque de défaut (ex post) dans le cas d'emprunts contractés par des petites enterprises. Le caractère explicatif de quarante-trois variables financières et non financières est évalué à l'aide de la méthode des variables instrumentales et de l'analyse logit. Quatre facteurs sont identifiés comme déterminants du risque de défaut des petites entreprises. Ces facteurs sont les suivants: l'actif total de l'entreprise au moment de la demande d'emprunt; le nombre d'années d'existence de l'entreprise; le type d'emprunt et les possibilités de succès du projet, telles qu'évaluées par l'institution prěteuse. L'étude des ratios n'a révélé aucun déterminant d'importance quant au risque de défaut. De plus, il est possible que les renseignements detenus par les trois institutions financières étudiées soient insuffisants puisqu'elles semblent sous-estimer (surestimer) systématiquement le risque de défaut dans le cas d'emprunts à risque (peu) élevé.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