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城镇低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编制目的和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会出现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1999~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最高10%)与最低收入组(最低10%)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不断拉大,最高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083.75元增长到25377.17元。年均增长25.52%;最低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17.8元增长到2862.39元。年均仅增长3.89%。低收入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仅绝对值低。而且增长速度慢。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妥善处理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5年长三角16城市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突破1.5万元大关,达到15255元,比2004年度增长13.3%。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财富》2005,(6):14-14
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今年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根据“十五”计划,2005年中国GDP将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9400元。而中国在2004年,GDP就已经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元。统计显示,2001年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根据“十五”计划,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而“十五”前四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6%,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统计部门获悉,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1644元,同比增长14.1%;在收入增速方面,江苏8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为16%,比上海高出3.6个百分点,比浙江7市平均增幅高出3.9个百分点,展现出奋力追赶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5.
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1-11月份,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296元,同比增长17.5%,增幅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相似文献   

6.
上海信息     
《上海商业》2005,(9):60-61
数字上海。今年1月——6月.本市农村农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361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6元.增长9.1%。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分析及缩小差距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情况(一 )近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按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计算 ,2003年 ,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23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 ,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 ) ,比1997年的2.47倍扩大了0.76倍 ,年均扩大0.13倍。从1998—2003年的6年间 ,城乡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由1998年的2.51∶1扩大到2003年的3.23∶1。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第二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二 )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比现行统计资料反映的还要大首先 ,城…  相似文献   

8.
记者13日从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获悉,今年前7个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828.3元,同比增长17%,增幅较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6%。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经济的腾飞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1989年的1374元、1997年的5160元,增长到2002年的7703元,25年间提高了22倍以上(名义增长)。2003年全国十大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更是首次超过10000元。然而,就在居民个人/家庭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改善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78--200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379元增加到10561元,人民生活极大改善,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城乡各类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2936.4元,增长21倍,年均增长12.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提高到9421.6元,增长26.4倍,年均增长13.6%。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2万亿元,增加568倍。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提高了23倍和19倍,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昨天公布的最新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84元,较上年增加1765元,增幅14.3%,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分析认为,工薪收入增加、养老金离退休金标准提高是上年度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不过年底前物价指数走高,直接削弱了城镇居民对收入增加的正面感受。  相似文献   

12.
利用山西省1999-2012年山西省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样本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最小二乘法(OLS)法进行实证检验,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线性模型。结果表明:山西省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居民的消费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决定。具体来说即在95%置信度下,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为0.795446,说明年均可支配收入LNPX每增加1元,消费性支出值LNPY处于以0.795446元为中心的区间[0.76774,0.82326],同时还得出居民的自发消费额度为178元。因此,文章提出了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福利项目和提高福利性水平等相并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2005年,长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突破万元大关。其中,上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最高,人均达到18645元。  相似文献   

14.
来自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省城镇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66元,位居全国第五位;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9%,在全国仅比海南低1个百分点,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15.
一、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收入分配作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提出了推进收入分配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部署。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精神,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居民增收和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政策措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99元,同比实际增长10.0%,增幅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762元,同比实际增长11.4%,增幅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预计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将达6%左右。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上半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城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长江三角洲十六个城市2006年1-6月城市调查资料显示:十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9202元,同比增长13.5%。  相似文献   

17.
2002年至2006年的四年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2%,江苏、广东、山东分别增长14.6%、9.5%、12.5%,江苏增速明显领先。由于收入增长加快,江苏与广东的收入差距迅速缩小,比山东的领先优势更为显著。2002年,苏粤鲁三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以江苏为1)为1:1.36:0.93,2006年则变为1:1.14:0.87。四年间,江苏与广东的收入差距缩小了22个百分点,比山东收入领先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了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销售与管理》2007,(6):16-16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大学生们通常没有固定收入,因而消费能力也相应较低。但CTR调查显示:大学生们并不像印象中的那样囊中羞涩,他们每月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为537元,每年即是6444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调查同时显示,从本科一年级到研究生二年级及以上,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也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近日,市统计局公布,2006年南京城市居民“钱袋子”增长明显,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9194.62,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37.72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6.5%和16.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6%和14.9%。  相似文献   

20.
高店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47.5万人,版罔面积960平片公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建成全闻经济百强县,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山东西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定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2005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7.9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6倍;完成全社会吲定资产投资48.7亿元,比“九五”末增长3.4倍;实现财政总收入8.09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2441元增加到现在的3961元,年均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九五”末的5256元增加到现在的9012元,年均增长11.4%,五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6.8万人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