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基于条件ECM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关注参数的内生性或外生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从总体上有利于GDP的增长,但是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具有弱外生性、强外生性和超外生性等特点,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汇率选择问题基本上为固定或者浮动之争,虽然国际学术界并无定论。但是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汇率制度搭配。本文在梳理我国宏观经济与汇率制度下,寻找现行人民币汇率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思考--尝试钉住"一篮子"货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但近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保持对美元名义汇率稳定。人民币缺乏弹性是不争的事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9年重新改革了汇率分类体制,也将我国汇率体制归类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体制。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部分学者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实行根据“一篮子”货币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方案和实现途径。对拟定的方案测算结果表明,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有利于人民币名义有效率的稳定,有利于我国保持出口竞争力和防范外汇过度风险。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在近几年面临着很大的升值压力。我国应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增强汇率的 弹性和灵活性,从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进结售汇制和健全外汇市场入手,深化汇率制度改革,以化 解人民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的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独立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相对稳定的汇率三者不可兼得,即存在所谓“不可能三角”关系。我国奉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意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条件下的基本稳定。事实上,汇率管理有余,浮动有限,  相似文献   

6.
面孔     
《数据》2009,(2):5-5
周小川: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今后,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7.
王华杰  赵勇 《价值工程》2005,24(5):88-91
针对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热点问题,经过对国际、国内经济受人民币汇率影响的综合分析,作者认为,人民币币值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适度升值是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汇率是本国货币和国外货币的比价,合理的汇率不但有利于实现本国的贸易平衡,也有助于减少金融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稳定性的货币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汇率在中国宏观经济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资本的流入、流出,外币利率和人民币利率的相互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不同汇率制度的特征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探索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指出了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加快。目前为止,人民币汇率已破6.9关口,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影响甚大。本文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收支调节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汇率改革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并没有得到改善。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相关变量变动之所以与理论预期不一致,是因为影响国际收支的其它变量冲销了汇率的调控效果。从整体上看,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仍存在阻滞,必须进行有效疏通,以保证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具体措施为:改变人民币汇率僵化的浮动方式,增强其弹性,并力争其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根据我国实情,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合理的调整;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的打击各类阻碍、干扰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更大的影响,特别是人民币升值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而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此时,我国应该用各种手段控制人民币汇率波动,使之保持相对稳定,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平衡。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卫东 《经济界》2002,(1):34-38
200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继续保持平稳,但与前些年不同,人民币汇率在稳定中呈现出较强的升值势头。展望200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我们认为,在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里,无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否改变,都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一、200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了基本稳定略有升值的走势。人民币逐渐确立了其在世界上的新兴强势货币地位。美国当局近年鼓吹的所谓“强势美元”政策,至少对人民币是不适用的。而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人民币的这种强势特征进一步显现。 (一)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汇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文章探究了我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相应提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目前国内国外所热烈讨论的课题之一。就人民币汇率的改革走向,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给出了不同的观点:赞同人民币保持目前汇率水平的有之,预言人民币将进行本币升值的有之,认为人民币币值应继续盯住美元的有之,建议扩大人民币浮动波幅的又有之。讨论的依据大多是站在汇率理论的学术角度, 而恰恰忽视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本身便是一种制度变迁的行为,忽视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对于政府行为的最终影响。本文在介绍利益集团理论的基础之上,说明制度变迁中的利益集团现象对于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选择的重要影响,得出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是政府对于不同利益集团意见权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关系到我国经济、金融决策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将介绍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背景、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汇率制度改革的经验,探悉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少敏 《价值工程》2013,(12):180-181
近年来,有关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一直是世界所关注的经济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成因,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稳步升值。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在增大人民币汇率弹性,舒缓外部不平衡压力的同时,也出现了利率政策如何协调配合的问题。利率和汇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传导的动态反馈机制。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宏观经济背景,选取2002年到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建立VAR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论从国际方面还是从国内方面来看,当前的人民币汇率都存在较大的升值压力。虽然人民币升值能带来某些正面影响,但其负面影响更大。因此,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化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考虑中国和美国基本经济要素的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多维度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均衡、错位及其矫正。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和美国基本经济要素对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有重要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美国基本经济要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长期和短期溢出效应,中国基本经济要素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存在长期和短期溢出效应。2008~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高估5-8%,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高估2-6%,2009~2010年,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接近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