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凤娟 《走向世界》2009,(18):70-71
陈麒峰来自宝岛台湾,在大陆经商已经有十多年了,走遍了大江南北.这几年,他落脚在济南,娶了济南妻子陈晓娜.现在,夫妇二人又把宝岛台湾的著名白酒品牌"八八坑道"引进济南,开设了"八八坑道"山东省暨大陆首家形象店,用浓香的酒融汇起两岸的浓情.  相似文献   

2.
历史证明:所谓"台湾独立""两岸分裂分治"既非台湾岛内自在之物,也非台湾岛内自发之物,它们是帝国主义、外国反华势力侵略中国的产物。在美国执政当局看来,"亲美"的"台独"势力不仅是它在台湾的利益和权力的体现,而且是美国以"台独"牵制台湾当局、以台湾牵制中国大陆、以中国大陆牵制俄罗斯的"全球连环套"战略中的第一环。  相似文献   

3.
<正>从一则岛内新闻说起今年7月19日,在台湾一档叫"了解与互信两岸一定旺"的电视节目中,台湾政论名嘴张友骅曝料称,至少有4名参加过"太阳花"活动的岛内大学生毕业后隐姓埋名在大陆工作,其中有人在深圳最大的一家游戏公司工作。在节目中,张友骅提到曾到大陆交换实习的台大政治系学生李政轩。李政轩认为,对大三大四生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大陆"踩煞车"台湾经济跟着"熄火"?欧债危机导致全球需求疲弱,对台湾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台湾行政部门8月中旬将今年全年台湾GDP年增长率预测下调到1.66%,引起岛内一阵不安。自今年春节迄今,台湾创下罕见的连续5个月出口负增长,7月份甚至衰退了2.6%,是金融风暴后的新高。其中,对中国大陆出口更是节节下滑。7月台湾对大陆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衰退11%。总计1到7月,对大陆及香港的出口金额比去年同期减少  相似文献   

5.
<正>大陆和台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各自形成了独立知识产权(台湾称"智慧财产权")立法、执法、司法体系。台湾知识产权体系的形成台湾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一直以技术输入和出口导向为基础,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是以引导技术输入与提升岛内生产能力为主。由于台湾自主研发成果较少,知识产权贸易逆差严重,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往往更注重保护岛内产业,对知识产权人,特别是对海外知识  相似文献   

6.
<正>没有束缚的"酷"城市凡到过台湾的大陆游客,通常对台中的印象最佳。这不仅在于台中是岛内距大陆最近的城市,台中人对大陆情感最友善,台中"市长"胡志强在大陆有很高的人缘,也在于台中市民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闲适优雅的生活情趣、大度质朴的生活态度、舒适宜人的城市风貌,当然,还有四季如春的气候、优美的自然景致、美味的小吃餐饮……,普遍得到大陆游客的欣赏。据说,如果统计大陆游客最想常住的台湾理想城市,台中一定是首选。  相似文献   

7.
<正>早年前打下良好科技基础大陆"机器人换人"项目成为近年来新的投资主流,也为台湾厂商提供巨大的市场商机。然而,台湾能否抓住这一机会?事实上,台湾早就对此有所准备,机器人产业已发展多年,这其中离不开台当局的政策推动。早在上世纪70年末,台当局"经济部"便与台湾金属工业发展中心等机构共同组成"机械工业调查研究小组",协助岛内机械制造厂家建立管理制度,并拟定《机械工业辅导办法》,辅导台湾机械工业技术发展方向。1982年,台当局制定和开始实施"生产自动化八年计划",为岛内自动化相关技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协整方法对台湾岛内失业率上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活动并非是造成台湾失业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而且长期来看,对大陆的投资改善了岛内劳动力就业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文中还指出,岛内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宏观经济环境低迷,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是台湾改善经济环境和降低失业率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吸引大陆科技人才1987年,台当局被迫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部分台湾科技人士以探亲赴大陆,两岸科技界才开始有了正式接触,两岸交流活动随之开始起步。1988年11月底,台当局开始允许岛内学者或民间团体赴大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批准台湾厂家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各种国际科技展和商展。从1989年起,一些台湾科技人员利用来大陆探亲或观光的名义,借机  相似文献   

10.
常舟 《中国报道》2009,(9):38-40
这是大陆首次大规模援助台湾救灾,在两岸关系历史上是第一次。台湾岛内一方面表示感激,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岛内并不是很适应。  相似文献   

11.
<正>在台湾岛内,提起"郭元益",就如同在北京提起"桂香村",没有不知道的。从1867年在士林双溪畔发迹起,传承五代至今144年,从普通糕点到精致的喜饼与西式蛋糕,"郭元益"已成为台湾糕点业的代称。以至于大陆观光客去趟台湾,如果没买"郭元益"的糕点作为伴手礼,回家见人都不好意思。  相似文献   

12.
<正>不用到大陆设点开店,也可以在岛内舒舒服服地赚人民币"内需财";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在台湾的户头里收到新台币。这样的好事,哪个台湾商家不抢着上。今年3月中旬,台湾玉山银行与中国大陆最大的第三方支付业者支付宝联合宣布,共同合作推出两岸"支付通"服务,这是一种结合了两岸金流、物流与资讯流的完整服务,是台湾业者可以合法以新台币收取货款的新网络购物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台湾塑化剂已在岛内延烧了数月,仍如燎原之火愈演愈烈,这股"毒"火现已波及大陆、港澳及其他所有进口台湾食品的地区,成为一场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塑化剂,台湾版的"三聚氰胺"塑化剂DEHP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致癌物质,还被普遍认为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  相似文献   

14.
据台湾“官方”统计,到2004年上半年,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累积达:343亿美元; 从1993年至2003年的十年里,台湾从大陆获得的贸易顺差高达1900多亿美元; 岛内有专家提供数据:2003年台湾的经济增长为3.15%,其中近2.6%来自大陆…… “大陆因素”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台湾经贸决策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台湾保全业(大陆称为"保安业")发展已有数十年时间,1977年岛内第一家保全公司成立,它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保全公司——中兴保全,其后岛内陆续成立十余家保全公司。1991年台湾当局公布"保全业法",并公布施行细则,开始重新受理申请保全公司许可。保全公司经营业务大致可分为系统保全、驻卫保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上期"专题报道"栏目《台湾鱼"登陆"记》一文提到:大陆海协会副会长郑立中深入台湾中南部地区各乡镇和社区,协助当地水产养殖户将虱目鱼销往大陆,让农渔民感慨:就是台湾官员也做不到这一点。岛内媒体将郑立中誉为"陆版宋楚瑜"(指宋楚瑜担任台湾省长期间,经常下乡访问民众),甚至呼吁台湾各级官员也能向他学习,深入民间访贫问苦,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台商回流拚研发近年来,面对中国大陆本土制造企业的低价竞争,许多传统产业的台商纷纷苦思如何建立难以被大陆超越的制造业优势。他们认为,台商要想突破现状,并非是简单地将在大陆的工厂迁回台湾,而是在继续保持大陆产能之外,把台湾岛内看作自己最重要的研发基地,加码投资岛内研发资源,开发生产高端和高  相似文献   

18.
台湾岛内已就台湾加入TPP形成"国民共识",但民进党更显迫切,国民党倍感压力。加入TPP会给台湾带来巨大的出口利益,且有利于降低对大陆的贸易依赖度,但其农产品部门会首当其冲面临严重冲击,且台湾经济会遇到美牛准入、服务开放及法规衔接等问题困扰。本文最后分别以大陆准备和不准备加入TPP作为前提,就大陆如何应对台湾加入TPP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岛内员工薪资被大陆赶上跨国公司加码在台研发部门鼓动"台商回流"的台湾媒体最主要的论据之一就是岛内员工的薪资水平比大陆更有竞争优势,不仅普通蓝领工人的最低薪金数额已与大陆沿海地区民工的实际收入几乎相等,而且台湾最令人羡慕的高科技企业高级人才,包括资深工程师、设计师、产品经理、部门主管,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今年3月台湾"太阳花学运"以来,岛内社会共识凝聚不易,两岸经贸后续谈判形同无限期搁置。目前台湾的FTA贸易覆盖率,即便加上ECFA早收清单项目,也仅9.69%。不仅全球贸易已处于弱势,更输掉最重要的大陆市场。近来,台湾受到澎湖空难、高雄气爆、鼎新"黑心食品"事件、年底选举等事件冲击,似乎都忽略了其实还有一场看不见的迫切战争,即将在台湾上空爆发,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