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是九曲黄河的入海口.也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滔滔黄河裹挟千里泥沙.在这里淤积为新陆地。1961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第一口油井喷出了原油。不久,共和国的石油史册上,又载入了一个叫做“胜利油田”的响亮名字。中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就坐落在这个具体优良石油传统和充满神奇的土地上.并在辉煌中创造着奇迹.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2.
在前不久召开的胜利油田地质论证会上,由海洋开发公司提出的胜利浅海地区下一步勘探有利方向及8个重点勘探目标地质报告,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再次吸引了众多目光聚焦胜利海上油田的发展。胜利海洋采油人面对新形势庄严承诺:誓夺海上油田持续发展。“三大矛盾”:凸显资源接替不足油气资源是石油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从陆地走向海洋获取新资源是胜利油田实现稳产的一个战略举措。“九五”期间,胜利海上油田每年探明储量都保持在千万吨以上,在胜利油田总探明储量中占有较大比重,成为胜利油田重要的资源接替阵地。但随…  相似文献   

3.
努力夺取最后胜利本刊评论员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已经圆满结束。会议在部署了今年下半年集团公司基建投产、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各项具体任务的同时,对全网职工发出了向“9511工程”第一阶段目标作最后冲刺的号令。焦总经理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田胜利弯头厂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诞生的一个油田三产企业,当初的目的是为了安置职工家属和待业子女。依赖母体的扶植,靠吃点主业的“残羹剩饭”,弯头厂也有过一时的“辉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这个厂产品大量积压,质量低劣,成了主业的沉重负担。1998年,这个厂大胆改革,一手抓质量,一手抓营销,弯头厂如一条扬帆的小舟,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经受着风浪的吹打,在逆境中发展壮大,3年迈出三大步,销售收入、利润每年递增都在65%和50%以上。 提高质量求生存 胜利弯头厂把质量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他们从…  相似文献   

5.
坐落在皖南山区的安徽宁国机械工业公司,走出“滑坡”的困境,出现了勃勃生机。199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用户向该公司订购“三环”牌三轮车和“黄山”牌柴油机的电报,象雪片般地飞来,全公司近2000名职工加班加点,仍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面对喜人的形势,公司总经理洪信余感慨地说:去年3月份后因各种原因导致生产滑坡,我们“三环太”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胜利。这家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由于较早地推行了“三项制度”改革而蜚声省内外,企业生产蒸蒸日上,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1992年完成产值1.8亿元,实现利税1000多…  相似文献   

6.
高警党旗铸辉煌———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胜利采油厂党建工作纪实赵凤善董杰华斌面对市场经济的汹涌大潮和老油田生产开发的重重困难,胜利采油厂党委高擎党旗,稳掌“船舵”,不断强化党的建设,驾驶着胜利采油厂这艘已有32年开发历史的“航船”一路胜利,一路辉煌。他...  相似文献   

7.
天山脚下的开拓者──记乌鲁木齐轮胎厂及厂长史惠中张金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知激励着多少贤人志士去拼搏。我们仿佛从这句古语中感觉到了一股力量。作为一名改革时代的企业家,“争”,是他的信念,是他衡量业绩的标准,是他领导一个企业从困境走向胜利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马行 《中国石化》2007,(5):64-65
胜利高培中心围绕中国石化国际化战略及胜利油田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实施“名师名校”工程和“经营培训”,做胜利油田先进文化、先进管理理念和油气勘探开发前沿技术的孕育者、传播者,大力构建行业一流、国际知名的高层次人才综合培训平台,探索适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办学之路。目前,该校有教职工383人,校园占地98.6亩,拥有32个多媒体教室,设有高级人才培训部、管理干部培训部、国际石油合作培训部、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以来,在内蒙电力集团公司的支持和帮助下,施工企业以“减员分流”为重点,通过买断、下岗、分流、消肿、退养和产权二元化、资质就位、内部改制等措施,逐步走出了困境。到2001年9月底,4个施工企业减少富余人员3400人,完成产值677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利润总额实现1099万元,已扭亏为盈,为下一步改制、改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施工企业真正要走出困境获得新生,必须要按市场化的导向,从体制、机制、管理上进行系统改革,实施“创新工程”,推动施工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一、推进体制创新第一…  相似文献   

10.
当前,许多施工企业由于任务不足,出现停工、窝工、职工“待业”现象。如何走出困境发展企业?如何占领市场夺取市场竞争的胜利?从一些施工企业的实践来看,必须在组织领导市场竞争中,摆正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孟军 《中国石化》2007,(4):31-32
在企业生产与运营的管理过程中,无论是提供有形的产品还是无形的服务,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生产、设备管理、绩效改善和员工士气等管理工作量的50%~80%都是在生产现场发生的。因此,重视生产现场的科学管理,为做强做大企业提供不竭的源泉.夯实企业生产运营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当今世界一流生产型企业的共识。“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三项管理工作,从上个世纪60年代“工业学大庆”开始,作为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独特的实践经验,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成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管理特色和优势。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出发,不仅应该把“三基”工作作为管理经验或管理传统来对待.而且应该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九五”末,我国纺织行业作为国 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突破口,已经过生死攸关的时刻,终于见到曙光,全行业已提前完成了三年目标。 应当指出:实现纺织国企三年脱困目标不是终点,而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正如有位上海全国人大代表所说: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基本或部分摆脱了“人多、债多、负担多”的“三多”状态,走出了困境,已经“站起来”了,即脱困。但是站起来不等于跑起来,从站起来到跑起来还有一个相当过程,国企改革的任务并没有结束,我们还不能松口气。据国家经贸委初步分析:国企脱困的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电价涨了,油价涨了,劳动力价格涨了……面对诸多的成本压力,国内大多数小型纺织企业已濒临倒闭,尚未倒闭的纺企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日前,来自江苏一家纺织企业的老板赵先生对行业现状深感忧虑。虽然整个纺织行业笼罩在高成本的寒冬之中,但从近期对江苏上市纺织企业的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上市纺织企业面对困境,积极寻求对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重新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010年伊始,胜利油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百年胜利”的目标方向,突出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在迎接挑战中把握机遇,在战胜困难中奋力前行,在新的起点上把油田的工作做得更好,努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朝着“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目标前进,不断创造胜利油田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年中,整个化肥滑放和亏损境地。镇海炼化公司化肥厂从连续15年的公司盈利大户变为亏损大户,被迫限产直至停工检修,经受投产以来首次亏损的无情冲击。职工队伍信心受挫,情绪一落千丈。面对困境,化肥厂上下坚持“以职工队伍精神‘扭亏’确保企业扭亏脱困”这一宗旨,提出“困境中标准不降,逆境中奋发向上”的工人要求并狠抓落实,充分调动了职工队伍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了全年生产、利润、安全、成本、环保和减员增效等工作目标,并实现了“三个转变”:生产经营从波谷向浪峰转变,职工的思想从无奈等待向积极进取方向转变,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规范从单纯的个人行为向团队精神方向转变,为国企如何凝聚人心、摆脱亏损境地做了一些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1996年,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通过实施原油破乳、电脱盐技术、常减压装置强化蒸馏、三常装置掺炼进口原油、疏通减粘装置柴油线、优化催化、焦化装置生产等技措项目,使该厂全年轻油收率提高3.61个百分点,共增产轻油25万t,仅此一项就增创益近2亿元。1996年初,面对原油提价、运费上涨等诸多减利因素,胜利炼油厂不等不靠,眼睛向内,依靠科技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该厂通过分析比较,选足制约全厂效益增长“瓶颈”的突破口——轻油收率,从各处室、分厂、车间抽取技术骨干成立了18个专业攻关组和8个专家组进行联合攻关。他们在第一常减…  相似文献   

17.
友爱梅情——记燕化公司胜利橡胶厂“妈妈班长”李友梅●邹水平在燕化公司3000多个班组中,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班组——“四残班”。这个特殊的班组,由60多名肢残、智残、聋哑和目盲等残疾孩子组成,是合成橡胶厂下属的胜利福利橡胶厂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这个班的是...  相似文献   

18.
“基础在一线、稳定在一线、保证在一线”,“全力推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是安庆石化总厂党委针对近年扭亏增盈任务重、深化改革难度大、企业发展制约多的情况,提出建立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新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三个一线”,重心下移,责任前移,不仅使企业党建工作富于生机和活力,更有效地推动安庆石化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利到位、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9.
在冀中大地,矗立着一座壮观的“汽车城”——河北胜利客车厂。近年来,这家位于定州市的轻型客车制造厂以产销量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的业绩而引人瞩目。到过胜利厂的人,很难想象眼前这家拥有4600多名职工、1.6亿元固定资产、年产万辆轻型客车的工厂,20年前竟是一个只有500多人,负债累累,地处深山的军工小厂。20年来,企业的领头人——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厂长宋崇山率领他的伙伴们走过了一条充满艰辛坎坷但却不断赢得胜利的创业之路。(一)1975年春天,时年35岁、中等个头的宋崇山告别了舒适的城市生活和一家老…  相似文献   

20.
增强凝聚力是企业胜利之本湖北化肥厂付国美:企业能否兴旺发达,除了依靠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外,其凝聚力是吸引职工、团结职工战胜困难的内在动力,是稳定局面,维系人心共同制胜的法宝。那么,企业的凝聚力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