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颖 《财经论丛》2018,(6):46-54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迅速上升.不少学者认为过高的杠杆率可能增加金融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思想在索洛增长模型中引入金融因素,以研究宏观杠杆率的演化路径和货币政策对宏观杠杆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国宏观杠杆率有着自己的时间趋势,而货币政策会使得宏观杠杆率反向偏离其趋势.研究结论表明不宜随意确定目标宏观杠杆率,也不应通过紧缩货币来达到降杠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姚佳 《中国物价》2013,(1):31-33,41
近年来,国内外政府纷纷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这将对物价运行产生一定推升作用。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超过18%,1年以后的国内物价涨幅很有可能超过3%。如果货币增速变动1个百分点,那么将对物价影响0.2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吕晓蔚 《商场现代化》2007,(21):351-352
面对大量国际贸易顺差和外汇占款,人民银行处于两难的处境:一是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多;二是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用“三元悖论”理论可以解释我国所面临的困境,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必然会经历这样的困难。迫切需要完善要素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郑联盛  范云朋  胡滨  崔琦 《财贸经济》2021,42(4):115-129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危机对产出、就业及工资等带来复杂的总量和结构冲击.本文通过劳动力矩阵和投入产出表构建多部门就业数据库,基于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就业市场的冲击以及政府干预的政策效果.结果 显示,在疫情冲击情形下,GDP增速和就业水平分别下降4.60个和6.52个百分点.疫情对就业和工资的冲击是全面性的,第一产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受到的冲击较大且结构性突出.定向财政支持、税费调整和货币政策支持等扩张性政策具有稳增长、稳就业和稳工资功能,带动产出和就业水平分别恢复1.49个和2.37个百分点,但各产业和各劳动类型对政策的反应具有差异性.政府需要统筹总需求与总供给、总量与结构以及内需与外需等的关系,更多采用“直达性”政策支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财经界(学术)》2009,(9):52-52
当前我国经济总需求中,外需大约占30%左右,外需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带动总需求增长0.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出口累计下降21.8%,而上年同期为增长21.9%,与上年同期比较,外需下降带动总需求增速下降13.1个百分点。内需占总需求的70%左右,剔除价格因素计算投资与消费较上年提高的速度,大约为14个百分点左右,带动总需求增速提高9个多百分点。外需、内需作用综合,则今年上半年总需求增速仍较上年同期低3个多百分点。这一分析表明,在外需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国内投资消费尽管较快提速,但总需求增速仍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吕晓蔚 《商场现代化》2007,(7X):351-352
面对大量国际贸易顺差和外汇占款,人民银行处于两难的处境:一是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多;二是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用“三元悖论”理论可以解释我国所面临的困境,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必然会经历这样的困难。迫切需要完善要素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VAR的我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协整检验和冲击分解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和经济增长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短期来看,股价指数对产出的影响不稳,股市投机行为容易引起产出膨胀;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利率管制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对股价指数的影响力,也降低了股市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敏感度。要发展股票市场成稳定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应密切联系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并调整股票市场投资秩序。  相似文献   

8.
易宇寰  潘敏 《财贸经济》2022,(11):75-90
美联储加息冲击引发的国内资产价格波动可能导致实体经济波动与金融系统风险相互反馈的螺旋式上升。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跨境资本流动和供需金融摩擦的小型开放经济DSGE模型,刻画了美联储加息冲击下国内实体经济波动与供需两侧金融风险交互作用形成的负反馈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表明:(1)美联储加息冲击引发的跨境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波动,不仅导致企业违约风险上升,投资收缩,并且使得银行净值受损而被动“加杠杆”,宏观经济下行的同时金融风险积聚;(2)应对美联储加息冲击的货币政策无论是选择以对内“稳产出和稳物价”为主要目标,还是选择以对外“稳汇率”和“稳国际收支”为主要目标,均无法保证“稳增长”与“防风险”双重目标的实现;(3)以对内“稳产出和稳物价”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与以信贷规模为锚定目标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的宏观审慎政策构成的双支柱调控体系不仅有助于减小宏观经济波动,而且能够减缓供需金融摩擦交互作用的加速效应,从而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两大目标,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9.
《央行第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央行第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表示,2008年第三季度,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商品房成交量大幅减少,房价开始下降。房地产市场变化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和土地购置面积下降,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增速明显放缓。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货币宽松政策背景和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增长事实为基础,探讨了中国企业杠杆增长和美国货币政策之间的联系.实证结果表明:虽然美国宽松货币政策会显著促进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增长,但对外资持股企业杠杆增长的促进影响要小于无外资持股企业.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上述影响和影响差异会越小.外资持股主要是通过加强企业内部融资能力,而不是股权融资优势来缓解美国货币政策宽松的杠杆增长促进影响.伴随美国货币政策宽松而增加的融资供给没有被无外资持股企业同步用于资本性投资,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其他投资.沪港通政策可减小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带来的中国企业杠杆波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以及杠杆率居高不下的现实背景,从地区层面考察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在理论上,本文在厘清金融杠杆率经济增长效应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的结构性失衡损害了杠杆本应具有的积极作用。在实证上,本文借鉴广义杠杆率的思路,构建城市层面的杠杆率指标,采用2003—2017年地级市的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城市杠杆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地区实际GDP增长率平均降低约0.015个百分点。机制研究表明,负面影响主要源于城市杠杆率的加大降低了物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而且在深层次上与工业盈利能力的下降、金融投资的增加有关。调节机制研究表明,国有经济和僵尸企业比重等表征的经济结构失衡是加大杠杆率对经济增长不利影响的重要因素,创业创新、对外开放等改革举措可以减弱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与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为化解债务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的趋缓与结构转型的推进,我国总杠杆率水平急剧攀升,且受债务驱动增长模式及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等因素影响,我国杠杆率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之间作用机制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与金融资源分布错综复杂的客观现实,要正确理解杠杆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而制定积极稳妥的去杠杆政策必须考虑区域因素和部门因素。以2010—2016年全国30个省市区(不包含我国西藏和台湾地区)的总杠杆率、分部门杠杆率、金融波动及经济增长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并基于部门分化和区域分异双重视角对我国杠杆率结构变动关联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区域杠杆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但各部门杠杆率变动与本区域及其他区域总杠杆率变化的联动机制不尽相同。总体而言,金融杠杆率对总杠杆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其他部门杠杆率对总杠杆率的推动作用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为实现稳增长与去杠杆之间的平衡,决策层应基于不同区域或部门影响机制,根据区域杠杆结构特征、经济结构调整进度及金融稳定程度制定差异化政策,通过影响和引导市场主体杠杆变动幅度和方向来实现稳增长与去杠杆的平衡。具体来讲,一是去杠杆必须注重区域间差异化政策的求同存异;二是去杠杆必须注重部门间杠杆波动的组合规律;三是去杠杆必须注重监管与宏观政策的合理选择与匹配。  相似文献   

13.
<正>一、2013年投资平稳运行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43.7万亿元,名义增长19.6%,比上年放缓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2%,同比略降0.1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在出口竞争力下降、消费需求增长动力偏弱的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4%,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有效发挥了稳增长的关键作用。重点领域建设得到加强。在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加强铁路、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节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中国以信贷扩张为主的货币政策相对于以货币供应量增加为主的货币政策能够更有效地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并带来更小的通货膨胀,从而有效解决了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性的难题。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由于中国以信贷扩张为主的货币政策的特殊有效性,中国可以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要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一、民间投资增速持续放缓且分化加剧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急剧下滑,上半年,民间投资仅累计增长2.8%,同比下降8.6个百分点。6月当月,民间投资甚至没有增长。民间投资贡献率明显下降。2005年以来,民间投资月度投资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基本在50%以上,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贡献率已下降到20%。民间投资与非民间投资出现增长缺口。今年2—6月份,民间投资增速分别低于非民间投资9.3个、14.5个、15.4个、  相似文献   

16.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工具(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受外需大幅萎缩、内需低迷以及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工业投资呈现出明显的增速下滑。其中,民间投资增长放缓的迹象更为显著。2016年1—6月份,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78688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比1—5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2544亿元,下降17.7%,降幅扩大6.6个百分点;制造业71243亿元,增长2.5%,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电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运行总体态势良好。消费较快增长,投资增速高位回稳,对外贸易快速恢复,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工业增长总体较快,企业效益大幅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6%。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进外汇管理,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各项措施综合作用下,货币信贷增长从2009年的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7.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比上季度末低4.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4.1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比上季度末低5.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回落,6月末,全部金融机...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交通运行呈现出需求回暖趋势,但需求格局改变与企业经营困境并存的局面将会持续。预计四季度交通投资继续高位增长、客运回落势头放缓、货运增速回升,将带动全年交通需求回暖。一、前三季度交通运输运行情况(一)交通投资总体平稳,沿海港口明显下降前三季度,全社会交通建设投资(不含管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共完成19267亿元,同比增长9.4%,增幅较去年同期上涨4.1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公路、民航投资保持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7.5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2%,增幅比上年末高1.0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3.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62万亿元,终止连续七个月的下降步伐,同比增长9.06%,增幅比上年末低11.99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42万亿元,同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