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消费者印象中,日本制造甚至成了"质量上乘"的代名词。然而,近些年人们发现,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竞争力越来越弱,甚至有些日本企业不得不退出中国。比如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现在几乎看不到日本品牌的手机。日本企业为什么在中国衰败?认真研究深层次的原因,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日本市场已经很难找到有"日本制造(Madein Japan)"标志,并且销售额呈两位数增长的商品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制造企业会将它在制造领域的传统优势拱手相让。相反,来自日本国内的种种信号表明,不甘心的日本制造业界正酝酿着一场反攻。近日,日本最大的财经新闻机构日经BP社发布长篇连载,题为"战胜中国制造——日本企业的五张王牌"。该文明确提出,"日本制造已没有竞争力"的断言没有道理,日本制造企业要在和"中国制造"的对抗中东山再起,可以在先进生产方式、及时响应客户、专利技术、质量品牌、产品设计开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日本帝国主义警察势力侵入我国东北由来已久,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旅大租界地、满铁附属地等地区设立了警察机构。随着"治外法权的撤销",日本在沦陷区的警察机构设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沦陷区日本警察的权利大大高于中国警察却是不变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文化"可以看做是一种创业的企业文化.相比之下,尽管日本是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它独具特性. 多少年来,都是"日本企业文化"为人们津津乐道,甚至赞不绝口.不曾料到,日本共同社1月14日一篇题为"日本女性看重中国企业文化尝试赴华发展"的报道,把"中国企业文化"的话题提了出来,给了人们一个重新检视、重新认识"中国企业文化"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儒商思想是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经济方面的体现,传入日本后,与日本本土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变异"的儒家思想,体现在经济上即为日本特色的经济思想.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实现近代化;二战后,实现现代化,在仅仅数十年间创造了"世界的奇迹",从最贫国到发达国家,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基于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扬弃而形成的特色的儒商思想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6.
盛雯雯 《科技与企业》2013,(11):37-38,40
本文对比分析了美国对日本和中国经常账户失衡的特点。我们发现美日与中美经常项目失衡的相似之处在于:中日两国的出口都高度依赖于美国市场,且两次失衡都伴随着美国严重的国内财政赤字问题,这验证了"孪生赤字"假说的存在。而美国对日本和中国经济失衡的差异性在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日本经常账户逆差主要是由于日本国内投资不足,而本世纪初中国对美国的经常账户长期巨额盈余则是由于美国储蓄率过低而中国储蓄率过高所导致。  相似文献   

7.
刘江桥 《中外企业家》2013,(8S):269-269
"天皇"的称号并不是来源于中国,是当时推古朝的官员向日本君主提议的。之所以叫"天皇"是因为把君主比作宇宙中心的北极星,而其他的星辰则围绕着北极星。因此,天皇就像是北极星,是政治不变的中心。这样的观点在日本持续了两千多年。对日本天皇为何能存续至今,笔者主要参考一些历史文献来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的标志,过去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它代表着可信赖的、微型的、精致的产品形象.但是2000年以来,日本企业接连发生产品质量缺陷、售后服务较差等问题,从沸沸扬扬的东芝笔记本事件,到发现三菱汽车的严重安全隐患,再到松下GD92型手机大规模返修,以及日航公司粗暴对待中国旅客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日本制造"形象迅速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瓦解.  相似文献   

9.
赵福帅 《英才》2012,(9):136-137
曾经震撼欧美各国,被看作中国觉醒的标志的它,最终落入了日本财团的借贷陷阱中。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到关键时期,都开始大炼钢铁。19世纪末,李鸿章等洋务派从欧洲"搬回"了枪炮厂、机械厂、轮船厂、织布局……中国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但没有钢铁这根梁柱,国家工业体系就无法独立,还得继续向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崇尚"道"的国家,"道"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日本的国民性,而在日本所崇尚的各种"道"中,武士道是几个历史最悠久也是最深入人心的"道"之一。基于此,本文拟通过探索武士道与日本人民的关系,来更深入的研究日本的国民性。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产品在中国家喻户晓,绝大多数消费者印象中,日本制造甚至成了“质量上乘”的代名词,比如索尼电视、丰田汽车等,人们都以拥有日本的产品为荣。然而,近些年人们惊讶地发现,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弱,甚至有些日本企业不得不全线退出。为什么日本企业在中国衰败?研究部分日本企业在华投资失败的深层原因,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儒学传入日本,最早是在公元285年王仁将《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带到日本开始的。儒家思想在圣德太子时期开始巩固和发展,直至近现代在得以日本广泛传播。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复苏,西欧自由主义盛行,儒家文化的地位被削弱。但人们仍认可其对日本的影响之深,也从未间断过儒学教育。儒学在日本历史长河中得以积淀与融合,虽然逐渐被世俗化,儒家文化"以人为本"与"和"的思想,却在日本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层面上深深扎根,推动了现代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键 《新远见》2008,(3):44-61
中国具有巨大原经济发展潜力,同发展中国家有着广泛的联系。日本经济力量雄厚,科学技术先进,在发达国家行列中占有重要位置。中日两国加强友好合作,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的确,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日两国更加需要对方的经济合作,中国经济的腾飞促使国内潜在的消费市场将变为现实的巨大市场。这对日本企业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通过加强中日两国双边经济合作来求得日本经济的彻底好转,是日本国民与企业界的共同愿望。而中国为了实现更高的发展战略目标,保持稳定而有效益的持续增长,也需要继续加强与日本的经济合作。"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中国对外关系的真正力量之源,是和平统一海峡两岸、实现中日和谐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正>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不死鸟"的故事,说的是一只鸟在焚烧的烈火中展翅腾空。人们以此来比喻战后日本。众所周知,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战争中,日本的国民财富有1/4化为灰烬。战后日本是在战争的废墟上,逐渐走上复兴道路的。战后短短数十年间,日本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很大成功,成为世界经济、技术大国。日本取得的飞速发展和巨大成就令世人瞩目,日本这种"奇迹"般的发展,被世人喻为战后日本发展的"神话"。  相似文献   

15.
<正>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不死鸟"的故事,说的是一只鸟在焚烧的烈火中展翅腾空。人们以此来比喻战后日本。众所周知,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战争中,日本的国民财富有1/4化为灰烬。战后日本是在战争的废墟上,逐渐走上复兴道路的。战后短短数十年间,日本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很大成功,成为世界经济、技术大国。日本取得的飞速发展和巨大成就令世人瞩目,日本这种"奇迹"般的发展,被世人喻为战后日本发展的"神话"。  相似文献   

16.
王秀艳 《科技与企业》2013,(12):255+257
中日两国是邻邦,也是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中日两国贸易往来历史悠久,两国经贸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关系。此次钓鱼岛争端,从短期来看,给日本企业在华销售、中日两国间进出口贸易和日本观光旅游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中期来看,则对亚洲经贸格局、日本企业进出中国市场的进程及日本经济景气度产生影响。由于受到上述影响,日本经济在2013年后进入新一轮的衰退,年经济增长率或下降1%。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中国也深受日本动漫的影响。随着日本动漫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对中国的影响也逐渐被大众关注。通过对日本动漫的发展进行分析,阐述了日本动漫对中国人以及中国动漫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纪路 《上海质量》2003,(6):38-38
我在日本留学15年,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向日本人"哈伊、哈伊".现在日本人接受我们的审核,终于轮到他们使劲地向我们"哈伊、哈伊"啦.  相似文献   

19.
身为中国人,议及两国关系,文题不定"中日"偏写"日中",乃因据我看来,彼此现状如何,前景怎样,好坏实不由我中国,轻重全然决于日本.亦即日本站在国家意识的高度之上,究竟如何看待侵华罪恶,怎样端正目前态度.  相似文献   

20.
胡羽 《经营者》2002,(9):46-47
<正> 2002年2月22日,对于日本肉食品行业来说,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黑色星期一"。历揽52余载无限风光的日本肉食品行业"龙头老大"——日本雪印食品公司,由于用进口牛肉冒充国产牛肉赚取昧心钱的丑事被暴光,不得不在4月底彻底解散,凄凄惨惨打消了新世纪再攀行业新高峰的远大目标,自作自受地为区区900万日元的"肮脏利润"付出了倒闭破产的惨重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