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5kV无避雷线输电线路的有效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成  郑江  林苗  吴永田 《广西电业》2005,29(12):82-83
35kV输电线路无避雷线保护,杆塔及线路完全暴露在雷击环境中,这是35kV线路的主要防雷缺陷之一。采用线路型头部分裂均压式避雷针专利产品,有效地保护杆塔,避免雷击杆塔现象的发生,使雷电的击杆率降低为零,是大幅度提高35kV输电线路防雷水平的主动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为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通常采取多种防雷措施,主要有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架设避雷线、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加装耦合地线等等。但是在旧线路不具备架设避雷线、不具备更换绝缘子以及在防止绕击雷对线路造成影响及高土壤电阻率的线路杆塔防雷问题上,仍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此秦皇岛供电公司研究了一些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并对易遭受雷击的35千伏线路安装线路避雷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有避雷线的高压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将在杆塔接地缘(或接地金属结构)附近引起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并将对人体造成危害。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大多数杆塔位于行人稀少的地段,因此,杆塔的接地装置主要是从防雷的角度进行设计的。但是,在行人较多的城市地段,杆塔的接地装置还应当考虑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工频接地故障电流所引起的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对人体的危害问题。此文介绍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分析杆塔附近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凭祥电网35kV输电线路约92km,均位于雷暴活动强烈的山区,线路的雷击跳闸率长期居高不下。经分析比较,从中筛选出152基可能容易遭受雷击或运行维护困难的杆塔以及46基曾经遭受过雷击的杆塔,安装35kV线路型头部分裂均压式避雷针综合防雷装置,大幅度降低了线路的雷击跳闸率。经统计,35kV线路的年均雷击跳闸次数由2003~2005年的年均22.67次下降为2006~2009年的年均3次。其中,上述198基安装了综合防雷装置的杆塔无一发生雷击故障,取得了较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无避雷线输电线路的杆塔横担接地,并采用连续伸长接地体将每基杆塔的接地装置连接起来,以为大地表面被雷云感应的与雷云相反的异性电荷随着雷云的移动而流动提供一条低阻通道,可以防止杆塔顶部和杆塔附近的地面突出物的雷电场强发生畸变,即防止线路遭受雷击。这也是避雷线的主要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6.
爽岛~谷塘~龙圩110kV输电线路防雷改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介绍爽岛~谷塘~龙圩110kV输电线路的防雷改造及运行情况。该线路采用头部分裂均压式避雷针及多层短针散流式集中接地装置进行防雷改造,经过近1个雷电年的运行实验,线路的雷击跳闸率由原来的年均6次降低为年均0次,取得了一定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性能的评估是电力设计部门的重要任务。由于当前对雷电波在接地网传播过程中的物理过程还不清晰,因此亟需建立雷击输电线路时杆塔及接地网的准确模型,并计算出该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从而为防雷性能的设计和评估提供较为准确的判据。所以建立输电线路杆塔和接地网的宽频等效电路对模拟杆塔在雷电冲击作用下的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提出了一种基于输电线路杆塔和接地体冲击特性的场路耦合建模方法,该方法汲取了黑箱理论建模方法与传统的物理建模方法的优点,避免了其不足。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计算多种典型线路杆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击跳闸率,最后选取其中五种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论可用于指导750kV输电线路具体的塔基接地和施工。  相似文献   

8.
输电线路设计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能降低输电线路施工难度,提高线路施工质量。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路径选择及优化,以及杆塔的定位、校验、防雷地接设计工作等事项,确保输电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安全性、稳定性,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安全可靠的输电系统。  相似文献   

9.
江明 《广西电业》2012,(8):88-90
在广西北部地区,线路所经地区多为地形十分复杂的山区,雷电活动强烈,土壤电阻率也较高,据近几年的运行数据表明,因雷击造成35-110kV线路的事故频频发生,线路因雷电跳闸率高,供电可靠性较差,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供电企业效益。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提高输变电线路耐雷水平,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主要措施之一。对于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它的接地电阻值越低,雷击时,发生反击闪络的机率就越小。对于多石少土山区线路杆塔,用传统施工方法施工往往使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很难达到要求。笔者根据多年施工经验,提出一种既经济适用又效果显著的降低山区输电线路杆塔防雷接地电阻的方法,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在合成绝缘子下面增加一到两片玻璃绝缘子,建弧率减小而冲击耐压得以提高,降低了线路的雷击跳闸率。该方法在220kV输电线路上进行防雷改造,效果良好。理论分析和实际运行表明,增加一到两片玻璃绝缘子是经济可行的,能较大地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  相似文献   

11.
设计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的输电线路时,在城镇人口密集地段杆塔的接地装置,除了防雷安全指标外,还应当考虑杆塔附近的接触与跨步电势满足安全要求,以策人身安全。此文通过国外的一条115kV线路杆塔接地设计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实例来阐明接地装置的安全估计的简化方法的应用问题。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此文所推荐的简化方法进行杆塔接地的安全评估时,所得出的结论与国外复杂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输电线路避雷线屏蔽的电气几何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问题,同时也指出其局限性,即其最大击距的理论公式只适用于系数K=1的场合。为此介绍了国内提出的K≠1条件下计算雷电绕击导线的最大击距通用公式。用新公式分析计算了220kV西南线路山区段的防雷特性,结果表明:当地面倾角为零(平地),保护角为18°和K=0.8时,线路不会发生绕击闪络事故(有效屏蔽);当地面倾角为-23.3°(山地),而保护角和K值不变时,线路就有发生绕击闪络的可能性。因此,为减少雷电绕击闪络事故,在设计输电线路时,山区段的避雷线以采用比平地段更小的保护角为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档距推导杆塔GPS坐标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雷电定位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雷击点,但必须有准确的输电线路杆塔GPS坐标才能确定故障点。本文利用excel程序强大的功能,总结了输电线路杆塔GPS坐标推导方法,只需要工作人员测量少量转角杆塔GPS坐标,就能根据档距得到整条线路杆塔的GPS坐标,大大减轻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使用线路避雷器提高交流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分析了雷电反击和绕击时线路避雷器的防雷效果及接地电阻、交流输电线路档距等因素时耐雷水平的影响,最后对线路避雷器的雷击保护范围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杜宇 《中国电业》2015,(3):17-20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和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当自然接地体满足相关规程时,可以不敷设人工接地体。我国西北少雷地区落雷密度小,雷电强度弱,相应的反击跳闸率低,特别是高电压等级的线路。如果在该地区仍采用现行标准,条件过于苛刻,工程建设不够经济合理。因此,亟需结合西北地区雷电分布及地闪密度、地形地貌,提出适合该地区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标准,降低工程投资,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文章通过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输电线路杆塔及其接地体模型,对自然接地条件下的反击跳闸率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少雷地区750k V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自然接地技术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输电线路防雷能力,减少跳闸次数,管理单位一般会在线路进站两端、多雷区等位置的杆塔上加装线路氧化锌避雷器,但若选型或维护不当,则容易发生避雷器损坏甚至爆炸而造成线路跳闸。文章介绍了一起110kV桥中线氧化锌避雷器运行中出现故障而引发跳闸的情况,对故障原因进行查找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改进建议,确保及时掌握避雷器的运行状况,预防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7.
江宇科 《广西电业》2014,(Z1):104-105
雷电对电网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并且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雷击事故引起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损坏的数量也是逐年增多。目前,县级供电企业主要的输电线路大部分为35kV线路,环境复杂,更易遭到雷击破坏,因此,必须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设计和安装防雷设备。本文就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高低压输电线路的架空敷设,给雷电感应(引入高电位)增加了机会,也增加了受害的程度。现在打一次雷,直击一个点,而对架空输电线路的雷电感应则损害了一个面。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是电力系统防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杆塔之间的实际价值差异很大,现有的计价体系以平均水平来考虑地形、运距等对架空线路工程的影响,无法体现每一基杆塔的实际价值。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以现有电力建设工程定额计价体系为框架,研究输电线路工程传统计价模式的造价水平与"单基塔造价"的差异,探索输电线路工程造价精益化管控方法。  相似文献   

20.
梁松 《广西电业》2004,(12):81-83
长距离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易疏忽导线换位和杆塔中心位移。本文主要介绍导线换位方式及杆塔中心位移的计算方法,以平衡不对称电流,提高线路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