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石油供应链运输网络中油田、炼油厂、消费城市等供应链节点间的运输网络出发,文章构建了基于碳交易及碳税条件下的低碳石油供应链运输网络。然后,从碳交易及碳税两个角度将如何实现优化低碳石油供应链运输网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武小平 《物流技术》2014,(1):119-121
从低碳视角出发,以西安市为例,分析现有运输网络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炼合适的度量西安市运输网络传输流量效率的指标体系,应用最优化、组合优化等方法,设计快速传输流量的网络,降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实现低碳运输。  相似文献   

3.
针对碳交易背景下碳减排政策对再制造供应链决策的影响,构建了碳交易和碳补贴政策、碳交易和碳税政策下的产品制造/再制造供应链生产决策模型,分析了不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消费者低碳偏好的提高,第1期新产品的产量和第2期再制造产品的产量均会提高,而第2期新产品的产量则会减少,制造商利润也随之增加。在碳交易背景下,碳补贴政策对制造商和消费者均有利,能够有效降低产品价格并提高制造商利润,从而促进再制造产品的发展。碳税政策在一定范围内可激励制造商积极减排,但过高的碳税会显著增加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其发展。因此,制造商应根据不同的碳减排政策和消费者偏好调整生产策略,以提升利润。政府需制定合理的碳减排政策,以提高制造商减排积极性,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考虑节能减排新常态以及生鲜品的易腐特性,研究碳税政策下的生鲜品绿色供应链网络优化问题尤为重要。本文以总成本最小和碳排放量最低为目标,建立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引入对碳排放量征税的方法,转化多目标为单目标,设计成本与碳排放量平衡优化的生鲜品绿色供应链网络结构。通过算例分析,运用CPLEX软件求解并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在碳税税率持续增长时,生鲜品供应链企业通过微调网络的分配计划,可实现以较少的成本达到较大程度降低碳排放量,获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低碳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今天,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各国经济的约束条件,通过对碳交易、碳税和复合排放权交易的优缺点比较,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减排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群霞  尹鹏  董哲 《物流技术》2021,(1):97-101
供应链系统中成员企业存在竞争关系,在减排活动中容易相互推卸责任,使供应链系统不能良性发展,因此协调各方利益做到互利双赢十分重要。深入探究了单周期两级供应链的订购与减排决策模型,针对碳交易政策,并结合政府减排技术补贴政策,重点研究了收益共享契约对最优订购量、最优碳减排率以及最大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全球变暖的根源,温室气体排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企业在供应链各环节上的活动都伴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全球减排的总趋势下,降低供应链决策对环境的影响是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文中介绍目前学术界将碳排放和供应链结合起来的研究热点,包括可持续供应链、碳足迹和碳交易,最后总结了研究现状,指出了以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考虑减排技术投入的基础上,研究了碳交易机制下闭环供应链的决策问题,构建了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分别回收的三种回收模型,以此研究再造品相较于新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减排成本系数和碳交易价格对碳减排量、废旧品期望回收率以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并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回收模式最优问题。研究表明:再造品相较于新产品的碳排放强度越小,供应链成员利润上升幅度越大;减排成本系数降低有利于碳减排量和废旧品期望回收率提高,实现供应链成员利润增长;碳交易价格增加激励制造商积极减排,提高废旧品回收率,促进供应链利润上涨;制造商通过零售商间接回收始终是供应链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推进和管理方法的改进,市场的竞争方式也由传统的企业间的竞争转为供应链间的竞争。本文从研究背景、供应链管理、石油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分析以及强化供应链控制、降低企业成本4个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0.
赵晗  廖钰  张帆  陈雁  汪辉  韩淑静 《物流技术》2022,(11):94-96
针对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供应链风险与生产销售过程碳排放对企业决策的影响,考虑引入双向期权合同对冲风险和减少无效碳排放,研究了基于双向期权合同的供应链协调问题,构建了零售商的订购模型,给出了零售商最优的固定订购量和期权购买量,探讨了集中订购问题和供应链协调的条件,分析得出供应链协调的条件与市场需求函数无关。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逐步兴起.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在此过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即供应链.供应链的发展大至经历了三个阶段:企业内部供应链、产业供应链或动态联盟供应链、全球网络供应链.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给物流行业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从上个世纪90年代“物流”概念的引入,到如今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软硬件设备在运输、仓储、库存管理、客户服务等环节广泛应用,几乎已经涉及了所有最基本的物流功能和要素。  相似文献   

13.
Industrial network flow involves three domains: infrastructure, individual subjects of movement, and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the movement. Examples include supply chain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se traditionally isolated domains can be digitally connected to enhance their performance. Digitization of the infrastructure provides real-time data to facilitate its operation, while digitally connecting the subjects to the infrastructure allows for tailored services and support to particular subjects. Connection of both to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enables adaptive control for the application (e.g. logistics) at a global optimization level. Previous results in the field cover separate aspects of planning/routing,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trip support. Toward this end, a new highway-based subject-infrastructure-enterprise (SI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odel using digital connection is proposed to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network flow control for application t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SIE model supports industrial network flow control in a way comparable to an adaptive control panel administering an 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In this metaphor, the global infrastructure becomes ‘controllable’ similar to factory conveyors and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design substantiated with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 empirical experiment at locations in New York State shows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the digital connection envisioned.  相似文献   

14.
15.
现在的零售业是一个信息为先的行业,零售企业优化供应链、改造物流,最关键的也是要开发适合的信息系统。信息流不畅,物流也难以畅通。但是目前很多连锁零售企业似乎进入了一些误区:要不就是重硬件轻软件,可以投入大笔资金修建物流中心,购买昂贵的物流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订单大幅度下降,企业的产能已出现过剩.随着影响的不断深化,除了进行商业模式的变革和技术升级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提升物流的控制协调功能、深化建设精益物流、降低物流成本、进行供应链优化和创新等工作的重要性.其中,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库存优化、储位优化、流程优化、拉动式生产改造、信息系统功能提升、ABC分类方法改进、KPI管理、成本管理分析等备受企业关注.  相似文献   

17.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file a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 on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and highlight the critical elements of this potential new logistics breakthrough idea. The introduction will briefly describe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This will include operational statistics, manufactur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nfigurations. The first segment will cover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or foundations elements that are prerequisites for success. The second segment will give you a glimpse of a "working game plan" for successful migration to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The final segment will briefly profile "bottom-line" benefits to be derived from the use of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as a strategy, tactical tool,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系统的研究,定义了产业集群及产业集群供应链系统的概念;结合供应链系统风险的概念,确立了集群式供应链风险的定义,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完善了集群式供应链系统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存货在内部购买方将其售出企业集团之前,如果该批存货发生减值,合并财务报表,一方面,因内部交易差价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要进行所得税调整;另一方面,因内部购买方按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多提减值,而在个别报表中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要进行抵销处理,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