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慧毅  张媛 《经济论坛》2022,(11):98-104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在金融科技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对金融科技进行有效监管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由于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具有创新性和风险可控性的特点,目前已成为一种有效的金融科技监管模式。文章首先对澳大利亚、韩国和印度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机制设置与运作流程进行分析,归纳出各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制度框架与运作模式;接着借鉴国外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经验,构建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框架,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设计;最后,为保障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顺利运行,给出了机制构建建议及潜在缺陷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传统金融产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的产物,金融科技在发展中既面临传统金融风险,也存在底层技术风险.因此,传统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为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难以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欧盟金融科技监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欧盟金融科技监管的法律规范制定、监管体系及监管模式特征与优势.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并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的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手段与法律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邓建丽 《经济师》2020,(7):108-109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交融产生的新型金融业态——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迅速,金融科技公司可通过互联网向全球用户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文章系统梳理当前跨境金融服务中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分析金融科技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完善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促进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金融服务行业基本上延续两条创新发展路径:金融需求与科技深化,且历经了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阶段。当前,金融科技深度嵌入金融服务行业,并通过市场与政府资源配置形成了“双重法则”,即金融科技通过市场化创新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同样给我国统一大市场的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挑战,亟待通过政府配置实施金融监管,因为金融科技“混业性”与金融监管“分业性”存在发展冲突,金融科技“去中心化”与金融监管“趋中心化”存有逻辑分野,金融科技“风险复杂化”与金融监管“目标分散化”具有现实矛盾。因此,通过重点比较中外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与监管体系的异同,重构我国统一金融科技大市场的监管体系:变革金融监管理念,对金融科技实施统一监管;创新金融监管工具,稳步推进“监管沙盒”建设;调整金融监管目标,防范金融风险并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6.
肖红军  郑岳  郑若娟 《技术经济》2023,42(9):133-146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字科技逐渐成为了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应地,在数字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也愈发明显。作为较早的践行者,澳大利亚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能为我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本文对澳大利亚政府、行业组织与协会、大学与研究机构、社会媒体、企业五大监管主体在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解构了澳大利亚对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中用户隐私保护、信息获取自由与消费者数据权利、人工智能道德与负责任人工智能研发三大重点议题的政策布局。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澳大利亚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四大制度安排,即制定战略目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建设能力、建立多方合作机制。最后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对中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包括构建多层次的治理框架、明确伦理监重点、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重视数字科技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7.
金融科技的持续健康发展与科学的金融监管密切相关。针对中国金融科技的实际情况,构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金融科技监管者与从业者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可以得出监管所耗费的成本、鼓励创新的手段和处置违规经营的强度等与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成效存在密切的联系。监管部门应依靠对监管成本的控制优化、对金融创新的积极鼓励、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惩处等手段,来促进这一新兴业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卜亚  张宁 《经济论坛》2020,(11):80-90
监管科技(Regtech)是监管(Regulation)与科技的(Technology)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国内金融科技发展迅猛,但同时又存在一系列潜在风险,对传统金融监管造成了冲击,监管科技的必要性随之提升。基于最新数据资料,分析全球监管科技的发展现状;选取英国为典型案例,研究英国监管科技的创新实践,如监管沙盒、TechSprint活动、创新中心、创新加速器等;基于中英两国的创新实践,提出促进我国监管科技创新发展的经验启示,如完善监管科技顶层设计、增强国际交流合作、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构建中国的监管沙盒体系。  相似文献   

9.
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引起了金融风险泛化,金融监管对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再次成为各届人士关注的焦点.传统监管体系难以跟上金融科技发展的节奏,无法处理隐含与频发的新旧金融风险,存在着一些监管套利空间与监管盲区,因此转变金融监管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相关文献为素材,分析了金融科技新变化、特殊风险、现有监管体系缺陷等,探讨目前形式下转变金融监管框架与体系的必要性,并指出现有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不足,参考金融发达地区成功合理的监管案例与项目经验,提出发挥试错监管作用和创新监管(如监管科技)作用,以智能化监管为主要方式,加强跨行业与跨区域合作,实时动态调整监管政策,在促进金融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坚持不造成系统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场景消费金融的风险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消费观念升级和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在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推动下,我国场景消费金融实现快速发展。相对于无场景支撑的"现金贷",与消费场景深度结合的场景消费金融的结构、流程和参与者更为复杂。当前,我国场景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为用户信用风险、欺诈与套现风险、法律滞后纠纷频发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金融科技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等。形成风险的原因主要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忽视行业风险控制;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套利与法律风险突出;征信体系不够完善,信用风险不断积累;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风险管理能力良莠不齐;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金融知识匮乏;公司内部控制不足,导致内控风险高企。因此,我国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加强对场景消费金融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金融科技的运用给金融业态和服务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快速革新,同时也造成了金融风险的不断加剧。通过对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构建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影响两个主体策略选择的因素。结果显示,两者的策略选择主要受到违规创新所获超额利润、所需支付罚金、合规创新所获奖励以及政府监管成本、社会效益的影响。文章认为应当通过行为监管和行业监管协同作用压缩违规创新利润空间,运用各类科技手段降低监管成本,优化奖惩机制发挥好政策宏观调控作用,确保金融科技运用进入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2.
杨道衡 《经济师》2020,(3):116-117
近年来,伴随我国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应用进程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金融行业的耦合关系愈发明显。在科学技术和金融行业结合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各个流程中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内容和监管重点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结合湖南省科技金融融合之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管控的具体建议和优化路径,旨在为湖南省相关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1991-2012年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介绍北京市和上海市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现状,其次构建模型进行协整分析检验,并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来说明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的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并不能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两者之间是单向因果关系;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是双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能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最后提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金融发展,营造金融生态环境,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袁远 《经济纵横》2019,(6):122-128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愈加凸显。然而,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尚未建立,导致消费者财产和隐私屡遭侵犯、维权困难。应在厘清互联网金融本质基础上,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在宏观方面,应树立"公共产品型"的新型监管理念,将实现消费者保护作为重要监管目标,以监管科技为依托加强事中监管;在中观方面,应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机构,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体系;在微观方面,应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三权"保护制度,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纠纷在线解决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科技金融资源、科技金融经费和科技金融产出三个维度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2012-2017年30个省级层面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 显示:中国科技金融呈现出"东强西弱";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科技金融能显著促进邻近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显著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金融创新风险为核心,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企业和政府干预的动态博弈模型.博弈结论表明: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干预的实质是风险分担问题,政府有意愿将金融创新风险转嫁给金融科技企业;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干预意愿取决于金融科技企业初始发展策略.在不完全信息下,政府干预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之间存在两个均衡:低效均衡和帕累托均衡.对此,减少政府干预、加速金融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两条路径:一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金融科技企业承担更多金融创新风险;二是增强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知识认知,为金融科技创新制定更好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不确定性已趋于常态化,银行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理论上,银行金融科技具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能够有效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基于中国2013—2022年的银行金融科技专利数据和企业贷款数据,探究银行金融科技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企业实体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银行金融科技能够显著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抑制作用,这种效应在国有企业、数字化程度较低和财务风险较低的企业中更显著;第二,银行金融科技主要通过缓解金融摩擦和降低期权等待价值两条机制发挥作用;第三,银行金融科技能够显著削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的负面影响,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水平。因此,政府和银行部门要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增强银行部门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加强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结合,健全监管体系与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把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与监管作为切入点,结合河北省实际,对河北省做好金融服务业的创新经营与监管,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互联网金融与科技金融概论》(黄劲尧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打破了金融发展传统论述模式,聚焦于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与科技金融,并从风控理论、模型设计、业务拓展等角度深入探索并架构了互联网金融与科技金融理论发展体系与实践应用体系,继而在模型测试、理论论述和个案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不同产业风险模型,有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与科技金融科学长效发展。该书与时俱进地追踪了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观点前沿、论述新颖,对现代互联网金融与科技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书在互联网金融与科技金融研究方面体现了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2010—2018年245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发展。从传导机制看,金融科技通过推动供给侧绿色技术创新动能和需求侧产业结构升级动能进而促进绿色发展。从地理结构看,金融科技中心溢出和地方金融科技集聚均能促进绿色发展,随着各城市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增加,金融科技中心溢出和地方金融科技集聚对绿色发展的作用存在替代关系。从区域上看,金融科技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最强,中部稍次,西部最弱。从内部渠道看,金融科技通过降低排放消耗和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绿色发展。从外部环境看,环境监管和金融监管处于动态中性有助于金融科技促进绿色发展。本文为高质量实现金融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完成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