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可 《中国品牌》2014,(6):14-14
编者的话:"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提出的推动"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关怀和厚望,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是新时期质量工作和品牌工作明确具体的行动纲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关怀与厚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同时也为《中国品牌》杂志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3.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关怀和厚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瞄准了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上游。  相似文献   

4.
"黄金卖出萝卜价",这是中国稀土业内长期流传的一句戏言,却凸显了稀土的尴尬处境,"有量无价"的现状成为了中国稀土的"阿格琉斯之踵"。年届90岁高龄的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曾扼腕表示:"中国的稀土事业没有搞好。"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隆重的纪念气氛中,回首历史,总结经验,可用"四、三、二、一"的思路加以概括。"四"是我国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79年到1984年,农村改革引发城市国企改革阶段;1985年到1992年,探索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1993年到2002年,完善市场机制阶段;2002年到现在,探索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相统一阶段。"三"是改革中有"三次大争论",1982年到1984年,发生了"中国能不能搞市场经济"的争论;1989年到1992年,发生了"中国改革要不要深入下去"的争论;2005年到2006年,发生了"中国的改革是前进还是倒退"的争论。"二"是中国改革突出"两个特点",即姓"公"姓"私"的问题;姓"资"姓"社"的问题。"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突出了"一条主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6.
刘国柱  徐冉 《中国品牌》2010,(10):56-58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工业化进程,已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最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了30年的时间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100年、200年才能走完的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中国制造"像潮水一般涌到了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7.
王嘉瑶 《中国广告》2010,(12):70-71
陈培爱中国广告学教育史上不得不提及的人物。他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广告教育院系,培养了无数"中国制造"的广告人才,引领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的发展,被誉为中国广告界的泰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新闻传播系主任。现兼任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传播学会会长。曾任中国市场学会"金鼎奖"评委,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广告学院奖"评委,2008年中国艾菲奖终审评委等。2008年3月获得"中国广告30年历史贡献奖"。  相似文献   

8.
原《经济学人》亚洲版主编吉迪恩.拉赫曼提出这样一个新名词——"拉菲的中国价格"。"中国价格"通常指最低廉的价格,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但如今在高端市场,也存在一个"中国价格"。  相似文献   

9.
珠宝首饰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但这个古老的行业却在最年轻的深圳拥有了中国内地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发展速度。29年的发展,26个"中国名牌"产品,19个"广东省著名品牌"产品,18件"中国驰名商标"产品,  相似文献   

10.
听惯了"中国制造",我们是否知道还有"为中国制造"?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产阶级的涌现,现在出现了一种"为中国制造"的现象,许多外国企业为在中国"吸金",使出各路招数,研究中国市场,剖析国民心理,开发迎合消费者的产品,可谓用心良苦,当然企业这种开发定制产品的模式本身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格力在实现"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转向中国品牌"之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一个没有脊梁的人永远挺不起腰,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永远没有脊梁。"格力前董事长朱江洪的这句话成了格力的格言。依照这句格言的指引和要求,格力在实现"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桂林 《商业科技》2010,(25):223-226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导致了对美国经济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疑虑,"北京共识""中国发展模式"成为全球智库热议的话题。分配、教育、人才三基础性改革是中国发展模式成功的关键,人才改革与建言献策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中国发展模式"下的智库力量;大学智库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浮现,在"中国发展模式"下建设高水平大学智库成为空前机遇。  相似文献   

13.
纪霞 《现代商业》2013,(34):92-92
城镇化建设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世界范围来看,城镇化建设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此,我国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主张。对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部门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不少主张,形成了不少共识,但仍存在不少分歧。在我们看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中国特色"或"中国道路"只能是基于"中国国情"并有助于解决"中国问题"。也正因如此,要回答"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首要的就是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城镇化所处的特殊背景和条件,准确把握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洪仕斌 《成功营销》2009,(11):60-62
惠而浦进入中国,15年间在中国花费数十亿元,得到了这样一个认识:"中国市场有它自己的一套玩法儿"。近日,家电制造商惠而浦推出了"炫力波"系列洗衣机电视广告,这是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首部电视广告。按照惠而浦(中国)商务部总经理钟鸣的话来说:"中国首部电视广告的推出对惠而浦而言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正在尝试重新了解中国用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品牌》2014,(11):110-110
2014年9月,全国迎来第35个"质量月",相关质量活动在各地逐步开展,再一次营造出全民关注质量、重视质量、推动质量发展的热烈氛围。今年"质量月"活动的主题为"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三个转变"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一思路的提出给新时期质量工作以及认证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坚定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认证中心)在高技术服务领域中开拓前行,当好质量建设重要抓手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赵展慧 《商业文化》2018,(15):40-42
5月10日,在第二个中国品牌日当天,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举办。近千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话题展开对话。在这条转变之路上,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如何优化政策法规环境?来自相关部委和地方的官员共同探讨如何从供给侧发力锻造中国品牌。  相似文献   

17.
文捷 《中国品牌》2014,(10):46-47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关于"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讲话精神,201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举办了"质量铸就品牌"论坛会。作为茶叶产业的质量代表,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贸易间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可能就是"优先购买国货"与"限制稀有金属出口"问题了。这两个问题都关系中国的"货物流通"。不论是"优先购买国货"还是"限制稀有金属出口",遭到西方社会的不是"表扬"或"理解",而是批评。这里面有国际贸易准则,也有"各自考虑"问题,至于孰轻孰重,自当理论理论。  相似文献   

19.
王新业 《中国品牌》2014,(11):16-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迅猛发展,随着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和创新型企业的强势崛起,以及在技术、商业模式、民族文化上的创新突围,中国品牌企业正受到全球的关注。 如今,中国企业正在告别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格局,如今的"中国制造"不仅有了"中国创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也不断在国际舞台树立起"中国智造"的新形象。"技术创新"正成为中国企业的新名片。具有行业号召力的中国品牌如同一艘艘驶向海外的“巨轮”,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相似文献   

20.
陈婧 《中国品牌》2011,(2):104-106
欧莱雅中国原本"一人当家"的局面将被打破,这意味着,欧莱雅中国可能会因"一山二虎"而出现一系列新的管理挑战 2010年10月20日,从这天开始,欧莱雅中国原本"一人当家"的局面将被打破。欧莱雅(中国)正式对外公布了其最高管理团队架构的最新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