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试论会计信息要求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发展要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的经济环境。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主体假设作为会计最基本的假设,已在一定程度上落伍于时代发展的步伐。本文着重阐述了会计信息需求对会计主体假设影响的原因以及新经济条件下会计主体假设存在的局限性。并根据时代需要重新定义了会计主体假设,最后进一步阐述了会计主体假设改变对其他假设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会计目标看资产计量与收益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计量与收益计量是在会计准则指导下的具体会计实务。从演泽法的角度出发,会计目标会影响对会计假设的认定,会计假设又决定了对会计要素及其计量观念的认定,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制定基本会计原则与准则。因此,会计目标对会计计量观念的影响是深层次的。由于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个方面-“客观性”与“相关性”的取舍不同,导致了对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上的不同理解,从而对资产和收益的计量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会计基本假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华凤 《经济师》2006,(1):222-222
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条件和制约条件,同时也是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行和相关性,有必要对会计假设进行重新认识。文章结合会计经济环境提出会计基础假设的一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在提出三个相关假设命题并将证明公开发表的基础上,从论辩循环经济条件下受托责任因客观环境变化而拓展入手,勾勒出企业循环经济受托责任的范围;之后探究循环经济会计的概念框架,涉及:循环经济会计对象及其分类,循环经济会计目标,循环经济会计基本前提,循环经济会计基本原则;并探讨循环经济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及其与其他会计学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芦金萍 《经济师》2006,(9):203-204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得以日益普及,已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以网络公司和掌握大量信息资源的中介公司为代表的新的经济形式。使传统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赵惠萍 《现代财经》2006,26(11):41-44
会计目标的确定和实现依赖于会计信息生产方式的效率。探讨科学、制衡的会计信息生产方式,是研究会计目标的基础。以“会计主体”为第一假设前提的会计信息生产个体化机制存在诸多弊病,限制了会计信息作用的有效发挥,使得既定的会计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应在研究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模式的基础上,将会计目标定位为“充分反映已验证的、可分级选择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7.
“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目前会计诚信发生危机,造假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8.
王友良 《经济论坛》2002,(17):53-54
一、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关于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现行的会计主要通过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的方式提供会计信息。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企业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成为可能,企业可以根据信息需求者决策的专门需要,向其提供适用于不同决策模型的专用财务报告。 2.关于会计基本前提假设。会计基本前提是指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做的合理设定,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网络经济的出现对这四个基本前提提出了新的挑战。 (1)会计主体。传统会计的主题假设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范围,在这一基础上,资产、负债等诸会计要素才  相似文献   

9.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冬华 《财经研究》2002,28(10):75-80
本文从会计信息具有的稀缺性和有偿性两个特点出发,将会计信息纳入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笔者首先建立基本假设和五项具体假设,据此建立理想条件下的分析模型,以便分析会计政策选择的一般性约束;然后,在理想模型的基础上,逐步放松这5项具体,分析现实中会计选择所面临的多重约束,并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张瑞英 《经济师》2011,(4):168-169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在财政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监督,但也造成财政资金的沉淀。国库集中收付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制度上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两种制度的有效融合,实现公共财政制度化、规范化,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会计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闫青  闫涛 《经济师》2001,(11):169-170
一、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会计(一 )人力资源会计能否纳入传统财务会计从会计的目标来看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报表使用者掌握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而人力资源会计的目标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使用。符合会计的基本目标 ,应该是财务会计的一个方面。从会计的假设来看 ,人力资源会计除了仍采用传统财务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外 ,还有以下四个它特有的基本假设 :人是人力资本的载体 ;人是一个组织有价资源 ;人力资源价值是可变的 ;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经营管理所…  相似文献   

12.
龚继忠 《经济师》2002,(8):192-192
文章阐述了当前会计基本假设的局限性,指出随着经济环境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会计与报告的规范体系及基础也应该与时俱进并随之变化,才能有效解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依据会计基本假设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会计基本假设的补充和完善,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会计基本假设是一种对会计活动进行时、空、量限定的理论,是会计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基于时空观视角,探讨传统会计基本假设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受到的冲击和影响,重新诠释和理解各项基本假设的内涵和外延,提出构建会计信息化基本假设新体系的设想,以期推动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环境会计框架及涵义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胥朝阳 《经济师》2001,(3):106-107
作为会计对象拓展的产物 ,环境会计继承了传统会计的基础 ,也丰富了传统会计的具体内涵。环境会计目标、环境会计假设、环境会计核算原则、环境会计核算内容与方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构成了环境会计框架 ,框架各组成部分被赋予新涵义。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市场失灵与会计信息政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云萍 《经济师》2004,(8):183-184
会计信息这种“商品”的公共性和外在性以及会计市场的信息不充分 ,决定了会计市场的失灵。只有政府介入会计市场 ,加强监管 ,才能弥补市场的不足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提高会计信息服务经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关于会计监督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华 《经济师》2001,(2):96-97
核算与监督是会计两大基本职能。会计监督是我国会计界长期讨论而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由于会计监督不力而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并由此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已引起了许多部门和领导的关注。本文拟就会计监督的几个基本问题谈点看法。一、会计监督仍是会计的基本职能目前,有关会计监督问题的讨论,出现这样两种观点,一是从理论上探索推理认为会计监督不是会计的职能;一是从我国会计监督不力或难以监督状况分析认为监督不是会计基本职能。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在理论推理和实际分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瑕弊”。1、对会计信息系统论的片面理解。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当前会计基本假设的局限性 ,指出随着经济环境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财务会计与报告的规范体系及基础也应该与时俱进并随之变化 ,才能有效解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依据会计基本假设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会计基本假设的补充和完善 ,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会计诚信”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行为,是一种贯穿于执业全过程中的伦理行为,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会计行业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守信、客观公正、操守为重、廉洁自律、恪守规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银行职能转换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和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税横向联网系统(TIPS)在全国的逐步推广,国库在国家预算执行过程中承担的职责越来越重要,其地位与作用也日益凸显,相应对国库会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文章对国库会计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及目前国库会计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作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将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在具体的会计目标定位上必然涉及到许多相关因素.会计目标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谁,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也就是存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异质性和其信息需求的异质性.本文正是从这样两个异质性展开,对几个相关概念加以区分,进而挖掘会计目标的内涵,对会计目标的影响因素和特征进行剖析,并阐释了会计目标实现的内含假设和我国会计目标的现实定位,最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目标进行了多视角分析,从而丰富对会计目标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