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中国的富裕人群快速涌现,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也迎来了大量消费群体,但中国奢侈品市场也悄然发生转变。文章分析了中国奢侈品消费迅速增长的原因,介绍了中国奢侈品消费主要人群、品种及市场,分析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趋势及市场走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膨胀的消费欲望等多方面问题.研究奢侈品消费对于打造民族品牌、引导大众健康消费观念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奢侈品的定义,并分析了我国奢侈品消费的现状,进一步总结了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奢侈品消费市场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大成 《时代经贸》2012,(16):77-77
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膨胀的消费欲望等多方面问题。研究奢侈品消费对于打造民族品牌、引导大众健康消费观念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奢侈品的定义,并分析了我国奢侈品消费的现状,进一步总结了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奢侈品消费市场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富人阶层在消费奢侈品同时,逐渐转移到消费国外更好质量服务产品上,近年来,在婚庆市场上美国婚礼策划开始进入高端婚庆消费市场,美式婚礼策划的个性化和创意吸引着高端人群。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需求也急剧增加,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如何发展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也成为当前重要议题。通过分析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宋扬 《经济研究导刊》2009,(21):170-171
随着中国消费社会的来临,奢侈品消费正在以前所未见的速度贴近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一跃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人群,奢侈品消费行为已成为研究当代中国的重要命题。通过长期的参与式调查,对中国当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的群体特征、消费动机、人际互动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展现当前中国奢侈品消费的现状,力图探究中国人奢侈品消费的行动逻辑,以及中国人传统思维习惯是如何在这种行动逻辑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孟丽 《时代经贸》2007,5(7Z):94-95,97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奢侈品消费群体迅速崛起,中国奢侈品市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目前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消费群体可大致划分为富人和消费观念超前的年轻人两类。奢侈品消费的发展体现出境外旅游高消费、向理性消费过渡等趋势。国内购物中心在服务氛围、服务体验等方面应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孟丽 《时代经贸》2007,5(7):94-95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奢侈品消费群体迅速崛起,中国奢侈品市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目前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消费群体可大致划分为富人和消费观念超前的年轻人两类.奢侈品消费的发展体现出境外旅游高消费、向理性消费过渡等趋势.国内购物中心在服务氛围、服务体验等方面应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奢侈品消费市场呈现迅猛发展势头。据世界奢侈品协会预测,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在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中的份额将达到32%左右。在此背景下,探究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从市场机会的商业角度而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这个潜在的巨大“金矿”已经浮现。国外企业更是对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虎视眈眈。且中国尚处于奢侈品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笔者认为中国当前的奢侈品市场值得研究。一、当前国际上对奢侈品的定义奢侈品(Luxury)在拉丁语中的原意是“闪闪发光的东西”。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定义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流通渠道的变革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慧 《当代财经》2006,(11):59-65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中国流通渠道已初步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遵守市场发展规律的框架体系。但是,相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流通渠道在规模上、电子化水平上,以及流通主体的功能转换上都存在严重不足。为此,论文在解剖中国流通渠道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流通渠道的变革趋势,提出了中国流通渠道应走电子化、联盟化、终端化、专业化的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12.
奢侈消费的界定及其价值观动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梦霞 《经济管理》2006,(12):23-29
本文的主旨是研究我国日趋渐强的奢侈消费市场.并探索奢侈消费行为的价值观动因,目的是帮助奢侈品业客观地认识奢侈品市场,为企业有效地运作市场提供策略支持,为国家客观地面对奢侈消费现象、制定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建议。本文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假设,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一  曾利彬 《经济与管理》2008,22(11):54-57
2005年12月11日中国物流业全面开放以来,物流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物流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中国关于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不完善。根据2005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和中国物流企业现状,可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和确定衡量中国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指标和权重并据此建立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电解铝工业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文 《经济问题》2008,(3):124-126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粗放,资源、能源供应紧张,加之电解铝产能过度膨胀,高耗电的电解铝工业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在此形势下,了解我国电解铝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我国电解铝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郑洁  翟胜宝 《技术经济》2006,25(7):87-89
农业是一个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差和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双弱质产业”,但是我国农业保险却起步较晚,而且覆盖面小、保险能力低。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农业保险的法制建设、加快农业保险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促进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障碍分析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云 《经济问题》2007,334(6):27-30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障碍,最后从支持开发可再生能源市场,尤其是消费市场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可供选择的可再生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资源市场尤其是能源贸易市场供给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贸易大国,能源资源的供给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通过引入内涵能源的概念,计算1995~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贸易中的内涵能源状况,发现我国作为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大国在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中内涵能源出口大于进口,即我国作为纺织服装出口大国在贸易中获得贸易顺差的同时,面临纺织服装内涵能源逆差的问题。因此,转型升级是我国纺织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差异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差异的因素很多,为了分析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差异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现利用计量经济分析选择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函数模型,以期揭示影响现阶段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异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以及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也随之崛起,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在网上购买女装品牌。从C2C模式的内涵及女装品牌市场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利用C2C模式是推广女装品牌的基础与保障,结合当前网上女装市场的现状,归纳总结出女装品牌推广过程中存在各类女装品牌存在竞争性,女装品牌的信息与品质不符;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女装品牌推广的市场环境差;第三方支付遭遇难题,女装品牌推广后劲不足等问题,最后,笔者针对问题提出了利用多种新型营销手段实事求是的宣传,打造女装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市场监督机制;加快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改革,创建女装品牌推广模型等对策,旨在为女装品牌推广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2—200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市场的面板数据,采用对数差分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了我国移动语音通信市场的Marshall需求函数,进而测算了我国移动语音通信市场的消费者福利变化。结果表明:2002—2008年期间我国移动语音通信市场的消费者福利经历了一个持续增加的过程,但消费者福利增加呈明显的减缓趋势;消费者福利的持续增进主要是竞争导致的市场不断扩张和价格持续下降的结果,而价格下降速度变慢导致消费者福利增加趋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移动语音通信服务的价格仍然明显偏高,因此可进一步降低价格来增加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