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金融控股公司在悄然间成了一个很热的词汇. 一些意欲成为金融控股公司或准金融控股公司的金融机构或企业集团为什么现在纷纷冒出?不外乎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江龙控股危机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成  金梦云 《新理财》2010,(10):40-43
在中国资本市场,江龙控股是一个江湖传说:从创建到成为行业龙头企业,拥有“中国印染第一股”,用了四年多时间;然而,从风光无限到轰然倒塌,却只用了短短一年。  相似文献   

3.
张锐 《中国外资》2006,(5):18-20
当汇丰控股将2005年自己在中国市场增长900%的最新成绩单通过不同的渠道释放出来时,整个国际金融界都不禁向这个财气横溢的金融巨子投去了惊异和羡慕的目光。在一个跨国银行巨头密集穿梭的中国金融市场,汇丰控股能够长袖善舞并箭步如风,让人们再一次领略到其作为世界第三大银行和欧洲第一大银行所具有的超常本领和力量。  相似文献   

4.
《浙江金融》2006,(8):F0004-F0004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以建筑和房产为主业,涉及金融、能源、物流、旅业、水电、教育、医疗、文化、传媒等领域,广厦集团下辖的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建设部推荐的全国建筑业首家上市公司,1997年4月15日在上证所挂牌上市。  相似文献   

5.
北汽控股是国有独资大型企业,是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划中心、资本运营中心、产品开发中心和人才中心。在北汽控股主导下,引进外资方联手组建的北京现代、北汽福田、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发展快速。在国内各大汽车集团出海闯荡的浪潮下,北汽控股也不懈怠,积极挺进国际市场。但作为本土合资企业,相比那些自主车企,北汽控股出海之路多了一道“关卡”——合资方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邱妘 《上海会计》2002,(10):7-9
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国有资产产权合理定位、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益的新思路。国有控股公司在推进产权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运营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国有控股公司毕竟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调研发现,不管是行业主管厅局改组的国有控股公司,行政性总公司改组的国有控股公司,还是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经授权经营而成的国有控股公司,在它们的组建及运作中都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着重就国有控股公司组建、运作中所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财政监督》2007,(10):F0004-F0004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誉的安徽省铜陵市,临江近海,交流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国内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06年9月8曰在上海宣告成立,并从2006年11月1日开始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仿真(模拟)交易,由此拉开了全国备战金融期货的序幕,券商控(参)股期货公司成为了近几年期货市场上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对连锁非控股股东的内部治理效应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非控股股东行业内连锁持股与控股股东掏空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产品市场势力水平强化了非控股股东连锁持股的内部治理效应,而机构投资者信息优势与行业连锁持股信息优势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机制检验表明,非控股连锁股东对企业控股股东自利性行为的抑制作用分别通过企业间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对控股股东的退出威胁实现,具体路径为向持股单位委派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同时,非控股股东连锁持股的内部治理效应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效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经济改革中的大背景和半明半暗的法律环境,导致了金融风险的无穷放大,不妨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给他们一个说法 曙光初现 2002年12月5日,在经历了漫长等待后中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终于浮出水面,在北京正式挂牌.  相似文献   

11.
鲁宁  凌风 《国际融资》2004,(7):58-60
随着宏观调控,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减缓,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经历了中国民企海外蜂拥上市的热潮后,回过头看看,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之路似乎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好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和金融市场开放加快,中外银行间的竞争和中资银行间的竞争也日趋加剧。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了背水一战的改革,交行、建行、中行、工行已陆续改制上市,农行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我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诸多方面仍然与国际一流银行存在着较大差距,并由此产生了与国际一流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业务创新、风险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我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仍需向国际一流商业银行学习,创新机制,积极打造一流银行。  相似文献   

13.
7月13日,中国闽南漳州一家从事卫浴制造的企业——航标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航标控股,股票代码1190)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收市报每股港币2.32元。航标控股IP0募集资金近5亿港币。航标控股此次在国际资本市场的成功融资,不仅为其在今年?月第五条生产线的顺利投产和第六条生产线投入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更为重要的是,为航标控股实现以持续卓越打造世界卫浴航母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国际融资通道。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全球经济持续不明朗的今天,航标控股靠什么赢得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靠什么赢得全球投资者的青睐?未来又将靠什么打造全球卫浴航母?为此,《国际融资》记者专程采访了航标控股董事长肖智勇先生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控股多家上市公司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证券市场较多地出现了一家民营企业同时控股多家上市公司的情况。本在全面梳理“一控多”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民营企业构筑“一控多”体系的目的,以及当存在道德风险时控制集团对资本配置效率的不利影响和可能引发资本市场局部的金融风险,提出了通过强化股东信息披露等监管措施来促使“一控多”体系扬长避短,培育成稳健成长的多元化集团。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中屡见不鲜的一个问题是内部人控制现象。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所有与经营(内部人)之间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双方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具有不同的效用目标,都力图使自己获得最大效用。当所有缺位或其目标非理性时,来自公司外部的和内部的对经营  相似文献   

16.
本以《收购办法》颁布以来发生的十起要约收购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理论角度探讨了要约收购出现的机理,即控股溢价在控股权转让中的合理性。依据理论分析,给出了股权分置情况下“控股溢价”的全新解释。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要约收购中的行为和结果的分析表明,非流通股股东获得较好保护,拥有退出选择权,分享了“控股溢价”;而流通股股东未获任何保护,不能分享“控股溢价”。  相似文献   

17.
改革.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开创了保险业的新局面。智慧和心血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改革故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中国人保控股公司的改革正是众多改革中成功的一例。一个气势磅礴的蓝图正在绘就——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将被中国人保控股或全资收购,一所大学将被命名为“中国人保大学”;一个“全集中,大统一”的信息技术与数据管理平台也将覆盖整个控股公司,中国人保的标志还将出现在东盟国家和地区。届时,一个综合性经营的现代化金融控股公司将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8.
近期出现的民企金融控股热潮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这股金融控股热潮中,民营企业通过控制地方金融机构形成“类金融控股公司”是较为典型的操作手法。这种操作方式是否存在风险?民营经济控制地方金融机构时机是否恰当?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国有控股公司的出现是我国探索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种尝试,对于有效实现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所有者职能的切实分离,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出有关国有控股公司的专门法律,而现实中的国有控股公司的运行又极不规范,出现了污染地位不明、行政管理色彩太浓、产权及治理结构混乱等诸多问题,因此笔者以为当前迫切需要制定一部有关国有控股公司的专门法律对比进行规范,本文提出了在制定未来国有控股公司法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国有股东参股对民营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发现:非控股国有股权较高的民营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更低;进一步地,对于政治和经济资源较为匮乏、公司治理风险更高的民营企业,上述效应显著更强,表明非控股国有股权能够帮助民营企业获取更多的政治和经济资源,提升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水平,从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民营企业所属地区政府对地方资源配置影响更强、民营企业对当地就业贡献更大的情况下,非控股国有股权降低民营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积极效应更强。本文拓展了异质产权股东治理和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研究,为全面深化“双向”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