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如何创造并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外部环境动态性的增强,动态能力成为当前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通过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等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阐述了现有研究的进展及不足,以期为后续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管是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拥有领先的优势,还是正在发展,尚没有开发市场的企业,都必须学会将动态能力观引入企业的管理当中,随着中国与世界越来越多的沟通,中国企业也开始调整自己,迈入国际,中国企业如何逐步赶上乃至超越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在国内领先的企业又如何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并且营造出持续的竞争优势,是文章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余光胜 《经济管理》2002,(20):10-15
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实践,而且也是检验各种理论流派能否解释和预期企业竞争优势的判断依据。本文拟对探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并不是“梅森-贝恩范式”主张的由市场结构等因素所外生,也不完全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企业能力理论”所倡导的由企业内的资源、能力所内生。通过逐层剥离笼罩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外围因素,本文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知识,试图为现实中企业构筑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战略管理理论演化——企业战略观的发展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春晖 《生产力研究》2004,7(10):150-152
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 ,定位战略观、资源战略观与能力战略观是战略管理理论形成的三个主要学派。本文对这三种战略观的发展及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分析 ,认为三种观点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 ,管理者在实践中应根据环境 ,综合各种战略观来选择适合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企业资源观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琛  蒋伟军 《经济师》2000,(8):10-11
企业怎样才能取得并维持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传统的战略研究学者认为 :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本身及竞争定位。于是 ,长期的研究形成了“结构—战略—绩效”这样的范式。在这里 ,结构是指市场结构 ,也有人称为产业结构 ,是同行业各个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 ,也就是狭义上的竞争环境(Hrry Magarethe1999)。到了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战略研究学者深刻认识到 2 0年代以前形成的战略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开始从过分重视企业中物的因素、企业外部环境转变为重视企业内…  相似文献   

6.
资源基础观的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基础观是最近数十年中战略管理领域中的主流理论.它为企业建立、维持和发展竞争优势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还为其后发展起来的企业能力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在概念定义上的模糊性和使用中的随意性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与应用.本文回顾了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的发展历程,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资源基础观的现状进行反思,为今后的研究建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羽 《生产力研究》2005,(11):28-30
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成为国际贸易的又一理论的核心。本文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即既相互离异、相互否定,又有继承与贯通,尤其统一于指导实践。因此对这一关系的辨证理解对我国制定外贸战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唐春晖 《当代财经》2003,(10):68-70
有关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解释,有一个从静态外生-静态内生-动态内生的演变过程,企业的动态能力战略观正在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理论前沿。将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企业动态能力的核心本质是知识,知识形成的动态机制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帅 《生产力研究》2006,13(11):276-278
文章基于资源学派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工作,评述了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观点。首先,以资源观的发展为线索,综合归纳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学派对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主要观点;其次,以Barney和Peteraf的相关研究为代表,阐述了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框架;最后,在指出资源观相关理论拓展的基础上,评述了能力观、知识观及动态能力观对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演进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淳鸿 《经济问题》2007,332(4):23-25
竞争优势理论经历了古典综合论、竞争优势外生论、竞争优势内生论和动态综合论四个发展阶段,它是一个从注重企业内外环境静态匹配到注重企业外部环境到注重企业内部环境再到注重企业内外环境动态匹配的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主要模型,并对新贸易理论和现代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中心论点是,即使新贸易理论在某些方面研究了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所没有研究的问题,它也难以取代后者而成为新的主流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现代比较优势理论之间更多的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史会学 《经济师》2000,(7):37-38
无论任何国家、组织亦或企业,在社会竞争中不仅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而且要培育出适应未来竞争的核心优势即动态优势。过去由于人们一直关注于前两者优势,对后者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应用研究,最终导致自身缺乏动力和发展的后劲,结果总使自己一直处于落后被动的竞争格局。为赢得未来竞争的主导权,任何国家和组织以及企业必须善于开发并培育属于未来的动态优势。一、传统优势观及其局限对于绝对优势,亚当·斯密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和解说,绝对优势就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产品和提供某种服务上,在价格和资源等其它条件上,都具…  相似文献   

13.
赵蕾 《经济论坛》2007,(15):59-62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当代新贸易理论 1.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指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相似文献   

14.
焦凯 《经济论坛》2014,(11):120-122
自从国外学者提出核心能力以来,企业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如何通过核心能力来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他们的竞争优势未必是由显性的资源带来的,而更多的是企业通过对一系列资产以及技术、知识的整合,运用企业的组织能力来取得竞争优势。本文基于复合基础观的视角,探究了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现状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选取了数十篇国内外有代表性论文,比较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企业成长研究在理论基础、热点问题、视角、领域和理论贡献上的异同。本文认为,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影响力的变化与企业所处的历史性环境密切相关,国内研究成果对企业成长的主流理论贡献不足。  相似文献   

16.
竞争优势理论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中国经济将加速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中国企业的竞争环境、竞争条件和竞争规则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如何做到既要在国内培育和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又要主动走出国门,积极开展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所以,在目前对竞争优势理论作较深入的分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多学者在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时应依据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理论而争论不已,但事实上此两种理论均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在分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分析了其局限性及在我国的不适应性,提出应综合这两种理论,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优势的理论和战略。  相似文献   

18.
郭洪 《生产力研究》2011,(11):25-26,70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应用广泛,对当前世界各国的贸易交往具有较好的解释力,而多年来,该模型一直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或者相关的理论解释不能从根本说明其内在机制,文章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对引力模型背后的内在经济学逻辑进行了阐述,为引力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制度理论、资源基础观和领导理论解释领导者如何为组织获取资源。从领导者在怎样的制度情境下获取资源、领导者为组织获取的资源是什么、领导者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这些资源的3个开放问题出发,联接制度、组织、个人3个层面构建了研究领导者资源获取的分析框架。提出的理论框架为分析领导者获取资源过程提供了依据,同时可为领导者在实践中获取资源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晓晨 《经济经纬》2007,29(3):10-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当代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向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将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的因素纳入研究范畴,他们从动态角度或采用动态分析方法解释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使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虽然这一理论不像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那样具有公认的统一权威性,而是体现在不同经济学家的若干论述中,但其理论观点、分析方法以及对现实的解释,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