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自治区技术监督局局长阮景海发表讲话,他说,(标准化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我区标准化工作有了长足发展,结出丰硕成果,为自治区工农业健康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标准化体系逐步完善。截止到1998年底,我区共制定地方标准569项,包含了农业、农药、农机、交通、能源、轻工、建筑、语言文字等不同行业的技术、基础性标准。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农业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工业标准化工作步入法制轨道。《标准化法》颁布后,企业标准制定权下放到企业。各级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十周年纪念日,自治区人大财经委和自治区技术监督局在这里联合召开座谈会,旨在总结十年来我区实施《标准化法》所取得的成就,深入贯彻实施《标准化法》,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以促进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首先,我代表自...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1989年起,我区对牧业税征收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三年来,随着牧业税征收制度的改革和征管工作的加强,共为国家积累资金11,782万元,比改革前三年增加10,075万元,增长5.9倍。这些资金的积累,为支持自治区畜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审计》2001,(9):20
3年来,我区审计法制工作,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审计署的领导下,在各级审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十周年纪念日。自治区人大财经委和自治区技术监督局在这里召开《标准化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借此机会,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推动《标准化法》深入贯彻执行,我讲三个问题:一、我区的标准化工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落实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一年来,我们在邓小平质量思想的指引下,围绕上海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以"稳中求进,重在有质"为指导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抓学习、抓调研、抓规划、抓落实,扎扎实实地推进本市的各项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新局面。现就1998年的上海市标准化方面的主要工作和今年的工作任务谈几.史意见:一、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一九九八年的标准化工作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开拓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铝业的基本情况我国铝业生产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完成氧化铝产量544万吨,电解铝产量435万吨,加工材产量274万吨,当年电解铝和加工材的消费量分别为414万吨、303万吨,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2002年,我国铝业总资产达1365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948亿元,实现利税76亿元,其中利润40亿元。我国已经成为铝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从目前发展趋势看,这种地位还将继续保持。二、对电解铝投资应继续给予高度关注虽然我国电解铝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整体素质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区林业标准化工作,虽然在制修订标准,贯彻执行标准、提高林业标准化队伍素质,加强队伍管理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在指导全区林业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中,摸索出一定经验,有效地促进了我区林业生产的发展。但是,林业标准化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 需要,更有效地推进林业标准化工作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改进和提高。本文针对我区林业标准化工作现状和发展要求,提出推进林业标准化工作方法和  相似文献   

9.
该厂于1997年建成投产,2004年成功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通过多次技改扩建已形成年设计生产能力为8.8万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线。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产品质量稳定,相继取得国际标准验收合格证、标准化计量合格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茧检定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桑蚕茧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桑蚕茧生产起源于我国,距今6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从事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生产,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一样,对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蚕茧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70年,我国桑蚕茧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该年产茧12.1万吨)。从1977年起,生丝产量也超过日本而荣登世界之冠。近十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推动下,桑蚕茧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3年全国桑园面积已达73万多公顷,桑蚕茧产量71.3万吨,桑蚕丝7.18万吨,与建国初产茧3.09万吨、产丝1440吨相比,分别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农牧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八五”时期,我区的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牧区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1至1995年,全区粮食、油料和甜菜年均产量分别达到1,050.5万吨、72.2万吨和267.7万吨,比“七五”时期年均产量分别增加345.6万吨、13.3万吨和75.7万吨。粮食总产自1992年突破1,000万吨大关后,连续4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去年,在遭受严重干旱、低温、早霜冻等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仍达到1,055.4万吨,说明我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1,000万吨以上。全区粮食总量自给有余,人均粮食占有量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2.
笔者是一个在大别山区从事地方标准化管理工作十余年的老兵。在过去的地方标准化管理实践中,对全地区六县三市一场的乡镇企业标准化现状进行了普查、分析和探讨。 我区地处鄂东北,大别山南麓。近十年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产量、品种大幅度增加,1993年全地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2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3.
新疆技术监督培训中心(原新疆标准化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88年4月成立,是专职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担负全疆技术监督系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任务。10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兄弟单位的协助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至目前已培训技术监督各类业务人员3万多人次,为我区的技术监督教育培训事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函授培训 函授培训始于1988年底,当时是以中国标准化协会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围绕中小企业标准化函授培训开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与市场》2006,(11):84-84
富源县竹园镇色水煤矿隶属富源县竹园镇乐乌村委会上色水村,属恩洪矿区十井田中部,距富源县城50公里、富新公路15公里。该矿始建于1984年,建有一号平硐(已闭坑)。1990年煤矿委托富源煤炭技术开发服务公司设计开建斜井一对,设计能力为6万吨/年。为了使煤矿稳定、健康、持续发展,走上正规化、标准化之路,煤矿于2003年5月委托市设计院设计改扩为15万吨/年的生产矿井,  相似文献   

15.
潘西矿紧密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和视野延伸到了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全方位、全过程扩大了覆盖面,增强了辐射性,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功能。企业4年来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利润4年累计达到1.5亿元,累计实现安全生产2080天,安全产煤638万吨。  相似文献   

16.
一、入世以来,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200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进一步加强我国标准化管理,授权其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代表我国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区域性标准化组织的活动.今年正值我国人世10周年,也是SAC成立10周年.10年来,在全国标准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标准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基础和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7.
张扬 《大众标准化》2012,(10):48-52
地方标准馆的工作与设置1.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发展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近几十年间,我国科技文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其中,我国标准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巨大的,经过几代标准化工作者辛勤的努力,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建国四十年来,我国的乡村全面发展,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一、基层组织状况截止1987年底,我国共有乡政府58,016个,其中民族乡3,248个;镇政府10,280个,其中民族镇174个;村民委员会830,302个。二、农业生产情况——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461亿元增加到1987年的4,676亿元,增长371.5%。——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1,218万吨增加到1987年的40,437万吨,增长360.5%。——棉花产量。由1949年的44.4万吨增加到1987年的424.5万吨,增长956.1%。  相似文献   

19.
一、选煤厂概述杏花选煤厂是一座炼焦煤选煤厂,年设计能力为120万吨,洗煤生产工艺为混合跳汰,煤泥浮选,尾煤压滤工艺流程,投产十多年来,厂子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不断完善生产工艺,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选煤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杏花选煤厂96年被评为部级质量标准化选煤厂,2002年被评  相似文献   

20.
潞安矿务局王庄煤矿,是一座拥有5900多名职工的现代化矿井。它建成投产于1966年,原设计能力90万吨。1978年经过第一次技术改造,设计能力达到120万吨,1988年第二次技术改造完成后,设计能力将达到300万吨。1987年实际产量已经达到320万吨。王庄煤矿从建矿以来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近22年来,王庄煤矿以“坚持技术术进步,博采众长,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建成了我国第一流的现代化矿井。煤炭工业部曾高度评价王庄矿为“中国煤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