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私人资本与基础设施投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伟 《技术经济》2003,22(4):53-55
<正> 供给过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启动市场、刺激有效需求呢?绝大多数日用工业品处于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的状态,继续开发轿车、家电等私人产品的意义十分有限,很难带动整个市场全面发展。与私人产品供过于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共物品——主要是基础设施严重短缺。按产业来划分,基础设施属于基础产业,在社会生产流程中处于“上游”,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强会带动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市场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3.
4.
5.
公共投资产出效率与经济增长之相关性分析:1978~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量生产函数的框架下,以1978-2007年为样本期,运用单位根和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产出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无论在外生技术进步的假定下,还是在技术由资本积累内生引至的假定下,公共资本的产出弹性均高于私人资本。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人均产出分别是人均公共资本存量、人均私人资本存量的Granger原因,人均私人资本存量是人均公共资本存量Granger因,反方向因果关系不成立。为了增强公共投资的产出效应,应该适度改善目前的投资结构,积极诱导和鼓励私人部门在具有产出增长点的项目上进行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在刺激国内有效需求的同时,应加强供给管理并提高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城投债影响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上,以我国2004-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本文检验了城投债影响产能过剩的具体效应和相关机制。研究发现:城投债与地区产能过剩之间呈现U型关系;其中城投债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南方地区、大城市和金融危机爆发后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借助城投债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和投资交通基础设施会加剧产能过剩,且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带来的效应更为严重。因此,本文从适度控制债务规模、改善体制激励措施和完善要素定价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1984年中国开始逐渐放松金融规制.1993年确定市场化改革目标之后,以取消信贷规模控制与贷款利率市场化等为标志,银行部门实现从部分自由到基本自由的转变.理论研究表明,金融自由化通过水平效应、效率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证分析表明,在1984~2006年间,自由化降低了居民贴现率,提高了私人储蓄率;自由化对宏观投资率的影响为正但随时间推移而趋于下降.金融自由化的效率效应则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西方资本形成理论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中国要想保持经济的持续内生增长,了解资本形成遵循着怎样的逻辑和轨迹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本文考察了资本形成理论的演变历程和主要的发展变化,并结合中国实际对现有理论的不足进行了总结。指出,现有理论中过于严格的前提假设、对整体制度变迁的忽略,以及偏重于结果与纵向方面的狭窄视角是导致理论与现实脱节的主要原因。中国资本形成状态的改善必须在对现有理论局限进行突破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一套新口径城投债数据,从土地资源在不同行业和用途的扭曲配置视角探究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将土地资源错配、城市蔓延和地方政府债务置于统一分析框架,就其中的作用机理进行刻画。研究发现,整体来看土地资源错配显著推升了城投债的发行概率和发行规模,尤其在中西部区域人口流出的中小城市,该影响更为显著。城市蔓延在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债务的正向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通过降低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管理维护支出等渠道增加地方政府债务。本文为解释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推进土地要素渐进式市场化改革,坚持"内涵式"的高质量城市空间增长模式,是未来债务风险长效治理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07—2018年地级市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减税降费与城投债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减税降费与城投债之间呈现“U”型非线性关系,即减税降费力度低于平衡点时,减税降费能够抑制城投债规模的扩张,但当减税降费力度高于平衡点时,继续实施减税降费会导致城投债规模的扩大;(2)经济发展水平高、地方财政压力处于中低水平以及金融风险等级低的城市,财政承受能力更强,减税降费与城投债之间“U”型关系的平衡点偏低,减税降费抑制城投债规模扩张的持续时间更长。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优化我国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地方债务风险、提高财政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经济研究》2016,(5):41-56
本文将全社会总固定资本划分为经济基础设施资本、社会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进而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分地区层面对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资本与非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年初值)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1981—2012年)和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1997—2012年)进行了完整细致的估算。在此基础上,本文估计了不同类型资本的产出弹性,并对中国生产函数是否具有规模报酬不变性质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3.
寿命预期、教育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期寿命的降低会减少私人储蓄水平、私人教育投入和实物资本存量,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率;而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公共健康支出有利于提高居民的预期寿命,提高私人储蓄、教育投入和实物资本投资,抑制低预期寿命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种内在的影响机制。研究还发现,这种内在的影响机制在中国不同地理区域上存在较强的差异性,这为促进我国健康、教育等人力资本积累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由于资料、数据的关系,学界对中国在20世纪初期的经济绩效进行了较多的探讨。以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和罗斯基的"增长论"为其两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较详实的历史统计资料,对我国1914—1936年的经济发展情况给出了一个简明的支持黄宗智的判断。然后,在微观层次上,进一步讨论了黄宗智总结的过密化现象背后的行为逻辑。本文不同意黄宗智的人口压力和生存压力的解释,认为过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两点:一是棉花和粮食的相对价格的外生变化,它是小农由种粮向种棉转变的主要原因;二是种棉过程中内生的劳动力的增加,它是家庭农场和经营农场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使用2008~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竞争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支出竞争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发达地区更为明显;城投债发行是财政支出竞争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传导渠道;特大城市的财政支出竞争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大城市更加明显;非社会性支出竞争比社会性支出竞争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拉动作用;官员变更在财政支出竞争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产生了重要的调节效应,其中发生市委书记变更、市委书记和市长同时变更的城市均削弱了财政支出竞争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发生市长变更的城市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旨在通过评述30年代至今的各种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梳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在演化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经济增长理论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借助于Ramsey-Cass-Koopmans增长模型,本文分析了当经济沿着最优动态路径增长时,宏观经济效率与人均资本的各种动态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短期,美国经济正运行在马鞍形稳定臂上,并会继续收敛于短期的均衡状态;中国经济效率与人均资本的值都比较低,而且从相图中的动力线来看,若短期内中国经济不能恢复到稳定臂上来,这一经济效率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长期,美国的宏观经济效率表现出稳定上升的态势,而中国的宏观经济效率却表现出下滑的趋势,两者呈现典型的"剪刀型"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揭示了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转型的内生机制,理论研究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技术进步的绿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绿色技术进步显著地提高了行业TFP增长率,同时降低了行业污染排放;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同时提高产品清洁度和企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是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增长转型的内生动力。未来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调整与转型过程中,应注重绿色技术的研发、引进与市场化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