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世人瞩目,但这并不表明市场经济模式走到了尽头,也不能以此否定市场经济的普适价值和原则,更不能以此忽视中国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中的缺陷和问题。中国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仍然干预过多,有必要适度放松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有必要继续进行从政府主导经济向市场主导经济的转型。一是加强市场经济外在社会机制特别是法律规制和监管机制的建设;二是坚持政府改革,找准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之间的最佳平衡界面,厘清国有企业与公有制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如果一场革命不能在社会经济层面发挥功能,这场革命总显得有点不足,或者不够到位。从这个观点回望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这场大革命究竟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多大作用,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转型国家,发展的本质是结构变迁,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和谐的发展,政府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指挥中心。中国社会传统中经济对政治具有高度依赖性,根据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从中国实际出发,吸收当代经济理论发展的成果,科学地设计和行使政府职能,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卢慧黎 《当代经济》2016,(15):13-14
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同样,中国城镇化也促进了社会经济进步.近年来,社会生产力在逐渐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本的农业型社会向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转变,逐渐过渡到现代化城市型社会.中国城镇化的扩大,促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本文针对我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促进中国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与近代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传统社会进步缓慢,呈现一种超稳定的结构和循环渐进发展的态势。本文指出,国家政权对社会经济的超强干预是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循环渐进发展的根本原因。这种超强的国家干预根深蒂固:它根源于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进而,在国家与社会的冲突和变革中,国家在最大程度上主导着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而,作为我国“十五”期间经济协调发展主线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小企业不能忽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经济结构调整需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一、结构调整用资与目前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关系 中小企业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需要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对其原有生产经营结构、产品结构、资产结构、资金结构和规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对人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先建 《经济学家》2006,2(1):42-4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中具体的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个体成长的历史,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中,抽象出商品生产者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三个阶级的行为逻辑。他对经济活动中的人按研究的进程进行两次抽象,强调对人的分析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他规定了抽象的前提与范围,强调抽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他将个人行为的分析融合在社会利益结构的分析之中,并从社会经济的内在机制说明人的行为道德问题。马克思对人的分析方法是经济人假设或其他假设所不能替代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企业中推行经济效益审计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但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没有现成的国外经验可以照搬,必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体系与实践流程。由于国有企业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对国有企业从经济效益审计与评价指标体系作一思索和探讨是十分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对理解转轨情境下的当代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十分重要。采用中国东、中和西部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中国转轨时期不同制度水平下社会资本、金融发展及其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正规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社会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则具有显著的负影响。社会资本与正规金融发展的联合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非正规金融与社会资本的联合效应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并且制度越完善,这种负面效应越明显。因此,在深化制度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社会资本结构优化和平衡,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伦理思想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社会伦理道德变迁的前沿。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变革方向与学理指南。从经济伦理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变革旨在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经济伦理思想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社会伦理道德变迁的前沿。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变革方向与学理指南。从经济伦理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变革旨在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一)人口因素是形成社会经济结构形态的决定因素之一从短期看,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能单纯用人口因素来解释,正如不能用地理因素来解释一样,因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地理条件和人口条件都没有变更的情况下,社会经济可以发生变化,甚至频繁地发生变化,很明显,这些变化既不是由于人口有所增减,也不是由于地理环境有所改变,所有的发展变化都是由其他的种种原因造成的.但是从长期看,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形态的最初形成或产生,人口因素和地理因素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人是地的产物,是靠土地养活的,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和能提供什么样的生活资料,便适应着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从而形成某种形式的生产和生活,也就是形成了某种形式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态.不言而喻,在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土壤、动植物资源等等)下,社会经济的结构形态和发展方式是不会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忽视农业发展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解决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因此,中国严峻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仅靠工业和城市来转变是不行的,还应重视通过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宏观经济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的两大部类分工理论 ,不仅包括总供需均衡思想 ,而且包括结构均衡和价值均衡思想。社会再生产的有序进行 ,必须以总供求均衡 ,结构均衡和价值均衡为基础。违背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必然使价值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 ,使社会再生产受阻 ,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并遭到实践的无情惩罚。这一点已为我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所证明。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信息经济条件下 ,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对经济结构进行全面调整。通过以信息技术导入传统产业 ,实现产业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解决总供求失衡问题 ,而且还要解决结构失衡和价值失衡问题 ,从而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本文通过对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投资率、消费率以及固定资本形成率的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根据经济增长特点,将中国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03以来,消费比重下降,投资在国民经济中权重越来越大。同时也进一步探索投资、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并从经济、社会以及环境角度分析了投资需求的成本。只有逐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才能实现经济平稳、长久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由新民主主义经济走向社会主义经济 ,是毛泽东实现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的经济途径。建国后 ,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力量———国有企业的建立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表明毛泽东对构建的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的生产力标准做出了现实的选择。“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表明毛泽东构建的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全面展开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大大丰富了。  相似文献   

17.
正确应对信息化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中国来说,实现信息化,或者说向信息社会过渡,是一件很难做、但又必须做的大事。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才能够获得解决。鉴于有些问题还没有引起各方面的足够注意,这里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信息化可能带来较之工业化更为严重的挑战 未来学家托夫勒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三波”或“三次浪潮”),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第二个阶段是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工业社会,第三个阶段用现在的话来说,则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社会。近代中国一直处在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过渡,即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就工业社会所需要的经济制度结构而言,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努力总算是入门了,但市场制度的建立还远远没有完成,在有些重要方面甚至还处于“过大关”的过程之中。然而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信息化的问题又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信息化意味着更大跨度的社会变迁。中国能不能成功地应对这一挑战现在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作为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一员,中国的发展经验也是国际发展经验的内在部分。总结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的中国经验可以视为是中国对国际发展的贡献。本文试图从五个方面来看待中国经验,并把中国的发展置于国际发展的视野中。这五个方面包括:(1)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2)经济社会发展和最低限度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3)保护产权与经济发展积极性之间的关系;(4)基本社会正义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5)社会经济基础结构和民主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宋代福建沿海对外贸易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郑学檬关于宋代福建沿海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已有许多论著述及,这里将侧重就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沿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问题作一个总的说明。所谓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所有制形式的变化,这一点本...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态势,体现在不同时期的国家—社会关系框架当中。通过分别对三个领域话语的历时性演变进行梳理,可以解析上述话语叙述结构逻辑,在反思中探讨当今全球经济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经济、社会、政治健康有序发展之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