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中国流通经济编辑部对本刊栏目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是:本刊特稿、现代流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流通、服务贸易、区域流通经济、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热点与前沿、经贸论坛、金融与投资、流通法制。望各位专家根据本刊调整后的栏目踊跃投稿。2021年本刊重点选题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21年中国流通经济编辑部对本刊栏目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是:本刊特稿、现代流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流通、服务贸易、区域流通经济、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热点与前沿、经贸论坛、金融与投资、流通法制。望各位专家根据本刊调整后的栏目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3.
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通效能的本质就是“减少耽搁或停顿”和“优化经济结构”,这是从时间继起和空间并存两个视角所做出的最高概括。本刊在2002年第10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新世纪新主题:流通信息化》的文章,主要从时间继起角度看流通效能的本质及其政策含义,本文是前者的继续,从空间并存角度看流通效能的本质及其政策含义。作者引经据典、博采众家地论述了减少商品库存量是今天迅速变化的经济中一项可行的战略,流通业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的政策建议,对开展流通创新工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由中国市场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物资学院主办,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与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高层峰会于2012年11月24日在北京物资学院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致信祝贺。  相似文献   

5.
流通成本与流通效率问题,是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中枢动脉,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生产领域产能相对过剩、消费领域内需不旺的经济环境下,流通业的发展与改革已日益成为关系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务院于2012年8月出台的《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市场流通法是指为了流通整体的安全与效率,以流通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市场流通法是作用于特定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法律,它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分类标准,是以特定经济领域为标准进行划分的结果。按照市场流通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类型,市场流通法属于经济法的范畴,是经济法的特别法。制定市场流通法有助于解决我国市场流通领域存在的流通秩序混乱、流通成本过高、流通管理低效等问题。我国应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了解市场的优势,制定一部适应市场需要、具有较高法律位阶的市场流通法。  相似文献   

7.
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现代流通更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在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加快流通产业发展,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使之成为带动经济的"新引擎",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进一步转变流通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深化流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等,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学科视角不同,流通的含义也不同.本文将流通问题研究的学科视角限定为经济学或管理学,进而将流通界定为不包括货币、资金、劳动力、服务的有形商品或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流动,指出了流通与交换、贸易、商业、营销、分销等概念的异同.本文认为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用经济学与管理学两种分析工具对流通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形成两种流通理论,前者可称为流通经济理论,后者可称为流通管理理论.同时,本文用机构分析法、商品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社会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流通经济理论(学)的体系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流通体制变革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必须用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全球性的战略思维考虑流通的战略定位.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它的现代流通竞争力上.中国要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必须提高流通竞争力,使流通竞争力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的软实力.现代流通是囊括有形要素禀赋与无形要素禀赋的流通,是面向全球市场、全开放的流通,是涵盖生产、流通全过程的流通,是以消费为起点、周而复始的社会化大生产过程,而物流越来越成为流通中的决定性力量.必须从内外贸分割、国内外分割、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误区中走出来,用全新的视角来诠释现代流通理论.文章提出,随着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未来流通体制必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不断向国内外流通一体化、区域流通一体化、城乡流通一体化、制造业与流通一体化、现代流通立体化和混沌化方向发展.现代流通将成为引领我国转变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力量;资本流通方式、商品流通方式、服务流通方式等都将实现整体的再造;整个流通理论也将产生整体创新,引领整个流通领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流通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以1981年到2004年期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月刊》、《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财贸经济》、《商业经济与管理》、《商业研究》、《商业时代》(原《商业经济研究》)、《中国流通经济》、《财贸研究》等11类期刊上的流通文章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理论研究的发展,从研究内容、研究时间区间、期刊选择文章的偏好等三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一系列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流通创新是指在流通产业发展进程中,以流通企业为主体,以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以新的流通制度、新的流通方式、新的流通经营技术、新的流通组织形式等为手段,对流通经营要素进行新的调整和新的组合的过程或行为。  相似文献   

12.
流通问题对提高我国经济整体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丁俊发、张绪昌同志负责,多个部门专家经过二年努力共同完成的国家科委“95018”项目《跨世纪的中国流通发展战略——流通体制改革与流通现代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流通领域进行的一项全面性综合研究,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跨世纪中国商品流通发展战略,在诸多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本刊将连载该项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完善流通法律制度的建设,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流通法律制度的涵义提出了较深刻的见解,认为流通法律制度是从新的视角所提出的一类法律制度,它的提出是流通领域的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流通法律制度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法律规范和法律部门构成的统一体;是商品交易规范与流通管理规范并存的法律制度;是调整商品流通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等。文章提出,应不断加深认识流通关系的本质属性和流通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流通法律制度的科学体系,以维护商品流通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致信祝贺,著名经济学家王梦奎、郑新立,著名商业经济学家黄国雄,著名物流专家丁俊发、王之泰,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等出席本刊讯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市场学会、北京物资学院主办,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与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暨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高层峰会于2011年10月15日在北京物资学院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5.
孙学贵 《商业时代》2015,(10):14-15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流通体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有必要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流通体系的调整和优化进行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和流通体系的互动机制,主要包括新型城镇化的趋势、新型城镇化对流通体系的作用、流通体系对城镇化的作用。结合当前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进程中流通体系的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流通体系的调整和优化的路径,以期能够推动我国流通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梳理了流通理论在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各种经济学流派对流通理论研究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以及现代流通的特点及其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构建我国流通理论体系的重要性。最后从流通理论核心概念的界定、流通理论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学科体系的构建、流通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流通理论研究与学科体系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韩国流通产业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由于市场开放较早,在流通产业法律规制方面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国内市场开放后,随着流通产业结构的改变,韩国出台和修改了相关法律,并根据产业发展阶段作出相应调整,以此促进流通产业现代化.中韩两国在流通市场开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韩国流通产业发展法至少在以下几方面给我国流通产业立法提供了参考:一是促进流通产业政策法律化;二是加强对大规模商业网点的规制;三是建立培养流通管理专业人才的制度;四是设立流通纠纷调解委员会;五是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国内商品流通政策包括商业流通政策和物流政策两大部分,是随着日本经济发展,尤其是流通业发展而不断调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流通政策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在维护与促进竞争方面,以颁布各项法律、法规,撰写中间报告、行政指导等多种形式推动流通业发展,反映了一个较为科学、完整的流通政策体系对日本经济发展、消费者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也印证了即使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国家,经济政策与政府规制对经济活动也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目标模式与实现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流通产业市场集中度低、过度竞争和企业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推动流通产业组织优化,必须优化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建立“政府——市场中介组织——流通企业”关系链,形成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目标模式;实施积极的流通产业组织政策,发挥政策的调节与导向作用;调整流通产业市场结构,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态势;规范流通企业市场行为,实现竞争与协作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为流通企业提供服务和自律性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原名《中国物资》,是中国市场学会会刊,全国流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流通经济类理论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经济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刊物主要发表流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国内外流通领域的理论动态和发展方向,传播市场信息,交流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和物流科学技术。其主要栏目有:流通现代化、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绿色流通、市场分析、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