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宜家家居的差异化营销模式,用营销管理学的视角加以分析和宜家模式阐释,对宜家家居的差异化营销模式的商业化策略进行了讨论,在对宜家模式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指出了其成功之处,以期为我国企业的营销战略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营销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2.
何方 《物流时代》2012,(6):70-71
宜家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从自家花园棚子里的小铺起家,缔造了一个商业零售王国。目前,宜家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287家大型家居卖场。2011年,宜家全球销售额达到247亿欧元,稳居全球家居商品零售商的首位。在宜家新的规划里,将加快在全球扩张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尴尬的中国市场表现 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居连锁巨头,来自瑞典南部丛林的宜家(IKEA)家居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采取相对稳健的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宜家在中国的门店也仅仅是在北京、上海各一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宜家在全球33个国家的门店总数是216家.就门店数量而言,宜家中国(大陆)在宜家全球所占比例不到1%.  相似文献   

4.
宜家将北欧家居设计风格带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北欧家居品牌开始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中,来自丹麦的家具品牌——HAY,凭借丰富的色彩与极具辨识度的设计,迅速跻身家居市场,成为年轻人最爱的流行家居品牌,甚至是时尚设计品牌中的佼佼者。文章将揭秘HAY迅速走红的原因,探究它如何利用品牌定位与品牌营销,实现与核心消费者的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5.
英特宜家在中国商业地产市场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或许还将帮助他的姊妹公司(宜家家居)在危机中度过难关  相似文献   

6.
迷局:固执的尴尬 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居连锁巨头,来自瑞典南部丛林的宜家(IKEA)家居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采取相对稳健的发展战略。截止目前,宜家在中国的门店也仅仅是在北京、上海各一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宜家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门店总数是216家。  相似文献   

7.
本土化和标准化,仿佛一个是正命题,一个是反命题,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合命题?其实,像宜家这样的跨国企业,单纯的标准化和单纯的本土化都是不可取的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居连锁巨头,来自瑞典南部丛林的宜家(IKEA)家居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采取相对稳健的发展战略。截止目前,宜家在中国的门店也仅仅是在北京、上海各一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宜家在全球33个国家的门店总数是216家。就门店数量而言,宜家中国(大陆)在宜家全球所占比例不到1%。  相似文献   

8.
入侵者宜家     
厌倦了平淡无奇的格子间,恨透了胡乱堆放的文件和土得掉渣的办公家具,终于打算重装办公室?这种潜在需求对瑞典家居巨头宜家来说,可谓正中下怀. 2012年,在玩转家居小空间的设计后,宜家正将触角伸向办公市场,试图从中国产值超过1000亿的办公家具市场分一杯羹.宜家在中国推出的这项"宜家公司业务"(IKEA BUSINESS)的核心旨为中小企业打造工作空间.宜家表示,可以为公司提供从设计、产品到送货和安装的全套服务.  相似文献   

9.
全球宜家     
徐琼 《物流时代》2009,(8):44-46
不了解宜家历史的人恐怕很难想象,如今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享誉全球的家具品牌宜家,当年只不过是创始人坎普拉德17岁时家中花园棚子里的一间小铺而已。从1943年至今,宜家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建立了200多家大型家居卖场,产品面向世界100多个国家销售,年销售额逾200多亿欧元,缔造了名副其实的商业零售王国。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无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希望进入无锡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作为一个优秀的瑞士家具品牌,宜家也渴望进入无锡市场。但是,无锡已有很多本土品牌,一旦进入这个市场,宜家必将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因此,宜家必须对无锡市场进行营销策略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无锡市民的消费水平和需求,从而为无锡市场制定更好的销售策略。本文阐述了宜家的营销现状,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开拓无锡市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宜家中国财报显示,2010财年(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宜家中国销售额比2009财年增长23%,超过37亿人民币。在2011财年中,宜家中国销售额超过4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0%。在房产新政波及中国整体家居零售的背景下,宜家在中国的业绩增长引人注目。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宜家由最初的水土不服到迅速的发展壮大,我们不禁聚焦他们优异的企业战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分析了宜家家居在中国市场采用的消费者教育手段,并由此思考其对我国企业进行消费者教育、改善消费者体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宜家家居发出公告称,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一款存在触电风险的灯轨,涉及数量达9.7万个.无独有偶,家住亦庄开发区的王先生也反映其所购买的宜家黑色转椅在使用不足一年便发生开裂现象,宜家家居再次受到消费者的质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跨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态势良好,其立足与发展都离不开正确营销策略制定与实施。本文以跨国企业百安居和本土企业好百年为例,着手分析其营销差异,以期对促进我国家居建材零售企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创立于20世纪40年代的宜家(IKEA)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具商,创造了骄人的业绩.宜家成功的经验源于其准确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宜家的经营实践,特别是如何确定在中国的市场定位以及解决价格难题总结了宜家的成功之道:通过缜密的市场调研,稳扎稳打地开拓市场;通过成本控制、目录营销、高效的物流网络,以"透明式营销"、"用户主动体验"、"自助营销"和"一站式服务"等营造人性化购物环境等等.笔者认为,中国家具业企业可以得到诸多启示:再造中国家具业企业精神是根本,科学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基础,质优才是价廉的前提,博采众长又自成特色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宜家挑战者     
昝慧昉 《中国企业家》2013,(10):91-94,90,13
昔日宜家代工厂自创品牌,并试图以电商模式叫板宜家。这一"造反"行动挑战了宜家在华的供应链平衡蓝黄两色相间的门脸,装修简单,一侧墙壁上,由上至下排列着"嘉宜美"三个蓝色大字。找到这家位于牡丹江市阳明街阳明三路的嘉宜美首店并不容易。它不临街,被一座家居城挡在身后,从路口看不到明显的招牌。即使从门前经过,人们也很难把它跟宜家联系在一起。但走进店里,熟悉宜家的客人会迅速察觉到这里透出一股"山寨宜家"的味道。在这个颇有些简陋的空间里,卖的居然是跟宜家一模一样的家具、摆饰,为数不多的展示间也明显在模仿宜家。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28日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瑞典宜家家居在上海与上海松江区房屋土地管理局就成立宜家上海分发中心签署土地出让合同。整个中心的建立需历时3年,届时这将是宜家在亚太区最大的分发中心,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外资仓库。  相似文献   

18.
一夜之间,家得宝在中国的7家门店毫无征兆地全部关门,其他建材家居卖场危机四伏。建材家居市场面临大洗牌,到底是短暂的战略调整,还是行业鼎盛的永久谢幕?持续不断的房地产调控,导致楼市冷清,也直接影响了建材家居行业。一项家具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8月份以  相似文献   

19.
蔡思奇  朱惠 《企业导报》2011,(16):117-118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成功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日用品行业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对安利(中国)在华发展现状及主要营销策略方式的分析,研究其优势及问题,为中国企业改善营销策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内许多家居企业产能过剩,企业供给和消费者需求尚未实现有效对接。伴随家居行业消费群体年轻化,如何有效管理生产成本,获取可持续发展成为家居企业变革的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宜家家居公司的概况,然后分析了宜家家居的成本管理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最后提出对我国家居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