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债务是衡量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执政水平的重要部分,学术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视角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现实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地方官员在其中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而政治晋升、财政分权和软预算约束是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构造了考虑三因素的地方官员和地方政府债务关系的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对文献进行了重新梳理,并用以往的研究成果对这一框架的解释能力进行了证实。  相似文献   

2.
近日两件事给人颇多感慨,相信读罢此文者都会或多或少地谈上几句肺腑话. 大陆某赴港招商团,在港期间的一次早餐每人平均花费为1000元人民币.据消息,每年大陆赴港招商团总有5-6拔,每拨都有30人左右.虽说并非每个招商团的早餐都能人均千元,但平均每人几十元的早餐可能性也不大,总得500元以上吧.来人家这儿招商吗,太寒酸了会让人家看不起.于是就只有"住高级酒店,吃昂贵早餐"摆谱了.有句俗话说的好崽卖爷田心不疼.反正花得是纳税人的钱,不花白不花,甚至有人将此话延伸,叫"花了也白花".在"老虎、苍蝇都要打"的新环境中,"花了也白花"可能就不那么好交待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揭示了领导干部异地交流这一制度安排对中国企业RD投资行为的影响。手工搜集了省级地方官员异地更替的相关经验数据,并结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60多万个企业RD投资的相关数据,从实证角度考察了地方官员异地更替对辖区内RD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官员异地更替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RD投资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有利于弱化地方官员异地更替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RD投资的"挤出"效应。此外,相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地方官员异地更替对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资产生更强的"挤出"效应。最后,地方官员异地更替对隶属关系特征不同的国有企业RD投资具有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政府干预与RD投资理论的相关文献,为进一步理解地方官员干预企业RD投资和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7-2017年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长和市委书记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地方官员异地交流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官员异地交流显著降低了城市的碳排放水平,且减排效应主要来自市长异地交流,多发生在非资源型城市和"十八大"以后;(2)市长任期与城市碳排放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往往越是有生命质感的,越是人们灵魂中应当有的东西,越没人珍惜,如道德,如不能讲假话、空话、大话。越是表面的东西,越能满足某些人虚荣心的东西,如“化妆”,如华而不实,越是人们拼命想抓住的。就如某些政府官员总是敢慷慨激昂地拿纳税人的钱为自己的政绩造势,尽管有时所要遣势的政绩还在九霄云外的规划中,也敢拍着胸脯子喊几嗓子,反正花纳税人的钱自己不心痛。也有官员私下说“这叫不花白不花的。”  相似文献   

6.
以具有官员背景的国有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与“政府干预假说”。结果显示,过度投资与自由现金流量显著正相关,符合“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此外,相对于地方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对中央企业的过度投资影响较大。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理解和治理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说到法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已经成了国人皆知的原则,当然,这“国人”中肯定包括官员们。毕竟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完善法律和强化法律的严肃性就是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有效手段。万万让人想不到的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国人法律意识已明显成熟的大背景下,仍然敢于拿法律儿戏的竟然是我们的政府官员。这可就真的该把百姓“雷”倒了。  相似文献   

8.
异地为官者由国家提供住房“官舍”,就是官吏的住所,因为常与官署连在一起,如今日之“机关大院”.所以有时也兼有办公场所的含义。若用现代语汇表述,大抵就是机关住房的意思,因其不仅所有权一般都姓“官”,即属于国家资产,而且往往还特定属于某官署即某一个机关。此事从头追溯,在大小贵族各以封地为行使政令场所的先秦时代,特定含义的“官舍”不可能是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正式提出意见领袖的概念,从此"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下受到多方人士的重视。随着互联网运用的普及和新网络沟通媒介微博的加入,给微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契机。其中,我国官员微博"意见领袖",更是对社会舆情的形成和引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如今,微博时代官员微博"意见领袖"在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怎样有效利用官员微博"意见领袖",影响这些有影响力的人,为我所用,成为了现今加强官员微博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楼市低迷背景下政府“救市”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以来,一向只涨不跌、成交旺盛的中国楼市出现了一些引人关注的变化.在房地产市场下滑迹象的刺激下,一些地方政府悄然推出"暖市"优惠政策.文章通过对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行为分析,探讨了地方政府出手"救市"的行为根源.  相似文献   

11.
在谈到美国政策咨询研究行业的特点时常常会提到他们那里的“人才旋转门”,即政府官员下台可以成为专职咨询顾问,而咨询顾问也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为官员,不过虽然这样做可能有其好处,但显然并不适合中国目前的体制。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虽然提高了创新数量,却抑制了其质量改进,加剧了“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陷阱”;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通过挤占信贷资源、诱导企业金融化抑制了创新数量与质量提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带来了政府补贴的激励扭曲,使得企业为争夺有限的补贴而更加注重创新数量的增加却忽略了质量的提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更容易使政企关系较为密切的企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企业陷入“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陷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人们对其安全风险的担忧。地方政府发债规模如何调适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经济高水平安全的关键所在。基于卢因的力场理论,本文构建了PMR模型分析发债规模问题,认为由压力场、动力场构成的驱动力和由阻力场构成的抑制力形成发债规模的“适时”调适逻辑,而统筹发展和安全原则构成发债规模的“适度”增长逻辑。场域逐渐变化和力量不断博弈,必然要求“适时”“适度”进行发债规模调适,以达到力场的动态平衡。因此,发债规模调适要根据力场变化审“时”度势、应“时”而动,基于力场平衡调至“适度”、严防“过度”。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连续30年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中国奇迹”。许多学者认为,激烈的地方政府竞争是中国奇迹的主要推动力。而地方政府竞争的诱因是什么,值得人们去探索。本文以激励与约束为出发点,分析了导致地方政府竞争的成因,认为财政分权、晋升锦标赛、特殊的党政关系及混合的地区结构是导致地方政府竞争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两法”合并后,由于平均税率降低、过渡期的设定及新增加的税收优惠.从短期来看,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新税法的减税效应,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做大财政蛋糕,用税基的迅速扩大来弥补减税给财政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最佳价值模式的基本运作机制进行探讨,希望对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2年5月之后,地方政府重启大规模投资,号称地方版"4万亿"投资计划。本文通过分析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从国际贸易、宏观经济形势等角度研究本轮地方政府投资的动因。并根据历年地方政府投资效率、产能过剩和地方财政收支情况,进一步研究本轮地方政府投资的必要性,认为本轮地方政府投资时机不成熟,规模过大,势必对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以《食品安全法》为食品安全管制基本制度的背景下,分析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管制的难点及其产生机理,从政府监管体系、法规保障体系、技术支持体系、社会参与体系4个子系统入手,构设政府主导、法规保障、技术支持、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管制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提出改革与完善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摘要:面对各地方政府实施的“购房落户”政策拉市行为,社会各方“江湖纷争”。透过这些纷争,直接涉及关于“国家一经济”关系的讨论。西方的经济理论传统经常陷入国家工具性和国家内在性的这样二元分立思维中,从而在面对中国特殊和复杂的经济现实时陷入“中国化”的困境。从地方政府作为自身利益行动者的视角,分析它的治理结构,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地方政府的各种决策和行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所有权性质的局限性,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有动机进行寻租,以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以2008-2018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民营企业减少合理避税对其未来获得政府补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地方经济表现下滑以及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会将减少合理避税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