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香港商情     
林影 《沪港经济》2008,(6):70-71
汽车 港商纷纷看好内地汽车市场 内地是全球第4大经济体系,汽车工业更是推动其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器。中国是全球第3大汽车生产国,亦是全球第2大汽车消费市场,2008年预计汽车生产将超过1千万辆,汽车制造商对零部件及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因此香港汽车工业商纷纷看好内地汽车市场,竞相进入,并利用近水楼台和先进技术的优势,期望能长期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06,(2):123-123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烧汽油和柴油的汽车就是排放污染的车。而只要改装成烧气了,就变成了清洁汽车。许多人,许多媒体甚至将燃气汽车直接称为“绿色汽车”,其实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3.
合法改装汽车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小陈是位资深汽车改装发烧友,经他手改装的汽车,在圈内小有名气,他坚持汽车改装遵循原车设计理念,改装以提高汽车性能为主,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小陈说,汽车是机械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社会层次、生活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改变了汽车在社会生活中原有的象征性意义,符合个性追求,象征生活品位,代表轻松休闲,达到国际环保、安全要求的汽车产品日益受到消费青睐。中国进入了私人购车阶段,汽车厂商降低生产成本和售价、增加车型、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售后服务的压力和动力越来越大,汽车的内需质量随之增进。政府应当与汽车厂商及各大众媒体密切合作,共同塑造一种大众化、平民化的先进的汽车化,为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塑造良好的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汽车生产大国,也是私车普及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据2002年日本的统计资料,日本全部就业人口约6412万人,而直接从事汽车制造业的人数达537万人,占就业人数的8.4%,当年生产汽车1032万辆,出口476万辆,仍有超过半数的汽车在国内销售。此外,日本每年要进口国外汽车约30万辆。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很多汽车企业打着“全方位开放”的旗号,与国外大企业集团合资。不但没有学到外国的先进技术,连自己的品牌、市场都拱手送给了外方。拿着微薄的利润,躺在合资的安乐窝里睡懒觉,致使我国汽车工业核心技术空洞化,丧失了在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品牌,而不是成为国际汽车巨头的附庸。丰田可以开创一套后来居上的汽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今日汽车市场降价成为首选全国价格信息中心销售大战后价格大幅下跌,已是96年汽车市场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今年汽车价格如何呢?已成为广大汽车生产者、经营者和购车者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多方面的资料分析,有关专家认为,今年汽车市场不容乐观,如不发生意外情况...  相似文献   

8.
创新研发一直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短板”,近年来,国内几个大型汽车企业,比如上汽、一汽、东风和广汽均将提高自主品牌车占有量列入企业发展计划。然而,直至今日,在汽车研发领域,我国汽车厂商与成熟汽车市场的同行业者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9.
201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1.37亿辆,相比2007年的5697万辆,复合增长率高达15.81%。发达国家的汽车报废率(报废量/保有量)平均为6%。考虑到我国正处于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当前的汽车报废率虽然达不到该水平,但按照2013年最新《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载客和载货汽车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0--15年,那么2000年前后开始使用的汽车已经进入报废期,据此推算2013年我国的汽车报废量为200万辆左右,未来十年将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允许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不作限制。这表明我国已完全开放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我国现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具备专业办理汽车消费信贷的资质。为此,我国金融机构序列中必须增加一类新的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专门办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汽车大国,汽车工业非常发达,与其先进的生产技术相适应,日本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汽车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这一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汽车生产厂家的市场开发,确保了大量生产体制的建立,也促进了汽车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正朝着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方向发展,为此,借鉴一下日本的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租赁市场并不平静,日前,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美国赫兹宣布终止在华业务。此举一出,业内一片哗然。因为,就在2002年,美国赫兹与中汽安华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由后者以加盟的形式正式使用赫兹品牌在中国开展汽车租赁业务。双方协议时间为5年,但目前双方协议的截止期未到,却提前分手。赫兹的退出,使人们对中国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产生了种种疑问。那么,几乎被业内所有人看好的中国汽车租赁市场,到底得了什么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居民生活用品,汽车的普及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不长,汽车行业还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本文通过简述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的现状,在结合国外汽车市场发展办法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报告》2007,(245):1-13
伴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以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替代燃料、生物燃料、燃气汽车也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热点。天然气汽车是目前在局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推广价值的低污染汽车,尤其适合于城市公共交通和出租汽车使用。国际上车用乙醇汽油的生产和使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美国和巴西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车用乙醇汽油生产和消费国。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1):29-30
中国在2005年头10个月中首次成为汽车净出口国。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前10个月,中国出口汽车13.5万辆,主要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卡车,而进口汽车仅为12.8万辆,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日本、意大利或德国的豪华汽车。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拥有一辆汽车是国人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如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美梦不再难圆。随着中国车市的日益升温。全球汽车巨头纷至沓来.争夺这块“唐僧肉”。乘此东风.中国汽车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初露峥嵘。汽车市场上美日欧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这些昔日的霸主已不再笑傲江湖。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记录不断刷新。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带来的优势,使我们一跃成为汽车大国。然而,我们是“汽车强国”吗?回答是肯定的——不是!美国有通用、福特;日本有丰田、本田;德国有奔驰、宝马。我们有什么呢?桑塔纳、捷达在国内生产了近二十年。创造了世界车坛“神话”.但这最终还是德国的品牌。20多年的合资道路使中国汽车依附于世界品牌,滚滚的财源也蒙蔽了领军者的双眼,而属于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则丧失了发展壮大的宝贵的时机。但不幸中的万幸,我们还是幡然悔悟了。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勇敢地扛起了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让我们透过阴霾看到一丝曙光。  相似文献   

17.
事件     
《沪港经济》2010,(4):8-8
日本铃木及日产等三家车企宣布汽车召回 日本交通部2月25日表示,日产汽车、铃木汽车和大发汽车公司均宣布汽车召回。日本交通部表示,三家公司的此次召回并非不寻常事件,因为交通部每年接到的汽车通报通常有300起。但这三家公司选择的召回时机并不寻常。目前,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召回了数百万辆汽车,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已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面临第四轮重构,汽车产品将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概念也随之成为业界关注重点,新能源汽车成了各国竞相研发的目标和追求。因此,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和大型汽车公司都纷纷加大了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应用力度。随着人们对新能源的不断探索,在汽车领域中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呼之欲出。从环境及资源的角度来考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实际上就是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组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对汽车行业还是对国家的节能政策都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谢金星 《中国经贸》2010,(3):121-121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其发展前景似乎已清晰可见,但对于那些在这一领域探索的企业来说,谁也无法说出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矿物燃料汽车的具体时间。  相似文献   

20.
夏春生  饶涛 《魅力中国》2014,(25):67-67
近几年,随着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市场发展异常迅猛,而与之相关的汽车后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文章以江苏苏州为例,从苏州汽车后市场发展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消费环境等多方面出发,以点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为切入点,分析苏州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总结汽车售后服务业成功的经验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对苏州汽车售后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