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宁伟峰  乔乔 《新智慧》2007,(1):47-47
周元军是深圳一家投资公司的老总,身家过亿。而十几年前,他还只是湖南某小城二个一穷二白的工人。他说:商亦有道,道无常道,当大多数人都遵循一条准则时,反其道而行之,或许更容易成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绝招儿     
常占国  可可 《新智慧》2006,(1):26-26
贝尔蒙多是巴黎一家星级大酒店餐饮部的一名小厨师,他做不出什么上得台面的大菜,所以只能给人家当下手。但是他会做一道特别的甜点:把两个苹果的果肉都放进一个苹果里。那个苹果就显得特别丰满,果棱也被巧妙地去掉了,吃起来格外香甜。可是外表一点也看不出是两个苹果拼起来的。-一次,这道甜点被一位贵夫人发现了,品尝后十分欣赏,还特意会见了做这道甜点的贝尔蒙多。这位贵夫人包住了一套最昂贵的套房,虽不长住,但是她每次到这里来,都会指名点贝尔蒙多做的这道甜点。  相似文献   

3.
忙碌的猴子     
余君 《新智慧》2007,(5):25-25
哲理故事 一天清早,一个农夫用他那古老的犁,犁着一块田地。他干得非常卖力,额角上的汗水像雨点一般滴到地上。经过的路人都伸出大拇指向他吆喝道:“伙计,干得真棒,真了不起!”能够听到别人的称赞他心里真叫痛快。[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主流之巅的华盛顿选择了一条游走在边界上的管理之道,他对权力的驾驭至今颇具启发。  相似文献   

5.
舒化鲁  肖晖 《新智慧》2007,(5):20-20
有势道真语,无势语多谬 《增广贤文》中有一句刻画趋炎附势的话,叫“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现可改为“有势道真语,无势语多谬”。趋炎附势可以说是人所共有的弱点,这并不是人的本性怎么卑劣无耻,而是人所寻求的利益会让他放弃一些道德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多多 《新智慧》2006,(11):I0008-I0008
作画老子 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在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准读书,督促他苦学成材。后来寇准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喜讯传来,寇母正身患重病,临终前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仆人刘妈,嘱咐道:“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司,如果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  相似文献   

7.
姚华是清末民初画坛上一位全才大师,他的画论体现出了鲜明的文人画精神,对作为哲学本体的"道"有着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画虽小,道宏之",他既主张画作要"常参造化之权",同时也认为"文人之画有人存焉",他认为画不仅仅要反映自然之道,更重要的是对"人之道"的自然抒写,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张建安  罗庆 《新智慧》2006,(11):21-21
在有钱人身上打算盘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一位名叫赵廷的小后生从农村来到京城,进入一家鞋铺当学徒。他是个有心人,既聪明又能干,很快便学得一手好活计。  相似文献   

9.
袁征  李讲席 《新智慧》2004,(5C):27-28
有一次,拿破仑自得地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也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迷惑不解,拿破仑进一步说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意思是说布里昂可以因沾他的光而扬名于世。布里昂是一个很有自尊心的人,他不愿意接受子虚乌有的“恩惠”,但又不便直接加以反驳,于是他反问道:“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拿破仑答不上来,而拿破仑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为他喝彩:“问得好!”  相似文献   

10.
去年回老家过年,先生见到杂货堆里的一把锯子,眼睛一亮。“换一根锯条还能用呢!”他抚摸着,爱不释手。公公道:“你要是喜欢就拿去呗!”婆婆笑盈盈地说:“他从小就爱琢窘木头,东锯锯、西刨刨,搞得一身汗。”先生只花了一元多就买了一根锯条,便有了一把手工锯。  相似文献   

11.
《大众商务》2005,(9S):8-8
迈克是纽约一家小报的普通记,一个周末,他在一家不大的酒店里看见几位身份显赫的企业家从一个房间里走出,其中一位是福特。福特手里拿着一张菜单走向服务生,微笑道:“小伙子,你看看是不是有一点儿误差。”  相似文献   

12.
陈兰云 《大众商务》2006,(8S):56-56
某天,英国迈克斯州的法庭上,旁听席上座无虚席。一位金发中年妇女伤心地哭诉道:“法官先生,我跟丈夫再也过不下去了。他常常昼夜不归,和那风骚的第三鬼混!”她越说越伤心。  相似文献   

13.
有位年轻人乘火车去某地。火车行驶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山野之中,人们一个个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前面有个拐弯处,当火车减速时,一座简陋的平房缓缓地进入他的视野。几乎所有的乘客都睁大眼睛“欣赏”起寂寞旅途中这道特别的风景来。众乘客开始议论起这座房子。年轻人的心为之一动,从某地返回时,他中途下了车,不辞辛苦地找到了那座房子。房子主人告诉那个年轻人,他正想以低价卖掉房屋,火车的噪音他不能继续忍受下去了,但一直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14.
结婚后才发现,我和他从性情到生活习惯,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我喜欢养鱼种花,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必须纤尘不染;他则大大咧咧、自由随意,从来不记得给阳台上的花浇水。我喜欢做菜,有空就照着菜谱不厌其烦地研究各种菜的做法;他却崇尚简单,白粥榨菜也能吃得津津有味。我挑剔成性、力求完美,他自由散漫、马马虎虎。我们就像两条平行道上的车,却被命运安排到一条道上来,结果自然是不断地摩擦、碰撞,直到人仰马翻。  相似文献   

15.
《新智慧》2008,(4):I0004
北宋宰相张齐贤从小家贫,却胆大敢为,倜傥大度。 张齐贤一日外出住店,恰遇一伙大盗劫掠归来经过此地,强盗们“造反饮酒,枪刀森列,形状狰狞”。店主仓皇逃走,居民四散无影,只有张齐贤一人还在店内。看见群盗吃得正酣,张齐贤走到群盗面前,拱一拱手,道:“列位大夫请了。小生乃一贫困书生,想请靠大夫求个醉饱,可以吗?”群盗见他身材魁伟,语言爽朗,大喜,道:“秀才自屈与我辈同醉,有何不可?我辈粗俗,怕秀才见笑。”一齐起身,请张齐贤入座。  相似文献   

16.
本论述了在日本国学中起重要作用的贺茂真渊的思想。日本国学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批判朱子学的风潮中产生的日本特有的思想。他通过对日本自己的古书《古事记》、《日本书纪》研究,把握皇国之道。他反对儒学的“道”和“理”极端排斥中国的儒学。笔认为这样的日本的自我中心主义及民族化优越论的来源,来自于国学。  相似文献   

17.
张以宽 《新智慧》2005,(12):9-11
一、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诸侯纷争,天下分裂,礼乐崩溃。孔子向往西周盛世,不满当时现状。所以,他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伦理道德观念、教育思想等都充满了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孔子把“礼”作为最完美的伦理规范和制度,同时他又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仁”既是孔子所理想的普遍社会道德风范,又是君子的道德修养标准。他把仁德作为治国之道。他所理想的国家就是《礼记&;#183;礼运篇》中所说的大同社会。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相似文献   

18.
汪继峰 《新智慧》2005,(3):19-20
古时候,有一个人偶然拾到一枚鸡蛋,于是便对别人说自己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旁人不解,他便解释道;这枚鸡蛋孵成母鸡,产10枚蛋,又可孵成10只鸡,10只鸡再产蛋,蛋又孵成鸡,如此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我岂不成了富翁?  相似文献   

19.
认识道宏是因工作缘故,当时并不知道他画画。后来接触多了,获得了一些关于他画画的消息,那时他画得最多的是雄鹰。在2007年的湖南"两会"上,我再次见到了道宏,他把自己新近出版的绘画作品集送了  相似文献   

20.
高拱的义利观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义者,利之和”,提倡计功谋利,反对“以名为利”;二是“理财,王政之要务也”,力倡生财之说,理财之道。这种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义利观,既是高拱批判宋儒超功利主义的理论武器,也是他主政期间大力推行经济改革的思想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