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省内1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科学信仰、道德信仰和法律信仰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信仰问题,主要表现为信仰的多元化、世俗化、非理性化及信仰迷失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因此,引导大学生确立健康信仰事关重大,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信仰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主题。  相似文献   

2.
信仰教育是当前思想理论教育的迫切任务;正确坚定的信仰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抓好学风建设,引导他们在真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实际问题,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信仰总体态势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理性的特点.但也存在突出问题.造成此种现象的因为主要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弱点以及信仰教育的失误.加强信仰教育的着力点在于优化社会环境,构建联系机制;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研究;开展生活化、多元化的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4.
曾志刚 《企业家天地》2011,(10):133-133
高职院校信仰教育以大学生为对象,解决的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这是高校信仰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当代大学的道德信仰状况作详实的调查,经过定量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经过调查,大学生道德信仰状况总体还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道德信仰缺失的现象。为此,文章对这种道德信仰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建提出了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网络时代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等特点,探讨了在网络时代如何利用网络进行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仰体系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向,实践育人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高职实践育人体系必须以信仰体系为指导、以"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平台为载体来建构。具体方式方法的运用,需要结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不同平台的特点,循序渐进,全方位渗透,最终实现信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沈阳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走访、座谈交流并发放调查问卷,总结出沈阳高校大学生信仰现状,并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相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归纳出影响大学生信仰现状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加强沈阳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认为营造良好的信仰教育环境和完善高校信仰教育课程体系,是改善沈阳高校大学生信仰现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福州地区两所民办高职院校的部分女大学生为被试,调查了网络环境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信仰现状。结果显示,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信仰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信仰、实用信仰、超自然信仰,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科学理论是科学的一种投影,科学理论的真实与否能反映出科学的真实与否。当今,学术界对科学的哲学反思基本是在认识论层面上,很少涉及本体论,如是否存在必然的科学,是否存在必然的知识。笔者将以科学理论为个案,从科学理论评判标准的变迁和案例两个层面对其进行讨论,得出:科学是一种求真的信仰,不存在必然真的科学与必然科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开展的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信仰"状况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认同—信仰"程度表现不一,同时,高校没有形成科学的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信仰"培养教育体系。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实现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信仰"转变的依从路径应从教学内容上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形成一套政治"认知—认同—信仰"的教学体系,即尽一切可能条件开展政治实践活动,促成和强化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信仰"的转变;形成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及时、敏锐地观察和把握学生思想状况,积极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信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以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层次目标。但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着内容成效与目标相分离、对参与者的主体性重视不够、教育环境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聚焦问题,通过优化课程建设来推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体化,通过强化人文关怀来激发教育主体的内生动力,通过全要素联动来实现多系统全方位浸润,以此回归信仰教育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3.
信仰缺失和信仰多元是社会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当今的大学生应是时代优秀青年的代表,出生和成长在改革开放新时代,但同时也受到来自各种文化和思潮的冲击,了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结构及动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的重要信息。加强对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引导,应是在走向社会之前必须补上的一课。  相似文献   

14.
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大学生作为时代前沿的群体,信仰受到严重的冲击,中国推进市场经济以来,人们从现实生活的表层结构观察和体验到"对物质及利益和金钱的依赖与崇拜的人生态度。"社会道德伦理滑坡,拜金主义盛行,权、钱、情的交易等社会现象等几个因素会不同程度影响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本文剖析了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对人们的信仰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承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潮中,其价值取向及理想信仰日益走向多元。由于大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因此,价值多元化更易导致其理想信仰的迷失。面对大国兴起的时代机遇,加强大学生的信仰建构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对国家和党的建设以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多元化所引发的价值与信仰转变,使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热潮,"宗教热"和民间信仰的升温就是其中之一。莆田作为地处福建沿海的妈祖故里,民间的妈祖信仰氛围十分浓厚,信仰妈祖的莆田大学生人数也十分众多。本文试从现实调查的基础上,从三大方面揭示和分析莆田大学生妈祖信仰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孟子道德良心论为切入点,从道德认知偏差、道德理想不明确、道德意志不坚定和道德情感淡化四个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表现,并针对其多元成因对症下药,提出要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四个维度来建塑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18.
信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问题是任何时代都应全力关注的问题,它对人类行为具有规范、指导与激励作用。信仰具有三重特性,它是我们能够觉察到的。它能平息怀疑的焦燥以及在我们的生活中建立起行为的一贯性。我们应该确立科学的信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信仰集科学性与社会性为一体,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虽然整体来说积极乐观,但其主导地位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也关系着每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就高职院校大学生信仰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为后期的对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以期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