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微观角度探究企业出口经验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模型表明,企业利用出口经验减少信息摩擦从而降低对外直接投资门槛。利用2000—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发现:出口经验整体上提升了企业在东道国直接投资的概率,且在企业更加需要市场信息的场景中起作用:出口经验不仅能促进贸易型投资、研发型投资以及绿地投资,还能促进民营企业的投资行为;在排除了企业运输成本以及贸易风险规避的替代性假说后,可以认为出口经验通过缓解信息摩擦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为运用我国出口优势,降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提高对外开放韧性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关系研究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地区企业生产率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地区企业生产率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并存在显著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愈益活跃,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拟就我国企业为什么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作一分析。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促进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的最大特征莫过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两种经济现象的存在和发展,根大程度上推动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1.区域经济一体化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间商品、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不断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增强,经济生活逐步超越了国界,正朝着全球…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中国能源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能源对外直接投资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东道国经济风险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企业进行能源对外直接投资可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能源对外直接投资次数越多,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越大。此外,东道国经济风险则会抑制能源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比较有特征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认知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6年).在改革开放之初,海外直接投资萌芽的10年里,海外投资主体主要集中于那些经济实力强大的国有企业,且这些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及国家战略决策的需求,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多的在学习如何进行海外投资.  相似文献   

6.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争论主题。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FD I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但对从东道国的进口却具有替代效应。因此,大力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中国的对外出口、绕开东道国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范纯增 《经济地理》2001,21(3):257-260,274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取向及总体战略和区域战略,并提了优化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地域结构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10.
浅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综合国际竞争优势的构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中国目前企业规模偏小、集中度低、实力较弱,且中国跨国企业的微观竞争力落后于宏观竞争力,所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凭借的应该是综合国际竞争优势,即整体优势。这种综合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以企业为核心,在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宏观国际竞争优势这三种内在力量的作用下,使投资主体发展壮大、国际竞争力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降低粮食风险的途径除了稳定国内农业生产外,充分利用海外资源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农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农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政府干预对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干预对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和投资绩效均具有负效应;层级越低的政府对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抑制性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2.
杨超  张宸妍 《技术经济》2023,42(4):137-146
本文借助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产业政策支持力度指标,利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名录数据,研究了产业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政策有助于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能够促进已投资企业向海外再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政策提高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多元化程度,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产业政策,金融财税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影响机制看,产业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作用受到企业特征的影响,生产率越高,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越强;相比于国有企业,产业政策对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产业政策提高了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进而促进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3.
胡序勇 《时代经贸》2009,(11):70-71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建立中国跨国公司的前提。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应如何适应“走出去”的战略要求,制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产业和技术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效应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文章采用2005-2011年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基于neighbor与kernel倾向分值匹配方法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存在学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技术水平。考虑到投资区位及企业投资动态的差异,文章对境外投资企业进行细分后发现,投资于发达国家的企业比仅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而持续对外投资的企业获得了更高的生产率及技术溢价。  相似文献   

15.
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理论及中国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显著。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国外多重因素作用,国内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就业日益成为我国理论和实际部门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效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增加我国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为分析框架,我们选取浙江1990--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及其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IPI和计量模型,对浙江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浙江对外直接投资虽处于IDP理论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阶段,但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基于这一阶段的对外投资特点与要求,提出了一些促进浙江对外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区位偏好,探究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基于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事实,从非正式制度出发,以文化偏好为切入点,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偏好提出了一种新的微观解释。结果发现:企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程度越强,其更愿意选择在儒家文化圈国家投资;在运用安慰剂、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检验揭示,规避投资风险和降低管理成本是企业选择在儒家文化圈国家投资的内在驱动机制。本文还发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儒家文化在增加企业在儒家文化圈投资中存在互补效应。此外,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文化偏好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中,而在国有企业中并未找到相关证据。本文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偏好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汝军 《经济师》2006,(2):70-71
为尽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要积极稳妥地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发展的正负效应,以利于政府和企业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降低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剧 ,竞争已不在限于国内市场。一个企业 ,无论是否愿到国外寻求发展 ,也不论其规模大小 ,在战略上都必须考虑国际环境这个因素。WTO虽然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 ,但由于本国利益及区域性集团的利益 ,各种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环保标准、苛刻的卫生标准等又潜在地阻碍了商品的流动。这时 ,为绕过关税壁垒与配额等的限制 ,对外直接投资便成了许多企业必然的选择。然而 ,纵观对外投资史 ,对外直接投资始于发达国家 ,也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或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否有必要进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陆海外投资始于1979年底,但发展速度却很快,据商务部统计,截止2003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累计7470家,投资金额114亿美元,目的地多达167个国家和地区(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中国累计对外投资金额近350亿美元,约相当于韩国的对外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