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2.
3.
金融科技作为一种科技时代的新兴事物,不仅促使金融业加快现代化的步伐,亦扩大了相关主体的利益共享,提高了金融业效率和效益,与此同时也造成诸多参与主体之间的新矛盾,其中金融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是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是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寻求与解决该矛盾成为重要的金融问题。传统金融监管由于其法律层面的空白与不完善、监管范式的落后、监管资源的匮乏等缺点,已不适用于作为新兴事物的金融科技,因此本文以金融监管主体法律规制的改革与金融监管对象法权义务的明晰完善为主线,在规避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力求最大程度地实现金融科技领域参与主体的创新共赢,充分探索发挥创新式金融监管力量,以积极响应金融科技健康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4.
科技经费的监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经费的监管显得越来越重要,主要决定于:一方面,我国科技投入长期不足;另一方面,我国有限的科研经费经常“跑冒滴漏”,利用率低下,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再一方面,我国正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投入强度将快速提升(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1.41%提升到2020年的2.5%)。分析了科技经费背后的不端行为,探讨了3种科技经费监管模式,并提出了切实加强科技经费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23年3月开启的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推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深度调整,在建设现代化金融治理体系的背景下,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回顾与国际对比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持续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其改革的历史路径形成了丰富的国际经验,体现出一定的历史逻辑,包括监管模式的调整、监管目标的选择、金融科技的风险管理等,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与路径参照。我国本轮改革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的三元结构式双峰监管”体制,符合监管改革的历史逻辑,在建立现代金融治理体系的进程中,将持续加强金融监管体制的内涵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肖红军  郑岳  郑若娟 《技术经济》2023,42(9):133-146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字科技逐渐成为了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应地,在数字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也愈发明显。作为较早的践行者,澳大利亚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能为我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本文对澳大利亚政府、行业组织与协会、大学与研究机构、社会媒体、企业五大监管主体在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解构了澳大利亚对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中用户隐私保护、信息获取自由与消费者数据权利、人工智能道德与负责任人工智能研发三大重点议题的政策布局。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澳大利亚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四大制度安排,即制定战略目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建设能力、建立多方合作机制。最后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对中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包括构建多层次的治理框架、明确伦理监重点、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重视数字科技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德国由科技监督、科研诚信、科技伦理、评估评价等制度形成的监管体系及其治理机制。通过研究德国学术共同体在宏观科技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组织机构设置、受理投诉举报机制建设的相关文献以及分析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大监管工作案例,总结了德国在其营造良好科研创新生态方面的监管做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传统金融产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的产物,金融科技在发展中既面临传统金融风险,也存在底层技术风险.因此,传统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为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难以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欧盟金融科技监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欧盟金融科技监管的法律规范制定、监管体系及监管模式特征与优势.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并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的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手段与法律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20,(2)
网贷平台融资是对传统金融机构借贷模式的创新与突破,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事实情况是,网贷平台未能实现"普惠金融",也没有能够预期的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文章根据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分析了网贷平台成本的构成情况,将其分为三大类,九个子类,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讨论了网贷成本降低的可能性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引起了金融风险泛化,金融监管对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再次成为各届人士关注的焦点.传统监管体系难以跟上金融科技发展的节奏,无法处理隐含与频发的新旧金融风险,存在着一些监管套利空间与监管盲区,因此转变金融监管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相关文献为素材,分析了金融科技新变化、特殊风险、现有监管体系缺陷等,探讨目前形式下转变金融监管框架与体系的必要性,并指出现有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不足,参考金融发达地区成功合理的监管案例与项目经验,提出发挥试错监管作用和创新监管(如监管科技)作用,以智能化监管为主要方式,加强跨行业与跨区域合作,实时动态调整监管政策,在促进金融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坚持不造成系统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慧毅  张媛 《经济论坛》2022,(11):98-104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在金融科技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对金融科技进行有效监管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由于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具有创新性和风险可控性的特点,目前已成为一种有效的金融科技监管模式。文章首先对澳大利亚、韩国和印度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机制设置与运作流程进行分析,归纳出各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制度框架与运作模式;接着借鉴国外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经验,构建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框架,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设计;最后,为保障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顺利运行,给出了机制构建建议及潜在缺陷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金融科技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在研究中,其研究热点大多围绕实践中的特定技术领域展开,导致理论探讨远远不够,实证研究匮乏.首次将认识论上一致的定量可视化分析与定性价值空间分类分析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同一主题进行综述.借助可视化软件对国内金融科技研究进行了梳理,给出了初步的比较研究.同时,引入了"价值空间分类框架",对已有的研究按照概念化研究、分析研究、设计导向研究和影响研究进行了分类和述评,最后得出目前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萍 《当代经济》2024,(2):70-80
为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中如何利用其制度、科技、经济优势,通过监管沙盒制度为金融创新提供安全的试验环境,采用DID模型从微观层面分析沙盒制度对劳动、资本、科技的影响,发现其负面效应普遍存在,指出沙盒监管的隔离性及科学选取试点地区的重要性。此外,宏观层面的政策和法规完善将为大湾区金融科技沙盒模式提供制度支持。通过比较分析珠三角地区、中国香港、英国、新加坡的沙盒测试,研究总结了国内外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共性和有益经验,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在沙盒主体范围、权限、测试准入、协调、评估、消费者保护和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以加强其效果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16.
金融科技是一种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职能等创新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的金融创新模式.金融科技对金融行业的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了创新,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章新蓉 《生产力研究》2007,(11):75-76,140
目前我国政府科技投入资金存在使用效率低、分配过程不透明和监管不力等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政府作为战略决策人,应建立以公开招标为主的政府科技投入分配体制,引入专业化的监管体制等,并将其监管系统建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权利部门直接分配和监管的现状,提高政府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19.
20.
新一轮数字技术产生了全新的数字经济形态和数字社会,但也引发了系列负外部性问题,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必须直面的重大现实议题,既有研究对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理论框架、监管模式和主要议题缺乏深度解构。本文立足美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最新政策布局与监管实践,解析美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主要主体、监管模式和重点议题,搭建面向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机制”的一般性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美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主体涵盖“联邦政府—州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元主体,监管模式型侧重以国会为主导的美国政府立法与标准引领型监管、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等社会组织多元参与型监管,以及企业以数字科技伦理嵌入公司治理的嵌入型自治模式的三重主导模式,监管重点议题涵盖道德式人工智能与透明、公平和可解释的算法以及数据隐私与数据伦理等核心议题。中国加快构建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体系,需要强化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立法,在分层分类思路开展数字科技伦理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发挥地方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自主性原则,调动数字企业在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与治理方面的治理标准、行业规范、企业倡议、治理指南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