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任何社会制度下,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也必须建立保险基金。以保险基金的形态从社会总产品中按灾害事故的概率扣除一部分用以抵消灾害事故的损失,这是客观规律的要求。由于保险理论研究还没有引起经济理论界的广泛注意,至今许多经济论著在研究国民经济的分配和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时,都忽略了保险基金的客观存在。大家知道,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论述中,明确地指出社会  相似文献   

2.
蔡彦 《上海保险》2018,(5):62-64
根据原中国保监会的定义,相互保险,是指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个体或者单位,一起订立合同后成为会员,再缴付保费所形成的互助基金。该基金将对以下事项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被保险人伤残、疾病、死亡;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长期以来,国内相互保险政策空白,所以相互保险在中国的发展也并不顺利。  相似文献   

3.
保险与灾害的关系,不仅是转嫁灾害风险的有效方法,更是防范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投保人可以通过保险转嫁灾害风险,让保险公司承担部分灾害损失,但是对投保人来说,灾害损失不可能全部转嫁出去,自己也总要承担部分的损失。其中有些间接损失是属于保险除外责任,保险公司是无法补偿的。正是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天灾人祸降临给个人、企事业单位所造成的损失,虽然保险公司可以弥补一定损失,但毕竟还是有限的,保险责任赔偿仍属消极和被动之举。  相似文献   

4.
今年七月中旬,四川省遭受近百年来最严重的洪水灾害,这次水灾来势猛,涉及面广,国家、集体和个人遭受的损失十分严重。据初步统计,参加保险的企业单位有1,178户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赔付的金额将达7,000万元,这个数目超过四川全省所收保险费的数倍,四川一个省积累的保险基金远不能满足赔  相似文献   

5.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是为了确保保单持有人利益和完善保险企业退出机制而建立的特殊制度。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是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有效运行。本文以产险公司为例,通过拟合损失分布,从保单定价的盈亏平衡原理和产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出发,给出了产险公司破产时,保险保障基金的期望损失计算公式,并提出相关参数的估计方法,对建立保险保障基金的风险缴纳比例机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灾害种类多样,受灾范围广泛,其中带来的损失十分严重的灾害主要是地震、洪水、台风这三类巨灾.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机制,通过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箭在弦上.农业巨灾保险对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维持国家经济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农业巨灾保险还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立法不完善,政府财政补贴不足,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可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中国农业巨灾保险模式,同时可以加强立法,增加政府财政支持,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研究农业巨灾保险资本产品,促使农业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大力发展,这样可以促进农业巨灾保险在我国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我国巨灾保险基金的模式选择。文章首先对巨灾保险基金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理论概述,其次对构建我国巨灾保险基金的融资来源、组织结构、损失分摊规则进行了理论探索,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钰涵 《时代金融》2013,(27):147+149
近些年,我国诸如地震、海啸、特大洪水等自然大灾害频繁发生,给国民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以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配合的国家财政救济为主和社会捐助为辅的补偿模式。根据目前国内现状,人们纷纷对应对巨灾方式进行了研究,详细阐明了应对巨灾风险的保险政策,巨灾再保险、巨灾证券化、巨灾保险基金都是巨灾保险的有效运作形式。大力发展巨灾保险、努力提高自然灾害损失的保险补偿率,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企业灾害年年此起彼伏,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企业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骨干力量,发挥保险职能的作用,限制它的灾害破坏,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此谈几点个人初浅的认识。 经济补偿职能不能满足限制 社会主义生产企业灾害的要求 经济补偿职能是保险事业承担补偿企业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以下称灾害)破坏经济损失的社会分工。企业因生产过程存在灾害破坏的规律性,产生补偿经济损失的要求。保险组织向社会企业收取保险费,并把保险费集中和积累起来,组成一笔庞大的经济补偿基金,作为补偿企业灾害破坏损失的专用基金,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遭到破坏,保险提供经济补偿,维护生产持续运行,经济补偿职能的作用从此得到实现。由此可见,经济补偿职能具有限制灾害破坏的作用。但是,经济补偿职能存在若干问题,不能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从2006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但目前的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机制尚不能确保农业保险制度的持续发展。文章从巨灾风险造成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视角出发,分析浙江省农业巨灾风险损失补偿现状,并提出应从建立农业灾害数据库、充分利用再保险分散风险的功能、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等方面入手完善浙江省农业巨灾损失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1.
沈蕾 《海南金融》2012,(8):80-84
从2006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浙江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但目前的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机制尚不能保障农业保险制度的持续发展。本文从巨灾农业保险市场机制的视角出发,分析浙江省农业巨灾风险损失补偿现状,并提出应从建立农业灾害数据库、充分利用再保险分散风险的功能、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等方面入手完善浙江省农业巨灾损失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内保险停办近20年,许多人对保险不了解,对因意外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究竟用财政办法补偿好还是用保险办法补偿好认识不清。我国建国32年,有财政补偿的经验,也有保险补偿的经验,现仅从两种补偿办法的效果上进行对比分析: (一)从实际补偿看。财政后备主要是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特大灾害或意外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有其特定的用途和范围,再加上财政要照顾到当年收支平衡,因此在财政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对每一经济单位的意外损失  相似文献   

13.
用保形式补偿各种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当今世界上普遍 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灾害保险作淡抗御自然灾害的对策之一,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用。因而在保险事业中,树立并加强防灾意识更具有重要意义,又鉴于我国灾害多,造成的损失大,灾害保险发展历史短、体制不尽合理,树立并加强防灾意识,应该成为推动保险体制改革,发展和繁荣我国保险事业,使之成为防灾减灾体制的一个重要而有效部分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世界银行在国际巨灾风险管理与巨灾保险融资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从世界银行的职能介绍出发,对世界银行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三个流程加以分析,并对当前世界银行的主要巨灾保险融资项目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中国可以从建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计划、建立灾害损失数据库、建立巨灾保险基金,以及完善巨灾风险融资等四个方面加强与世界银行的合作,进而促进中国巨灾风险管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里,保险已经是金融界一个重要的行业,向保险公司投保是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在我国,有不少人,特别是青年同志,对保险这个行业并不太了解。这里我们就谈谈有关保险的一些常识。一、什么是保险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是经常可能发生的。尽管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但灾害事故毕竟不可能完全避免。一旦发生灾害事故,社会财富就会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汶川地震,损失巨大,而我国的保险行业并未承担起足够的帮助国家和人民分先灾害损失的责任,这主要是由我国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险补偿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建立我国的巨灾保险机制已经刻不容缓。首先介绍巨灾损失的多维补偿机制,然后归纳总结发达国家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险补偿机制,最后构建我国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险补偿机制,完善我国保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台风灾害保险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台风灾害的可保性与台风灾害预测评估理论,对粤桂琼闽地区台风灾害风险的合作与创新提出了完善数据收集、差异化收取保费、多层次参与赔付、风险分散机制的风险共保体、灾害基金。并提出了发行灾害债券、气象指数灾害保险、衍生产品以及跨区域、跨风险合作等风险分散创新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存款保险基金的建立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存文 《中国金融》2004,(20):30-31
民间出资和经营的私办存款保险基金在政治上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运行的机动性与效率较高。但是存款保险遭遇的损失有时非常巨大以至超过存款保险基金,包括银行在内的私人机构对此很难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容易导致公众对存款保险体制丧失信心并在很多银行进行挤兑。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由于拥有能够负担存款保险成本并承担相关责任、具有超强实力的银行,才适合采用私办基金。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灾害、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灾害发生后,保险业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理赔,但保险赔付的数额占灾害损失的比例很小,保险赔付率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保险机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加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完善巨灾保险体系,提升保险在国家巨灾救助体系中的地位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正> (一) 保险的概念 保险是以法令或合同为依据,积聚社会资金,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人身伤亡进行经济补偿的一种制度。保险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保险是对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的方法。参加保险的人或财产,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时,所造成的损失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或给付。 2.保险是一种契约行为。除国家法令规定的法定保险以外,都须由保险公司与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签订保险合同,才有法律效力。被保险人按照规定向保险公司缴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按照合同规定的责任范围,对被保险人承担经济补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