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文洲 《商周刊》2012,(19):95-95
中国人对自身形象的重视度仍然不够。无论是在曼哈顿还是在银座,你很容易从遇到的黄种人里,一眼找出我们的同胞,尤其是中年人,最容易认出。寸头大肚子,斜挎着小包,腿上是短裤,脚下却是皮鞋,这是男同胞。不化妆,头发蓬乱,却穿着高跟鞋,提着名包,这是女同胞。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体制与经济形式的历史演变看,城市人可以分为自然经济城市人、计划经济城市人和市场经济城市人,市场经济城市人在内在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呈现出比自然经济城市人和计划经济城市人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特点,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自然经济城市人、计划经济城市人向市场经济城市人的转变具有客观必然性。培育和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经济城市人对于城市发展乃至体制转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应该积极加快形成市场经济城市人的制度创新,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城市人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为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工作生活的使用空间,带来了更多的绿地,也带来了高雅丰富的城市规则,使得城市越来越美.然而它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有很多高层建筑的建造忽视了城市设计,孤立的存在于城市环境中,没有亲切感,使人们对之产生畏惧感.再加之交通问题,高层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已成为目前城市设计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解决就要以高层建筑的产生、发展作为切入点.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与城市失业现状,解释了城市严重失业前提下农村劳动力转入城市的并存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中国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结构性增长造成的,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现象将会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矛盾。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城市失业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6.
城市是人的聚集体城市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聚落。城市是经济的聚集体,建筑的聚集体,但首先是人的聚集体,人的长期聚集就有城市。城市不仅是经济聚集体,而且是人类文明的集中地,是文化的荟萃之地,城市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影响和渗透。一方面依靠经济和市场发展文化,另一方面在经济活动中也包含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如企业文化等。可见,城市是经济与文化的统一体。没有文化的城市,或文化低下的城市,决不是一个好城市,更不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没有经济的城市,或经济不发达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1985年以城市地理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地理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努力发展我国的城市地理学》的文章,总结了我国城市地理发展趋势,指出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及问题,提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丰富检验西方城市地理学阶段,而要发展自己独特的城市地理学。为此,我们必须继承中国哲学传统,吸收西方哲学精华,加强城市地理理论方法研究,既要重视宏观的城市体系研究,也要进行不同类型的单个城市微观研究,填补某些空白。  相似文献   

8.
王石 《商周刊》2012,(21):92-92
很多买房子的人是因为怕迟买房子买不起了,我一听就知道这个市场有问题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只能对年轻人开导说:"你买不起房,不是你的问题,是这个市场出了问题。"有一部电视剧在内地非常火爆,叫做《蜗居》。后来,就有人问我对"蜗居"的看法。我说:"内地城市的住宅一定会香港化、东京化。"我们在香港看到了,60平方米算小房子吗?不算。而在国内,100平方米以下的全算小房子。我想问:"凭什么我们就有资格比香港人、东京人住更大的房子呢?"我们地多是吗?我们可以说地多,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城市建设的豪华之风需要深入反思,下一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思路和模式需要重新研究。课题组提出一个创新性的城市发展理念——"为大多数人幸福"。"为大多数人幸福"可以量化计算,也可以比较分析,方法就是计算不同社会收入人群对需求的满足程度。课题组认为,中国城市居民有三个主要社会收入人群,一是低收入人群,人数比例约为40%,其需求可称为基本需求;二是中等收入人群,比例约为40%,其需求可称为发展需求;三是高收入人群,数量比例为20%,其需求可以称为享受需求。课题组对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分别设置了系列观察指标,经过模型计算,比较分析城市发展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的状况,最后,对全国33个大城市进行了中国幸福城市排名。这个排名在很大程度上同许多人的习惯认知大相径庭,甚至是颠覆性的。当然,课题组坚持自己的发展理念和评价方法,同时也期待更加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住房市场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制度机制缺陷、后天促长催高及短期化调控政策的影响而表现出内生调节机制缺损、内在稳定性差等脆弱性特征,其市场机制决定资源配置的功能被削弱。文章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必须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购房者、开发商和商业银行等多元利益群体纳入有序框架内,创新和构建土地供应制度、住房税收制度、住房金融制度和住房供给制度为核心的住房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中国城市住房市场的脆弱性,以促进中国城市住房市场可持续地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体系现状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15年来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增长、本文利用完整资料.对中国城市体系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并对面向21世纪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实现城市经济和技术系统信息化、发展城市的科教事业、高科技产业和制定城市生态经济规则等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韩小红 《经济纵横》2010,(Z1):109-111
慈铭体检机构作为中国健康体检行业的先行者和领航者,已有8年积累,掌握了较为完整的中国城市居民健康资源状况。2009年,在卫生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健康教育协会特别  相似文献   

15.
姜爱林 《经济前沿》2002,(12):24-27
1998年美国首次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关注数字地球问题,与此同时,为数不少的国家和地区不约而同地将数字城市——地球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一研究与建设作为其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的新发展战略。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城市建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不少城市紧跟世界潮流,积极投入到数字城市建设之中,纷纷喊出了数字北京、数字上海(上海信息港)、数字广州、数字厦门、数字武汉、智能济南、香港数码港、澳门网络等口号,制定了相应的行动同标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实践,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国有40多个城市正在实施数字城市计划。  相似文献   

16.
17.
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更加注重细节,而中国人则更喜欢把事物置于广阔的背景下去考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9.
《大陆桥视野》2005,(2):80-80
财富(中文版)首次推出2004年度“中国大陆最佳商务城市调查”,旨在帮助商人审视迅速变化中的中国城市,并提升城市经营者投资和商务环境建设的水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