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刘晓泉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2):100-104
1926年北洋政府发行的"秋节特种库券"既遭到了外国公使的抗议,也遭到了国内势力的反对.它既没有得到总税务司安格联的支持,也无法获得国内银行界的帮助.最终,该"库券"只有直接充作各项饷需,印不通过银行界发行而由各领券人自行变卖."库券"发行中出现的种种波折,既说明了政府债信的严重缺失,也反映了军阀纷争的混乱政局,预示着在国民革命军直接打击下的北洋政府统治即将覆亡.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建立股票市场以来,一直存在严重的IPO抑价过高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筹资效率.随着近期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措施的出台,关于我国IPO抑价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再度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从新股发行市场参与主体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当前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分析了我国IPO抑价的现状与高抑价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一、我国国债发行市场的发展进程 在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的最初几年里,我国基本上采取政治动员与行政分配相结合的强制分配方式。这种方式与市场经济平等、自愿的原则严重背离,发行难度相当大。投资者缺乏投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单纯地认为是为国家尽义务。当国债发行难以为继时,从1985年起相继进行了改革。但这类改革不是考虑根据市场要求改革发行方式,而是单纯附加优惠条件来吸引投资者,诸如缩短国债期限、提高国债利率等。由于发行方式这个根本点没有改革,人为造成了还债高峰不期而遇并加重了还本付息的困难,陷入了不良的债务循…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是我国政府从诸多资本制度选择集合中实现的一项制度选择,其原因在于该制度将会为我国参与资本市场的各主体带来很大的预期收益,使得因制度建立所花费的成本得以补偿。但是股票发行制度变迁中存在规定的制度与实际执行的差异,造成每一项股票发行新的制度安排无法分散风险和增加效率。通过对差异表现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我们认为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存在制度非有效供给。根据“需求—供给”理论,结合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中各要素的变化,我们给出制度非有效供给的理论模型。改变制度非有效供给的有效办法是通过制度主体角色的转变以实现制度供求的重新调整。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提出了实现制度主体角色根本转变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中国股票的发行制度由最开始的审批制到核准制到最后的保荐制,体现了中国市场经济进程中证券市场发展的变化。为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国证监会于去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就新股定价、承销和发售的一系列制度及相关安排做出指导.此次改革的核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兼顾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二是能够更加合理地为上市公司股票定价.这次推出的新股改革措施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二级市场价差过大、申购资金过多、中小投资者中签率过低等问题.此次IPO的重启,证监会旨在提高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但权衡之后还是力度不够,广大中小散户还是很难从这次IPO改革中得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中小投资者会承担很大风险(新股改革后,散户中签率会有所提高,但新股又有破发可能);(2)上市公司市盈率定价过高,上市公司股东一夜暴富;(3)上市募集巨资用途不当,未上市的公司无法募资,造成企业发展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9.
全流通时期IPO的市场定价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O新股"三高"和首日破发现象是由发行制度内部各个环节脱节造成的。兼顾新股发行制度的各个方面,进行同步的市场化改革,有助于破解目前新股发行出现的各种难题。 相似文献
10.
李颍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36):14-15
为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应改革发行审核制度,逐步向注册制过渡,并降低上市门槛,为更多的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首次公开发行(JPO)机会。本文提出以注册制为长期目标、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加强监管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福利彩票发行效率研究——基于制度框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销售额为单一评价指标的彩票发行效率研究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本文重建了彩票发行效率研究的评价体系,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将研究建立在福利彩票发行、销售框架搭建基础上,通过制度分析得出判断性结论,提出这一制度实施效率的假设,并进一步使用综合指标体系在实证分析中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原有新股发行制度渐渐显现出许多弊端,为了提高新股发行融资的效率与公平,2009年,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桂林三金成为新制度下首只融资的新股,并且体现了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部分成果,本文从制度变迁及交易费用理论角度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进行理论分析,并就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货币发行依据、货币发行机制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三个方面来论述中欧货币发行制度的异同点,以及欧洲货币发行制度有哪些优点值得我国去学习,同时我国应该避免欧洲货币发行制度的缺陷以及欧洲货币制度缺陷给予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用注册制取代审核制,明显是在回避新股发行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在避重就轻。据有关人士透露,证监会一直在着手研究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由注册制(或称备案制)取代现行审核制事宜,目前已经获得国务院领导的首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有可能在十八大后推出。再次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这是符合投资者意愿的。虽然今年4月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过一次改革,但由于当时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新上任不久,这次改革总体上给人以仓促之感。新股发行制度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新股高价发行问题、询价机构无须对报价负责的问题、控股股东一股独大问题、首发流通股比例偏低问题、造假上市问题等。所以,再次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成了不少投资者的一种期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研究2009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对新股发行的影响,探讨了发行制度与新股定价等相关问题。本文发现改革后新股发行价上升使得首日折价水平显著下降,同时新股发行价与反映公司质量的财务特征变量相关度增强。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2009年的发行制度改革对于IPO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完善具有贡献,进一步揭示了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中,一级市场价格发现制度的欠缺是IPO高折价以及IPO价格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创业板市场作为中小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场所,能够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体系的构建。我国创业板于2009年设立,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创业板发行过程反映出种种问题。创业板市盈率过高、利益寻租、保荐责任不明晰现象随处可见。本文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创业板发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曹丽慧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24):18-18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发行制度演进过程 一般地,我们以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12月成立及其1991年7月正式运作作为中国证券市场建立的标志。在1992年国家证券委和中国证券会成立之前,全国没有统一的证券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兼负责证券发行市场主要管理工作;1993年4月,国务院发布《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股票发行实行审批制度;1996年12月,中央发布《关于股票发行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发行原则由单纯的额度控制改为“控制总量,限报家数”;1998年12月通过《证券法》,证券发行审批制度改为核准制,2003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规定2004年2月1日起证券发行实行保荐制度,让券商和责任人对其承销发行的股票,负有一定的持续性连带担保责任。保荐人制度的实施,是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股票市场建立之初到现在,我国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经济体制决定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稳定必须由国家领导和干预。通过将近20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充分发挥它的资源配置功能。文章系统地回顾了在股权分置改革的热点时期,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和定价方式的变化过程,分别从发行管制、发行定价、发行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伴随着美联储量化宽松引发的资金流入,美国股市一路高歌猛进,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均迭创新高;日本推出"安倍经济"后,股市也是连续上涨。反观国内股票市场却持续低迷,成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受伤最重的股票市场。在此背景下,证监会于2013年6月7日发布《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征求意见稿)》,宣告第四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启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的建立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证券私募发行的审核制度、主体资格确定、发行方式等方面还不健全。本文即结合我国目前的状况和国外的有关立法,对我国的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